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7|回覆: 2

[醫藥臨床] 吳熙·談人工流產術後發熱的治療

[複製鏈接]
+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7-7-30 1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人流手術相對來說安全可靠,但也有個別患者因術後感染等原因導致發熱。對此,西醫一般採用抗生素治療,其療效並不十分滿意。福建省福州吳熙婦科中醫院主任醫師吳熙採用中醫辨證論治治療人工流產術後發熱,療效滿意。

人工流產術後發熱的病因病機較複雜,從臨床實踐體會可歸納為:人流手術後氣血損傷,導致機體陰液虧虛,陽氣相對偏盛,從而引起發熱;人流手術後胎物殘留於體內,氣血郁遏不通,因而引起發熱;人流手術後,元氣受損,邪毒乘虛而入,引起感染則發熱;人流手術後,失血過多,造成血分虛損,而血本屬陰,陰血虧虛導致陽浮而發熱;人流手術初胎者常因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氣鬱化火而致發熱;人流手術後進食大量補品,飲食停滯,損傷脾胃,久而化熱而成;人流手術後失血傷氣,百脈空虛,腠理不密,衛外不固,以致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營衛不和,因而發熱;術者原有伏邪,術後正氣虛,暑濕之邪乘虛侵襲,與衛氣相爭,而至發熱,或氣機不宜,賊邪入里化熱出現高熱。

根據不同病因和症狀表現,臨床上可將人流手術後發熱分為:

陰虛發熱 人流手術後導致陰液耗損,陰虛生內熱,內熱熏蒸陰津。症見手足心熱,肌熱汗出,失眠多夢,口乾咽燥,大便燥結,尿少色黃,舌質紅而干,無苔或少苔,脈象細數。法宜養陰生津,清熱解毒。

滋陰飲(自擬方):鱉甲15克,銀柴胡6克,知母9克,丹皮9克,元參9克,沙參9克,生地9克,白芍9克,麥冬9克,金銀花12克,野菊花5克。

加減運用:若氣陰兩虛者加黨參、黃芪、五味子等益氣滋陰;失眠甚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盜汗者加煅牡蠣、浮小麥、糯稻根等益氣滋陰;便秘甚者加酒大黃、石膏等瀉熱保陰。

瘀血發熱 人流手術後經絡損傷,瘀血內阻,化熱。症見午後發熱,口乾咽燥不多飲,少腹脹痛,口唇紫苔薄,脈象細澀。法宜活血祛瘀,佐以清熱。

活血祛瘀飲(自擬方):雞血藤15克,益母草12克,香附9克,牛膝9克,赤芍9克,丹皮9克,丹參9克。

加減運用:若熱甚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若腹痛拒按瘀塊一時難消,加鱉甲、皂角刺以助軟堅化瘀之功。

邪毒發熱 人流手術後,感染邪毒侵犯營衛,結於胞宮,郁而化熱。症見高熱惡寒,頭痛身痛,少腹疼痛,拒按,陰道出血、色紫黑、味臭,煩躁、口渴,尿少色黃,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法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清熱消毒飲(自擬方):金銀花12克,益母草12克,紫花地丁9克,蒲公英9克,連翹9克,白芍9克,蒲黃9克,靈脂9克,野菊花5克。

加減運用:若高熱不退者加牛黃0.5克沖服;便秘者加大黃、芒硝;高熱口渴者加天花粉、石斛、沙參、麥冬等,救陰生津;小便短赤者加澤瀉、車前子等利水。

血虛發熱 人流手術後,失血過多,陰血虧虛,導致陽浮發熱,症見微熱,汗出,不惡寒,面赤,頭暈目眩,心悸少寐,腹痛綿綿,舌質紅,苔薄,脈虛稍數或芤。法宜補氣養血,佐以清熱。

補血清熱飲(自擬方):雞血藤12克,金銀花12克,熟地黃10克,黃芪9克,白芍9克,黨參15克,紅棗6枚,荊芥5克。

加減運用:陰虛內熱者加青蒿、鱉甲增其滋陰清熱之功。

肝鬱發熱 人流手術初胎者常因情志抑鬱,肝氣不能條達,氣鬱化火而致發熱。症見:身熱心煩,情緒不好,性急易怒,胸脅脹痛,乳房發脹,喜嘆息,口苦,舌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解郁,佐以清熱。

丹梔逍遙散加減:牡丹皮9克,生梔子9克,當歸9克,白芍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柴胡5克,薄荷5克。

加減運用:若熱象較甚,口乾便秘者,可去白朮、茯苓,加黃芩、龍膽草消解肝經濕熱;脅痛者加川楝子、鬱金以理氣止痛;挾有濕熱痰濁者改用越鞠丸加柴胡、黃芩等,解肝鬱化濕熱;素體陰虛者,宜用滋水清肝飲,滋腎陰而解肝鬱,且能清透肝經熱邪;氣鬱化火者,改用龍膽瀉肝湯,清肝熱瀉肝火。

食積發熱 人流手術後食補過甚,傷及脾胃而致食積發熱。臨床症見發熱,胸悶嘔吐,胃脘脹滿,甚則疼痛,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法宜消食導滯,和胃清熱。

消導清熱飲(自擬方):雞內金6克,枳殼5克,陳皮5克,建曲9克,山楂9克,茯苓9克,連翹9克,金銀花9克,大黃9克。

加減運用:若苔黃便秘甚者加芒硝下之;熱重加蒲公英、蘇葉、葛根;苔厚膩者加藿香、佩蘭。

外感發熱 人流手術後百脈空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致發熱。臨床上症見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無汗,口不渴,苔薄白,脈浮。法宜養血祛風。

荊芥四物湯加減:荊芥5克,防風5克,川芎5克,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黃9克。

暑濕發熱 人流手術者時適夏令,長夏初秋,術後損傷氣機,濕熱蘊結而致發熱;或術前患者原有伏熱,挾暑濕之邪郁而化熱。症見發熱較高,有汗而熱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或厚膩,脈濡數。治宜清暑利濕。

香薷飲加味:香薷9克,竹葉9克,半夏9克,滑石15克。

加減運用:若證見寒熱往來,可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和解表里;若熱重於濕,可用白虎湯通里攻下,清熱存陰;若傷津化燥者可用桑杏湯加減,以疏風清燥,肅肺養陰。

人工流產術後發熱是臨床上常見病,由於誘發原因不同在辨證時必須抓住各種證型的主要特徵。例如血虛發熱一般伴有頭暈目眩,心悸少寐,脈虛數或芤;陰虛發熱,除發熱外主要症狀有口乾咽燥,大便燥結,舌質紅而干,無苔或少苔等。所以在辨證時要抓住重點,治法不必拘泥於一型一方,而應根據病情,隨證選方用藥。

人工流產術後發熱有部分證型類似產後發熱,臨床上應詳細辨證。年齡在20歲以下、40歲以上兩組發病率最高。此外,在臨床上治療人工流產術後發熱時,應該注意退熱之後,必須繼續治療,否則容易熱度復升。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2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偶涉詩情 發表於 2025-4-17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人工流產術後發熱的中醫辨治綱要】

吳熙先生所述人工流產術後發熱之證治,實為婦科臨床之精要。此症雖屬術後常見變證,然其病機錯綜,非單一治法可概全。今就中醫辨證論治之理法方藥,稍作闡發。

一、病機樞要
人工流產術雖為金刃所傷,實屬沖任、胞宮、氣血同病。其發熱之由,概有"虛、瘀、毒、郁"四端:
1. 虛熱:手術耗血傷津,陰不制陽,此【內經】"陰虛則內熱"之理;
2. 瘀熱:離經之血滯於胞絡,郁而化火,符合【血證論】"瘀血在腑則血室熱"之論;
3. 毒熱:手術創口腠理開泄,邪毒直中胞宮,類【溫病條辨】"熱入血室"證;
4. 鬱熱:情志怫逆,肝鬱化火,暗合朱丹溪"氣有餘便是火"之說。

二、辨證施治精要
(一)陰虛發熱證
此證本質在"津枯火熾",吳氏滋陰飲深得王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方中鱉甲、生地直入陰分,合銀柴胡清虛熱,尤妙在金銀花、野菊花輕清透熱,防滋膩戀邪。然臨床需辨明:
若見舌絳無苔,當參吳鞠通加減復脈湯法;
汗多氣短者,需宗李東垣當歸六黃湯意,益氣固表與滋陰瀉火併舉。

(二)瘀血發熱證
其辨證眼目在"少腹脹痛、口燥不欲飲",活血祛瘀飲以雞血藤、益母草通絡,佐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深得唐容川"凡血證,總以祛瘀為要"之三昧。然瘀久化熱者,可參【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加味;若兼寒凝,當佐少量肉桂反佐。

(三)邪毒發熱證
此證最險,易傳營血。清熱消毒飲融透熱轉氣(金銀花)、解毒消癰(紫花地丁)、化瘀生新(益母草)三法,實為仙方活命飲之變方。若見神昏譫語,急當合用安宮牛黃丸;下焦濕熱壅盛者,可仿大黃牡丹湯意。

三、臨證心法
1. 時序用藥:初期(術後3日內)多實,宜清解;中期(3-7日)多虛實夾雜,需攻補兼施;後期(7日後)多虛,當重調補。
2. 防變先兆:若熱不退反見神疲、脈轉微弱,當警惕正氣潰散,急用獨參湯托毒外出。
3. 飲食調攝:忌驟補壅滯,宜糜粥自養,俟胃氣來復再進滋補。

要之,術後發熱非獨治熱,當察氣血之盈虧、辨邪正之消長。吳氏諸方雖佳,尤貴在臨證化裁。醫者若能參合【婦人大全良方】【傅青主女科】諸典籍,則於此類證治,必能曲盡其妙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