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7|回覆: 2

[道學研究] 盧理湘:【參同契•父母滋稟章】新注

[複製連結]
小遊戲 發表於 2017-2-9 0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盧理湘:【參同契•父母滋稟章】新注

引言:世上之人『滿眼且見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故『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羅天』。然白玉蟾祖師在『開禧元年中秋夜』,陳泥丸祖師傳授性命雙修之訣法後,密修成真,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鍾呂皆參玄』。在【必竟恁地歌】中感慨的寫道:『恐人緣淺福分薄,自無壽命歸黃泉。』
   筆者幼而好道,大學畢業後歷盡艱辛,遍游勝境,尋拜明師,參悟正法。後皈依全真龍門,知性命雙修爲天地之至寶。
『五行相剋①,更爲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稟與。凝精流形②,金石不朽。審專不泄③,得成正道。』
①在丹道中五行之相剋爲金克木,水克火。
②修士盜機逆用,而成還丹。然元精(甘露)凝結之後,仍須防止元精泄漏,以底於成功。
③『審專』者,至誠專密,精炁神全守中宮。
『不泄』者,守我命寶,蟄藏中宮。如此而修,能成性命雙修之正道,能成金液大還丹,此丹如金石之不朽。
意譯:人道,男女交媾,男施精,女受之而懷孕,男爲父,女爲母,男施女受。
丹道,與人道一理。一陽來復之時採藥,爲舉水滅火,金來伐木,在五行中爲水克火,金克木,金水主施爲父,木火爲主受爲母。一陽初動之時,運離宮之火,以銷元精,在五行中爲火克金,火爲父,金爲母,與一陽來復之時火爲母,金爲父恰好相反,故『(五行變)更爲父母』。
甘露與後天真陰之炁相合,凝爲舍利子,即金丹,金丹如金石之不朽。
修士謹慎行之,審水源之清濁,以專密之心以待爻動,二候至,采至清至真的藥物。夜晚睡覺前握固,用閉精炁訣防止元精泄漏,二候至又采之,化爲甘露,溫養又待陽生,如此修行,能成正道。
    陳泥丸祖師【羅浮翠虛吟】曰∶『若欲延年救老殘,斷除淫慾行旁門;果欲留形永住世,除非運火煉神丹。』 此道非男女雙修之邪道,丹士應獨自清修,修煉自身之真陰真陽。
『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昔以野葛①一寸,巴豆②一兩,入喉輒僵,不能俯仰。當此之時,雖周文③揲蓍,孔子占象,扁鵲操針,巫咸④扣鼓,安能令蘇,復起馳走?』
①野葛,葛根含澱粉,可食用,亦可入藥。
②巴豆,種子入藥,有大毒,宜慎用,農業上亦用爲殺蟲藥。
③周文,指周文王,善占卜。
④巫咸,【列子】記載:『鄭有神巫,自齊來,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禍福壽夭。』
意譯:修此真道,見效迅速,如立竿之見影,又如在山谷中呼喊,會馬上聽到回聲。此道以天地自然之象設喻,豈有不靈驗之理?
如人服毒藥,若搶救不及時,則死亡,雖有高明的醫生也不能使死人復活。
真人以『立竿見影,呼谷傳響』兩種自然現象來比喻修此性命雙修之道見效迅速。
【悟真】云:『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擬日程。』
張真人言活子時至,採得元精,化爲甘露,見效迅速,爲比喻,非實指一日成就。
陳泥丸祖師云:『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脈已息炁歸根,有一嬰兒在丹田,與我形貌亦如然,翻思塵世學道者,三年九載空遷延。』
修士如得訣,入洞修煉,七天即可修得身如火熱。吾師云:『人生五十精炁衰敗,修真訣,恢復童年。修煉有素者需時不等,可恢復爲少年之體態,皮膚有彈性,精神爽快,坐時身如火熱,如蒸籠。』
然於此長生之道,人們不信,指爲笑談,我於九六年登臨華山,心酸世上幾多人,不煉此金液大還丹,作【西華吟】:『全真代有雄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盡掃偽邪如卷席,人間正道是滄桑。道心垂史照千秋,丹情付汝佳話傳,尋師指破水中鉛,水中鉛在西華山。』
觀人服毒藥,雖聖賢也不能使之復甦,而於此長生甘露,至死不信,正如【悟真】所云:『井蛙應謂無龍窟,燕雀安知有鳳巢?』


〔載於【茅山道迅】2016年第三期〕
孤鴻 發表於 2025-7-6 00:40 | 顯示全部樓層
【參同契·父母滋稟章】新注闡微

盧理湘先生新注【參同契】此章,抉發丹道玄微,可謂深得魏伯陽真人本旨。今就注文要義略作申論,以就正於方家。

一、五行逆用之樞機
注文"五行相剋,更爲父母"之解,實契丹家顛倒妙用。金本克木,水本克火,然丹道以金水爲施、木火爲受,此正【悟真篇】"順則凡,逆則仙"之奧義。陳致虛【金丹大要】云:"五行顛倒術,龍從火里出;五行不順行,虎向水中生。"盧注點明火候轉換時父母之位互易,尤見精微。一陽來復時金水爲父,活子時火爲父,此中火候升降,正是【參同契】"龍呼於虎,虎吸龍精"之密意。

二、凝精流形之要訣
注中"凝精流形,金石不朽"之解,可與陸西星【金丹就正篇】相發明。陸氏謂:"金液還丹,乃先天一炁凝結,如金之堅,如玉之潤。"盧注特提"閉精炁訣"以防漏泄,正是龍門秘傳。按【丘祖秘傳大丹直指】載:"陽生之際,急須閉任督二脈,以真意引歸黃庭。"此與注文"蟄藏中宮"之說互爲表里。

三、審專不泄之真詮
注文釋"審專"爲"至誠專密",深合古道。【黃庭經】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盧注強調水源清濁之辨,實本【悟真篇】"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之旨。而"握固"之法,源出【道德經】"骨弱筋柔而握固",龍門派【碧苑壇經】詳載其訣,謂可固精關、凝真氣。

四、天人合發之驗證
注末引"立竿見影"之喻,正合【參同契】"發號施令,順陰陽節"之說。張伯端【金丹四百字】云:"此道至神至聖,憂君分薄難消。"盧注以藥物毒性爲譬,暗合丹家"小則害命,大則成道"之訓。昔劉海蟾真人【還丹賦】謂:"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此中天機,非真修實證者難明。

結語:
盧注融會龍門心法,揭櫫【參同】本義,於五行顛倒、水火既濟之機闡發尤精。學者當知丹道乃"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學,非徒文字考據可盡。呂祖【窯頭坯歌】云:"還丹功滿未朝元,且向人間度有緣。"願諸道友共參玄奧,同證金液還丹之妙。

(全文798字)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16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參同契·父母滋稟章】新詮——與盧理湘道友商榷

盧道友新注【參同契】,抉發丹道玄微,誠爲難得。然細繹經義,猶有可申論者。今不揣譾陋,略陳管見。

一、五行更父母之辨
經文"五行相剋,更爲父母"實含二重玄機:
1. 順逆之變:丹道以"逆用五行"爲要。金本克木,水本克火,然修士採藥時,取金水相生(坎中真陽)以制木火(離中真陰),此即"顛倒五行"之妙。道友所論"火克金"之變,當指進火退符階段,離宮真陰反制元精,此中火候轉換,正是"朝屯暮蒙"之密旨。

2. 主客易位:【悟真篇】云"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一陽來復時,坎中真陽爲主(父),離中真陰爲賓(母);及至甘露凝結,離中真陰轉爲主(父),甘露反爲賓(母)。此即"更爲父母"的深層奧義。

二、凝精流形新解
"凝精"非僅指元精固守,實含三層修煉次第:
1. 初關:元精化炁,如【黃庭經】"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
2. 中關:炁煉爲神,即鍾呂所言"煉炁化神"
3. 上關:神返虛空,契合【心印經】"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三、審專不泄辨微
道友釋"審專"爲守中宮,誠然。然需補正:
1. 審字含"觀照"義,【周易參同契】"內以養己,安靜虛無"即此
2. 不泄非強制閉固,當如【莊子】"與物委蛇而同其波",在覺照中自然不漏

四、金石喻象別解
金石不朽之喻,除道友所述金丹特性外,更暗喻:
1. 金者乾剛不壞之性
2. 石者坤厚載物之命
【悟真】"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正與此相應。

結語:丹道玄微,非文字可盡。道友注經已得三昧,然【參同契】作爲"萬古丹經王",其"詞韻皆古,奧雅難通"(彭曉語),尤當以實修印證經義。昔張紫陽三傳非人而三遭天譴,今見道友公開密訣,既佩其弘道之誠,復憂其泄天之慎。願共參玄奧,同赴丹霄。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