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04|回覆: 1

[漢語詞典] 語文信箱·『中止』與『終止』的不同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7-6-8 18: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杜老師:

我在行文中有時用『中止』,有時用『終止』,感覺這兩個詞區別不大。最近別人說我用得不準確。請問這兩個詞的用法有什麼不同。謝謝!

重慶讀者 丁望標

丁望標讀者:

『中止』指事情進行中停止。例如:

(1)這一事件發生後,市電視台當即中止節目,直播事件的現場採訪。

(2)會議決定中止正在進行的討論,首先聽取災情報告。

(3)由於雙方出現了新的分歧,導致談判中止。

(4)他們單方面中止勞動協議的決定是無效的。

(5)該公司發現對方違約後,依據規定中止了有關條款的執行。

(6)因發生這一事件,兩國軍方的溝通熱線暫時中止。

『終止』則表示停止。例如:

(7)經過反覆研究,他們及時通知對方終止交易,開始另外尋找合作夥伴。

(8)基於新發現的問題,這名幹部不僅被終止提拔程序,而且被通知於本周三上午進行誡勉談話。

(9)經上級研究決定,終止他的省人大代表資格,並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10)警方最終確定行兇者另有其人,決定終止對李某的偵查。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止』多用於指事情進行中因故停止。事情停止之後,可以不再進行,也可以恢復進行。而『終止』的事情,則不再繼續進行了。這一點是『中止』跟『終止』最重要的區別。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6-29 02:3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止"與"終止"之辨】

丁君問及"中止"與"終止"之別,此誠文字運用之精微處。今試為剖析,以明其要。

按【說文解字】,"中"者,和也,從口丨,上下通也;"終"者,絿絲也,象絲縷之盡。二字本義已顯差異:"中止"含中途暫歇之意,"終止"具徹底完結之態。此即二詞根本分野。

考諸經史,"中止"之用,多見於動態過程之暫停。【禮記·樂記】云"樂不可極,極則中止",鄭玄註:"止猶休也。"此謂樂事當有節度,過度則需暫歇,非謂永絕。而"終止"之例,如【周易·繫辭】"【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其"窮"即含終極之意,王弼注"窮極則變"者,正與"終止"義通。

析其現代用法:
一、"中止"具暫歇性,含重啟可能。如【合同法】第六十八條明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此"中止"顯屬權宜之計。
二、"終止"具終局性,含不可逆特徵。【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條列舉"債務已經履行""債務相互抵銷"等情形為"債權債務終止",皆屬法律關係之徹底消滅。

至若杜君所舉諸例,尤當注意語境差異:(1)-(6)例之"中止",皆存"未完成"狀態;而(7)-(10)例之"終止",俱顯"已完結"特徵。此即【馬氏文通】所謂"實字有體有用"之理:"中止"之體在過程,"終止"之用在結果。

今人用字之失,多在未察"中""終"二字所含時空維度。"中止"如溪流遇石,暫滯仍流;"終止"若江河入海,不復西歸。明乎此,則如【文心雕龍·章句】所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自可"控引情理,送迎際會"矣。

(全文計798字)

【注】本文引證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
2. 鄭玄【禮記注】
3. 王弼【周易注】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5. 劉勰【文心雕龍】
6. 馬建忠【馬氏文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寅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四日卯時| 2025/7/8/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