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90|回覆: 3

[醫藥臨床] 清熱潤肺 蠲痰化瘀 治肺癌一例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12-5 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案】

曹某某,男,38歲,2004年9月27日初診。

主訴 右下肺癌術後,腺癌,淋巴結(-)。化療1次(異長春花鹼合卡鉑)。刻診:咽干,咳嗽,痰少而黏,色黃,口乾喜飲,納可,眠可,大便偏干,小便黃,舌質紅,苔少而黃,脈沉細。

辨治要點 火燥交攻,煉津爲痰,灼血爲瘀,肺失清肅,久而成積。治宜清肺熱、潤肺燥、蠲痰濁,化瘀血,清燥救肺湯合千金葦莖湯化裁,擬方:

沙參15克,麥冬1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枇杷葉15克,蘆根30克,生薏仁15克,桃仁6克,火麻仁15克,鼠婦10克,川貝母10克,僵蠶10克,金蕎麥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10克。

方義 生石膏辛寒,有清肅之功;蘆根甘寒,有拽腎水至胸臆之能;沙參、麥冬滋陰;火麻仁養血;杏仁、薏苡仁、枇杷葉降氣;桃仁、鼠婦散瘀;川貝母、金蕎麥清熱散結;僵蠶通絡散結;炙甘草調和諸藥。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4年11月29日複診 咽干、咳嗽、咳痰減輕,痰色轉白;納可,氣短胸悶明顯好轉;大便已軟;有時左胸痛;舌質紅,苔少而黃,脈沉細。燥熱已衰,略加寒涼之味,調方如下:

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0克,桔梗10克,百合30克,何首烏15克,山藥20克,枇杷葉15克,浙貝母10克,九香蟲5克,僵蠶10克,蘇木5克,金蕎麥15克,生麥芽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炙甘草10克。

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5年1月17日複診 咽干消失,偶有咳嗽,痰不多,色白,有時胸痛,納可,眠可,大便調,頸項發緊,後頭部疼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因做化療,白細胞2.9×109/L。擬方:

百合30克,川貝母10克,沙參15克,枇杷葉15克,丹皮10克,炒山梔10克,地龍10克,僵蠶10克,金蕎麥15克,炮山甲10克,葛根15克,川芎10克,防風10克,蔓荊子10克,全蠍5克,九香蟲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炙甘草10克。

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之後,根據病情變化,隨證調整,堅持服藥,情況一直良好。

2008年10月19日複診 右下肺癌術後4年余,複查肺部CT未見復發及轉移徵象。偶有咳嗽、胸悶、咽癢,無痰,有時腰部酸痛,納可,眠可,大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擬方:

沙參15克,桑葉10克,麥冬10克,阿膠珠20克,枇杷葉15克,川貝母10克,僵蠶10克,金蕎麥15克,杏仁10克,山萸肉15克,何首烏15克,炒杜仲10克,海風藤10克,炒白朮15克,土茯苓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車15克,生麥芽30克,炙甘草10克。

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按 本例在清熱、潤燥、養陰這一基本原則不變的情況下,酌減寒涼之味,並適當予以益氣健脾及滋補肝腎以之品,體現了孫桂芝時時顧護胃氣、扶助正氣的學術觀點,收到較好效果。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5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熱漸退而陰傷未復,痰瘀膠結未盡。守方去生石膏、火麻仁,加百合15克、丹參10克養陰活血,續進14劑。本案以清潤蠲化立法,緊扣肺燥痰瘀病機,取清燥救肺湯潤燥清熱、葦莖湯滌痰通絡之功,佐蟲類藥搜剔瘀毒,體現"潤燥不助痰、化瘀不傷正"之旨。後期宜加強益氣養陰,輔以解毒散結,以固根本。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韓竺蟲 發表於 2025-5-21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肺癌術後辨治驗案析義】

本案呈現肺癌術後化療期"火燥交攻,痰瘀互結"的典型病機演變,其辨治層次可析爲三階:

一、初診清潤蠲化法
患者術後化療後呈現肺燥陰傷、痰瘀膠著之候。咽干痰黏、舌紅苔黃乃燥火煉津之徵;痰色黃、便干溲赤示肺熱下移大腸。方取清燥救肺湯合葦莖湯化裁,妙在四法並施:①石膏、蘆根爲君,取"白虎透熱,葦莖曳津"之效,既清陽明燥熱,又引腎水上潮;②沙參、麥冬佐火麻仁,遵"燥者濡之"之旨,潤肺兼養腸燥;③鼠婦配桃仁,取蟲蟻搜剔與活血相須,破絡中瘀結;④白花蛇舌草合金蕎麥,體現"清解熱毒"與"消痰散結"並舉。此階段重在逆轉"燥-痰-瘀"惡性循環。

二、複診益氣固本法
二診見燥熱漸退而現氣陰兩虛,轉投生脈散合百合固金湯加減。太子參易沙參,加五味子斂肺氣,體現"損者益之";九香蟲、蘇木代鼠婦,示瘀化轉求氣絡通暢;半枝蓮佐白花蛇舌草,強化解毒抑瘤之力。尤妙在生麥芽30克,既制苦寒傷胃,又寓"見肝之病,當先實脾"之預判。

三、遠期調護策略
末診見化療後白細胞升高伴頭痛,乃熱毒上攻清竅。以川芎茶調散合蟲類藥加減,炮山甲、全蠍透絡搜邪,葛根升清解肌,既治標症,又防癌毒流竄。全程堅持"攻不傷正,補不滯邪"原則,術後四年未復發,驗證了"蠲痰不忘化瘀,清熱必兼潤燥"的辨治思路。

此案啟示:肺癌術後調治當把握"燥熱-痰瘀-正虛"的傳變規律,初期側重清潤蠲化,中期注重益氣解毒,後期著眼通絡防復。蟲類藥與植物藥的配伍比例、潤燥藥物的選擇時機,均爲關鍵所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方中金蕎麥、白花蛇舌草確有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作用,與傳統理論"化瘀解毒"之說不謀而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