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4|回复: 2

[医药临床] 孙光荣·孙氏胸痹汤

[复制链接]
张启功 发表于 2017-8-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处方组成

生晒参10克,生北芪15克,紫丹参10克,麦门冬15克,法半夏6克,广陈皮6克,五味子3克,灵磁石10克,生甘草5克。

方药记忆

胸痹汤中芪参参,

化裁活用生脉饮,

二陈磁石生甘草,

甘苦酸辛清补神。

功能主治

具有益气活血、清热化痰、敛阴镇心的功效。主治气阴两虚、痰热壅塞证。主治胸痹病,症见气虚胸闷、心悸心烦、汗多口渴、津少痰稠,舌绛苔黄,脉涩。

用法用量

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5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处方解析

方以生晒参、生黄芪、紫丹参为君药,即为孙光荣的“扶正组合”,或曰“增防型组合”,调和气血为基础。生晒参即山参晒干而成,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紫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三者组合具有益气活血之功。配用麦门冬、法半夏、广陈皮为臣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三者组合具有清热化痰之功。配用五味子、灵磁石、生甘草为佐使药。五味子酸温,能敛肺止汗、生津止渴。磁石味咸,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的功效。甘草甘温益气宁心,调和诸药。三者组合具有敛阴镇心的功效。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清热化痰、敛阴镇心之功。

加减应用

1.证属阴虚有热者,生晒参改为西洋参。

2.若痰热雍盛者,可加全瓜蒌10克,薤白头10克。

注意事项

1.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

2.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3.灵磁石用量宜轻,起四两拨千斤之妙用。

4.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高继明)

水亦寒 发表于 2025-5-5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氏胸痹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孙光荣先生所拟胸痹汤,实为融汇古方精要而创制之新方。其组方之妙,在于以生脉饮为底,合二陈汤之旨,佐以镇摄之品,构成清补兼施、标本同治之格局。今就方义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君臣佐使之配伍精义
此方以参、芪、丹参为君,暗合"一君二臣"古制。生晒参大补元气而不燥,生黄芪补气升阳而固表,紫丹参活血祛瘀而不伤正,三者构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循环格局。尤妙在用麦冬、二陈为臣,取"治痰必先理气,理气必先补气"之要诀。麦冬甘寒润燥,制参芪之温;半夏、陈皮辛开苦降,解胸阳之郁,深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奥旨。佐使药中,五味子酸收以制辛散,磁石重镇而安神明,甘草调和诸药,共成"补而不滞,清而不伐"之功。

二、方证对应的辨证要点
此方主治"气阴两虚夹痰热"之胸痹,当把握三大指征:一是气虚见症(胸闷、汗多);二是阴伤之象(心烦、口渴、舌绛);三是痰热征候(痰稠、苔黄)。其脉象多见虚涩而数,若见弦滑洪大则非所宜。临证需与单纯痰浊闭阻之瓜蒌薤白半夏汤证、阳虚寒凝之枳实薤白桂枝汤证严格鉴别。

三、化裁运用的临证心法
1. 参类选用: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易西洋参;若兼畏寒肢冷,可酌用红参。
2. 痰热加减:痰稠难咯加竹茹、胆南星;胸闷痛甚加檀香、降香。
3. 镇摄之法:磁石用量不过15克,心悸甚者加龙骨、牡蛎,取"重可去怯"之义。
4. 通补之度:瘀象明显加三七、川芎,但须中病即止,防耗气伤阴。

四、使用禁忌的深层机理
所谓"外邪未解禁用",实因补益之品恐闭门留寇;"暑热未伤气阴慎用",盖因甘温恐助热伤津。至若久咳虚证,必待痰热尽除、纯虚无邪时方可投剂,此即张景岳"攻邪务尽,补虚勿早"之诫。

此方之妙,在于将李东垣补气、朱丹溪清热、叶天士养阴诸法熔于一炉,堪称现代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之典范。然运用之要,当如孙老所言"辨证如理乱丝,用药若解死结",务必审证求因,不可执方待病。学者若能参透其中气机升降、阴阳互济之理,则胸痹论治思过半矣。
猴子捞月 发表于 2025-7-2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氏胸痹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孙光荣先生所拟胸痹汤,实为融汇古今之妙方。其组方谨守"气阴双补、痰瘀并治"之旨,深得仲景生脉饮、二陈汤精义而别有发挥。今就方药机理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君臣佐使结构解析
此方以参、芪、丹参为君,取"一补一守一行"之妙。生晒参大补元气而不滞,生黄芪固表实卫而不壅,紫丹参活血通脉而不耗,三者暗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旨。尤妙在参芪配伍,既避单纯补气之燥,又免专事活血之峻,诚如《医宗金鉴》所言:"气血相偕,如日月之同辉。"

臣药组取麦冬润燥金以生水,半夏降逆气以开结,陈皮理中焦以化痰。此三味实寓"清上、和中、降下"三法,使痰热分消走泄。麦门冬用量倍于半夏,正合"治痰必先治气,化痰不忘护阴"之训。

佐使药中,五味子收敛浮越之阳,磁石镇摄离位之相火,甘草调和诸药之性。磁石用量虽轻,然取其质重沉降之性,与五味子酸收之效相得益彰,深得"重可镇怯,涩可固脱"之旨。

二、临证化裁要点
1. 参类选用:原方生晒参宜于气虚明显者,若见舌红少津,当易西洋参;若兼阳虚畏寒,可酌选红参。此即《本草备要》"参随证变"之谓。

2. 痰热辨治:加瓜蒌薤白时,须细察痰色。黄稠者宜全瓜蒌,白黏者当用瓜蒌皮。薤白用量可随胸痛程度递增,然总以不超过15克为宜。

3. 磁石运用:其镇心之功不在量重,而在配伍。与丹参同用可防血瘀,与麦冬相伍能制虚亢。现代药理证实,磁石所含四氧化三铁确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之效。

三、禁忌辨析
所谓"外邪未解忌用",特指风热袭表或暑湿壅盛之时。若属气虚外感而见汗多脉弱者,反可酌用本方合玉屏风散。至若"久咳肺虚"之禁,当辨虚中是否夹实,如兼痰中带血,可加阿胶、白及。

此方最宜于现代冠心病、心肌炎恢复期见气阴两虚证候者。然须注意:磁石久服恐碍胃气,建议症状缓解后即去之,改用茯神代之。方中甘草用量严谨,糖尿病患可减至3克,此即"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之谓。

结语:孙氏此方贵在"清补兼施,动静相宜",临证运用时当把握"气虚宜缓补,痰热当急消"的原则,使补而不滞,清而不伐,方得制方之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