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564|回覆: 1

[中醫理論] 郭誠傑用細辛的經驗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12-2 09: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國醫大師郭誠傑從醫數十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治療手段多樣,或針或藥,或針藥並用,遣方用藥靈活,其中對中藥細辛的運用經驗頗爲獨到,並且每收良效。筆者有幸跟隨郭誠傑臨床學習,現將其應用細辛的經驗總結如下。

細辛的藥性與毒性】

細辛的藥性 細辛爲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細辛的根,其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爲上品。【神農本草經】載:『細辛,氣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陶弘景謂:『細辛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滯結,含之去口臭。』張元素謂:『治少陰頭痛如神,亦止諸陽頭痛,諸風通用之。』黃元御謂:『降沖逆而止咳,趨寒濕而盪濁,最清氣道兼通水源。』郭誠傑總結各醫家之論,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爲細辛具有較好的蠲痹通陽、散寒止痛、宣通鼻竅、溫肺化飲的作用,可以應用於肺系疾病、痹證及各類痛證等疾病。

細辛的毒性 宋代陳承【本草別說】:『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這是超量服用細辛引起中毒的首次記載。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細辛中主要含揮髮油,其藥用有效成分爲甲基丁香酚,其中黃樟醚爲主要有毒成分。若用於湯劑,由於黃樟醚的揮發性勝於甲基丁香酚,因此在煎煮超過半小時以後,黃樟醚的含量下降,不會引起人體中毒反應。許多醫生都會以『細辛不過錢』『有毒』等說法,採用較小用量(一般3克左右)。郭誠傑認爲,這是對細辛的誤讀誤解,細辛雖有毒性,但在嚴格用量、合理的煎煮方法,特別是在辨證準確與合理配伍下應用方可安全、效佳。

細辛的功效】

蠲痹止痛 細辛辛香走竄,善於祛風散寒除濕,蠲痹止痛效佳,爲治療痹證要藥。常與附子、川烏、羌活、獨活、黃芪、桂枝等同用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多重用細辛。細辛用於痹證,是針對寒濕阻滯而發揮作用的。痹證多爲機體遭受風寒濕邪,寒濕凝滯關節,久滯經絡,不通則痛。【本草正義】言:『細辛,芳香最烈,旁達百骸,無微不至,內之宣絡脈而疏通關節,外之行孔竅而達肌膚。』

溫經通脈 細辛香散溫通,氣勝味烈,能祛臟腑經絡之寒,溫經止痛治療髒寒痹阻之證。【本草正義】言:『細辛,芳香最烈,其性辛竄燥烈,上能開肺,中能暖胃,下能溫腎。』劉河間言:『細辛氣溫,味大辛,氣厚於味,入足厥陰、少陰血分,溫少陰之經,散水氣以去內寒。』細辛與當歸、益母草、香附、白芍等同用治療頑固性痛經,尤其對於證屬寒滯胞脈、氣滯血瘀型的痛經,郭誠傑認爲在活血通經藥的基礎上配伍應用細辛可起引經之功,並增強溫經散寒、行滯止痛的功效。當歸、益母草活血調經,香附疏達氣機,白芍緩急止痛。另外對於四肢厥冷之證,郭誠傑常應用細辛配伍桂枝、黃芪、附子、當歸等通脈溫經回厥。

用於疼痛較重、無熱象且偏寒之乳腺增生病,郭誠傑強調要根據證候選擇配伍,往往服藥2~3劑後能達到明顯的止痛效果。郭誠傑常用細辛、延胡索、五倍子按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患處皮膚。郭誠傑認爲,細辛內服用於乳腺增生病有較好的溫通經脈、通絡止痛之功,而外用則能起到散結消塊、通絡止痛之功。

宣通鼻竅 細辛辛散溫通,芳香透達,通鼻竅之力卓著。【本草經】言:『久服明目,利九竅。』陶弘景謂:『除喉痹,鼻不聞香臭。』郭誠傑臨床應用多配伍益氣、溫經及解表之藥固表、宣肺、開竅治療過敏性鼻炎。本病主要爲風寒外侵於鼻,內犯肺臟,肺竅不通則見鼻塞、流涕及噴嚏等症。【景岳全書】言:『凡早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證治要訣】言:『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諸病源候論】言:『夫津液涕唾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髒有冷,冷隨氣入,乘於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應用細辛髒竅兼顧,肺鼻同治,以發揮其辛溫發散、開通鼻竅之功。

溫肺化飲 郭誠傑認爲,大凡辨證屬於水飲停肺、寒飲射肺所致之咳喘均可應用細辛。細辛可與麻黃、桂枝、乾薑等同用治療咳嗽。細辛用於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嗽始於醫聖張仲景之小青龍湯。郭誠傑認爲此型咳嗽必用小青龍湯治療。方中細辛辛散溫燥,既入肺經外散表寒,又入腎經溫化里寒,當重用細辛,常配伍乾薑溫肺化飲,助麻、桂解表,配伍五味子斂氣,白芍和營,半夏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解表化飲之功。

細辛可與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同用治療哮喘。對於偏於寒盛或純系寒痰停飲射肺的寒哮病,郭誠傑常用張仲景之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療此病。寒哮乃寒痰阻滯,氣失升降,而導致咳嗽胸滿、氣逆喘急。方中細辛通陽平喘,配伍乾薑加強溫肺散寒之效,艷日當空高照,陰霾自化,則氣之升降可復矣,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以防止細辛辛散傷肺,茯苓滲濕,甘草和中,郭誠傑用此方加減治療哮喘偏寒者常取得滿意效果。

【細辛的用法及用量】

郭誠傑臨床使用的細辛均爲遼細辛的根,並在煎服方法與劑量方面有豐富的用藥經驗。他認爲『細辛不過錢』之說是指在用單味細辛或入丸散劑時的細辛用量,若入湯劑服用可根據患者體質狀況、主證、兼證而選擇用量,不必拘泥於『細辛不過錢』的說法,否則難以奏效。因此,細辛入湯劑時必須加大其量。爲了降低其毒性,必須增加煎煮的時間。

內服 如治療寒性疼痛將細辛研末,用已煎的湯劑沖服或吞服,其量必須控制在1~3克;若治療風寒頭痛、牙痛、過敏性鼻炎、三叉神經痛等位於頭面部的疾患,一般用量爲3~6克,囑患者將細辛與其他藥同煮同服;若用於體質偏寒無熱象且疼痛較重的乳腺增生病,一般用量爲6~9克,有很好的通絡止痛效果;若用於寒飲內停之咳嗽等肺系疾患,一般用量爲9~12克;若治療痹證,其不同的部位用量不一,頸部及肩部一般用量爲9~15克,常配伍葛根、黃芪、丹參、赤芍和地龍等;腰腿痛用至12~15克,常配伍川烏、草烏、乳香、沒藥、木瓜和牛膝等;頑痹可用至20克,常配伍附子、豨薟草、狗脊、牛膝和川斷等。郭誠傑指出,凡細辛用量在9克以上,均應囑患者將細辛在砂鍋先煎不少於30分鐘,且將煎煮鍋鍋蓋打開,以利於毒性成分的揮發。

外敷 郭誠傑臨床治療乳腺增生病常用細辛、延胡索、五倍子按1:2:3的比例研末,醋調糊狀,外敷於增生腫塊皮膚表面,1天換藥1次。

【病案舉例】

患者湯某,男,45歲,2014年12月2日初診。患者雙側膝關節以下有冷感十餘年,冬季加重有脹感。近一月雙手亦有冷感,經B超查下肢血流變正常,飲食、睡眠、二便均可,多飲酒。查體型偏胖,面色紅,舌邊尖紅,脈弦細。既往有高血脂、高血壓病史,有脂肪肝病史。辨證:寒凝經脈;治則:溫補脾陽,通經活絡。處方:當歸四逆散加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黃芪20克,桂枝20克,赤芍15克,生甘草9克,通草9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細辛15克,3劑,水煎服。

二診(2014年12月8日):患者雙手及膝關節以下冷感消失大半,舌紅苔白,脈弦細。擬原法繼服,6劑後再診,諸症均消失,隨訪半年未復發。

按:本案爲寒凝經脈證,郭誠傑用當歸四逆散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旨在溫陽通絡。方中黃芪、生甘草健脾益氣,赤芍、當歸、丹參通經養血,桂枝、細辛、通草通經止痛,其中細辛具有較好的溫經通脈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驅寒通絡止痛之功。

基於上述的經驗,郭誠傑也提出告誡,在治療疾病時,要嚴格把握細辛的應用指征,若用之不當,則可引起胸悶、噁心、嘔吐等諸多不良反應,藥證相對,才能發揮其效,治癒疾病,屢起沉疴。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劉劉劉 發表於 2025-4-17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郭誠傑運用細辛的學術精要】
細辛一藥,自【神農本草經】以降,歷代醫家論之詳矣。郭誠傑先生臨證六十餘載,於細辛運用尤具心得,今就其學術經驗闡微如下:

一、毒性認知與臨床突破
郭誠傑深諳"藥毒一體"之理,指出細辛之毒在於"用不得法"。其突破有三:
1. 劑量革新:駁"細辛不過錢"之舊說,於痹證治療中常用至15克,強調"症重藥重"原則。然必佐甘草、生薑以制其烈性,更需久煎40分鐘以上,使黃樟醚揮發殆盡。
2. 配伍精要:創"三層次配伍法":
治肺配乾薑、五味子(取張仲景小青龍湯意)
治痹配黃芪、桂枝(仿黃芪桂枝五物湯架構)
治痛配白芍、甘草(化用芍藥甘草湯緩急之功)
3. 煎煮規範:首創"三沸去沫"法,即初煎沸騰後揭蓋攪拌,待藥沫盡散後續煎,既保有效成分,又減毒性。

二、臨證應用心法
(一)痹證治療三重境
1. 開痹:以細辛爲君,配伍羌活、獨活,取其"如將軍開路"之勢,用量宜大(10-15克),專攻寒濕膠結。
2. 通絡:中期伍地龍、全蠍,形成"辛香透絡-蟲類搜剔"藥對,治頑痹關節變形。
3. 固本:後期佐熟地、山茱萸,防辛燥傷陰,暗合"陽中求陰"之旨。

(二)痛經治療新詮
針對寒凝血瘀型痛經,創"細辛-益母草"動態配伍:
經前3日:細辛6克配香附,重在溫通
行經期:細辛3克合當歸,改爲"通中寓養"
經後:細辛1克佐阿膠,轉爲"溫煦沖任"
此用藥節律深合月經周期氣血變化,較單純止痛更勝一籌。

(三)鼻淵治療特色
將細辛納入"通鼻三味"(細辛、辛夷、鵝不食草),獨創"三步熏吸法":
1. 頭煎蒸氣熏鼻
2. 二煎濃縮滴鼻
3. 藥渣熱敷迎香穴
使藥力直抵病所,治過敏性鼻炎有效率顯著提升。

三、現代拓展應用
郭老晚年將細辛延伸應用於:
心血管疾病:細辛配丹參治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取其"辛通心陽"之功
神經系統疾病:細辛合全蠍治療三叉神經痛,發揮"截痛"之效
代謝性疾病:細辛與黃連配伍,構成"辛開苦降"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結語
郭誠傑對細辛的運用,體現了"遵古而不泥古"的學術精神。其核心在於:
1. 以辨證爲綱,用量爲目
2. 以配伍製毒性,以煎法保安全
3. 拓展傳統藥效,融合現代病機
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拘其方,方能得細辛運用之三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