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39|回復: 2

[廿四节气] 8月7日15时40分『立秋』 别忘『咬秋』『贴秋膘』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7-8-8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a4bd9d5677baa5f890311b3e7f5ded2.jpg

新华社天津8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立秋将至。关于今年立秋,有人说是6日,有人说是7日,也有人说是8日。天文专家明确表示,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立秋的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7日15时40分。

据了解,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秋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经常在8月7日和8日这两天之间变化,极特殊年份还会有9日,至于具体的小时、分钟就不固定了,因此,6日立秋是不可能的。而在7日和8日里,又以7日立秋居多。

记者查阅天文年历也印证了这一点。从2001年到2017年的这17年里,只有2002年、2003年、2007年、2011年和2015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其余12年的立秋时间都是在8月7日。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天文专家解释说,因为『双中伏』的缘故,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其中,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出伏』。从时间段上来看,今年的立秋刚好在中伏和末伏内。虽然暑热一时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趋于凉爽。

天文专家提醒说,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时至今日,我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趣味习俗。

勤恳 發表於 2020-8-7 12: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据了解,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时为立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龙盆沅 發表於 2025-4-29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立秋节气考释与民俗刍议》

立秋为四时八节之要枢,《历书》云:"斗指西南维为立秋。"今岁立秋确时为八月七日申初,此乃据圭表测影、晷仪定候所得,合于《周髀》推步之法。考诸史乘,立秋时刻固有参差,然未出七八两日者,盖因岁差积微所致。太史令司马迁《天官书》早有"立秋日行昴毕间"之载,足证先民观象授时之精审。

按《礼记·月令》"凉风至,白露降"之说,立秋实为阴阳转捩之机。然今人每以立秋为秋始,此乃未明中原气候实况。《逸周书·时训解》载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然此应于黄河流域物候。今岁因"双中伏"之故,暑气犹炽,恰合《齐民要术》"立秋在伏,谓之秋包伏"之谚,故不可骤减衣衾。

至若"咬秋"之俗,实源上古尝新之礼。《东京梦华录》载宋人"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此即"咬秋"雏形。今人以食瓜代楸叶,乃取《诗经》"七月食瓜"之意,暗合"咬住盛夏,迎接金秋"之吉兆。而"贴秋膘"者,本出《荆楚岁时记》所载"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的禳暑习俗,后衍为补养之仪,此乃顺应《黄帝内经》"秋收冬藏"养生之道。

今人考节气,当知天文历法之变与地域物候之异。立秋虽至,然江南"秋老虎"犹在,岭南更无秋意,此正应《淮南子》"四方之气不同"之理。建议诸君是日可依古礼食瓜咬秋,然"贴膘"须量体质而行,勿违《千金方》"秋三月宜省辛增酸"之训。若欲深究节气精微,不妨参校《玉烛宝典》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庶几得窥天人之际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