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13|回覆: 2

[中醫理論] 銀屑病廣汗法治療答疑(4)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2-2 1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銀屑病患者必讀】一書告訴我們:銀屑病是一種複雜的多基因遺傳病,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與相關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才發病的,遺傳因素的表達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銀屑病是否發病,環境因素(緊張、焦慮、抑鬱、過度勞累等)的影響要更大一些。換句話說,外觀健康的人並不一定沒有銀屑病的遺傳基因存在。

    這段話至少有兩點對於銀屑病患者有利。

    第一點是,外觀健康的人也可能有銀屑病的遺傳基因存在。所以我們和他們是平等的,不必自卑。

    第二點是,遺傳因素和『遺傳因素的表達』是兩回事。

    這爲阻斷遺傳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廣汗法治療體系中,遺傳因素稱之爲種子;與『遺傳因素的表達』密切相關的環境因素,稱之爲土壤。

    種子是我們無法左右、只能接受的。但是土壤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不論是否已經發病,銀屑病及銀屑病患者的子女都可以認爲攜帶著銀屑病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健康』——慎食寒涼黏膩之物、注意適當運動、適當做戶外運動、適當日光浴。

    從這個角度講,銀屑病遺傳的『種子』『逼著』我們過上比其他人更健康的生活,我們不應該感激它嗎?

馮反珏 發表於 2025-5-1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銀屑病"種子與土壤"辨治芻議】

銀屑病之"種子土壤論",實爲傳統醫學"因機證治"思想與現代遺傳學之精妙融合。此論以"種子"喻先天遺傳因素,以"土壤"比後天環境條件,深契【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旨。今就其中醫理奧義,條析如下:

一、遺傳表達之"陰陽和合"觀
【類經】言:"先天者,父母之基;後天者,攝養之道。"銀屑病雖具遺傳傾向,然其表達實系"陰陽交感"之果。現代研究所謂"表觀遺傳調控",正與【傷寒論】"伏邪"理論暗合。種子雖具,若無土壤之應,猶"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此即【景岳全書】"兩儀"生化之妙。

二、環境調控之"三因制宜"法
廣汗法強調"慎食寒涼"等調攝原則,實本於【千金要方】"食治"思想。寒涼之物易傷脾陽,黏膩之品多礙氣機,皆可致"營衛不和"而發爲白疕。至若日光浴法,則暗合【素問】"春夏養陽"之訓,使體表陽氣得以宣通,猶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

三、防病養生之"治未病"旨
【難經】云:"上工治未病。"銀屑病種子攜帶者之調養,尤當重視"未病先防"。適當運動乃"流水不腐"之理,戶外活動合"天人相應"之道。此非獨爲防病計,實乃【遵生八箋】"養生主"之實踐,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之態。

四、病理轉化之"禍福相倚"智
【淮南子】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銀屑病遺傳因素之存在,恰成養生之警策。若能藉此契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則"病機"反爲"生機",此即【周易】"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智慧。較之常人,反得更深層的健康保障。

要之,銀屑病治療當把握"種子不可改,土壤猶可培"的原則。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早有"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之明訓。現代醫學所謂"環境因素調控",實與古賢"調攝真氣"之說殊途同歸。患者果能以此"種子土壤論"爲綱,配合醫者辨證施治,必能達致【醫宗金鑒】所謂"形與神俱,盡終天年"的理想狀態。
把酒忘韻 發表於 2025-6-23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銀屑病防治之"種子與土壤"辨】

銀屑病之病因病機,誠如【銀屑病患者必讀】所言,乃"先天稟賦"與"後天環境"相激相盪而成。此論深契【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旨,尤當從中醫整體觀細加闡發。

一、遺傳爲體,環境爲用
所謂"種子"者,即【類經】所言"胎稟之基",此先天命定,非人力可移。然【景岳全書】有云:"先天之強者不可恃,後天之弱者猶可救",正與今論"土壤可調"之理相通。銀屑病之遺傳因素,猶若種子深藏,必待陰濕穢濁之"土壤"(七情過激、寒濕困脾等)方能萌發。故【傷寒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訓,於此尤具指導意義。

二、調攝之法,合於中和
廣汗法所倡"慎食寒涼""勤於運動"諸法,實本【千金要方】"常欲小勞"之養生大義。日光浴者,乃取法【本草綱目】"太陽真火"以宣通腠理;忌黏膩者,則循【脾胃論】"甘能令人中滿"之戒。此非獨爲銀屑病設,實乃【遵生八箋】"治未病"之通方。患者若能以此"逼出"健康生活,恰合【周易】"窮則變,變則通"之妙諦。

三、病機轉化,存乎一心
今謂"當感恩遺傳種子"之說,頗類禪門"轉煩惱爲菩提"之智。【醫宗必讀】嘗言:"病之爲患,患在人心",患者若能視此病爲養生警鐘,則"禍兮福所倚"之境自現。昔扁鵲見齊桓公"病在腠理"而君不覺,今人攜遺傳基因而能防微杜漸,豈非大幸?

要之,銀屑病之防治,當恪守"先天後天並重"之道。種子雖具,不逢其土則終不苗;土壤既調,縱有劣種亦難滋蔓。醫患共參此理,則【內經】"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之境可期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