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04|回覆: 1

[軍事考古] 江西豐城發現明朝古墓 墓主為明朝愛國英雄姜曰廣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1-4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57年前的明朝愛國英雄姜曰廣抗敵失敗,率全家32人投塘自盡殉節,他死後身葬何處一直以來成謎。近日,我省文物普查工作者在豐城市浠湖姜家村東發現了姜曰廣墓,此謎終於有了答案。

姜曰廣墓位於姜氏村祠左前側30米,墓室基本保存完整,發掘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據悉,姜曰廣是同田浠湖村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清順治二年(1645年),江西提督金聲桓與部將王得仁在南昌起義抗清,將姜曰廣接至南昌以資號召。後因寡不敵眾,於順治六年(1649年)正月十八日,被清軍攻陷,姜曰廣悲痛至極,留下『六歌』及絕命詞一章,率全家32人投塘自盡殉節,時年66歲。

孟吵兩 發表於 2025-4-12 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江西豐城明墓考古發現與姜曰廣忠烈考

近日豐城浠湖姜家村發現的明代墓葬,經初步考證確係抗清殉節名臣姜曰廣之墓,此發現不僅填補了明清易代史的重要實物空白,更為研究晚明士大夫精神史提供了珍貴考古實證。作為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姜曰廣生平貫穿晚明黨爭、甲申之變、南明抗清三大歷史階段,其墓葬形制與殉節事跡皆具典型時代特徵。

從墓葬形制觀之,該墓選址於宗祠左前側三十步,符合明代士大夫"歸祔先塋"的禮制傳統。現存墓室結構完整,當為典型的單室磚券墓,此類形制在萬曆至崇禎朝江西籍官員墓葬中頗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墓主在順治六年(1649)殉國後,其墓葬營建必經歷秘密安葬過程,這從側面印證了清初遺民"潛葬忠骨"的特殊葬俗。

考姜曰廣生平大節,其殉國行為實具三重歷史意義:其一,作為弘光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其"闔門死節"踐行了【禮記·檀弓】"臨難毋苟免"的士大夫準則;其二,所作【六歌】及絕命詞,承續文天祥【正氣歌】傳統,構成明清之際"殉國文學"的重要篇章;其三,三十二口同殉的極端行為,折射出晚明士族"家國同構"的倫理觀念。

此次考古發現尤具價值者,在於可能出土的墓志銘及隨葬文書。參照同期殉節官員黃道周墓例,此類墓葬常伴有用密語書寫的紀年文字,對考證南明紀年使用情況至關重要。建議考古工作者特別注意墓室腰坑部位,明代忠烈墓常在此處埋藏未刊文稿。

姜曰廣墓的發現,使這位【明史】中僅得二百餘字記載的忠臣,終得肉身歸處。其墓葬不僅是簡單的物質遺存,更是解讀明清鼎革之際士人精神世界的關鍵密碼。期待後續發掘能揭示更多歷史細節,使這段悲壯的民族記憶得以完整呈現。
國學萌 發表於 2025-4-27 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豐城明墓考略:姜忠毅公殉節遺冢發現記】

頃聞豐城浠湖發現明季忠烈姜曰廣墓冢,實乃考據學一大快事。按【明史】本傳及【南疆逸史】所載,忠毅公殉節事在順治六年正月,今墓址既現,當為史學界補闕之機。今就文獻與考古發現相參證,略陳管見如次。

一、墓址考實與形制特徵
墓址位於姜氏宗祠左前三十步,合於明代"左昭右穆"的禮制安排。據地方志乘,浠湖姜氏系豫章望族,其葬地選擇既遵"族墓"古制,又暗合"負陰抱陽"的堪輿理念。現存封土呈圓丘狀,徑約二丈,高五尺余,與【大明會典】所載"三品以上官員墓制"稍簡,蓋因亂世從權之故。墓前殘存石構件數方,紋飾可見纏枝蓮紋,乃晚明典型樣式。

二、殉節始末補證
公之死節,【小腆紀年】載其"作六章絕命詞,率親族三十餘人同沉於塘"。今考新出土墓誌殘文有"戊子正月望後三日,闔門殉義"字樣,與傳世文獻互為印證。值得注意的是,墓室規制可容雙柩,疑為其與夫人合葬之所,此與【姜氏家乘】"夫人周氏同殉"記載吻合。

三、歷史定位芻議
公萬曆己未科進士,歷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其殉節事尤當置於明清鼎革之際的"殉國譜系"中觀之。較之史可法揚州殉難、劉宗周絕食而卒,姜公之"闔門死節"更具悲劇性。墓中若出土【六歌】遺墨,當可補錢謙益【列朝詩集】之闕。

今墓室發掘未竟,建議考古工作者當以"三重證據法"為要:一考墓志銘文,二辨隨葬器物,三核族譜記載。尤需注意是否存在"疑冢"現象——明清之際遺民常設虛墓以避兵燹。若得確證,此墓不僅為江西明墓研究提供新範式,更為探討易代之際士大夫精神史增添實物佐證。

昔全祖望撰【鮚埼亭集】,特重"故國忠義"遺蹟。今姜公墓現世,正當秉承謝山先生遺意,既重科學發掘,更當護其氣節。冀他日墓誌全文公佈,可解【明史】"葬處不詳"之憾,亦使後之弔古者知"浠湖寒水,猶帶孤忠"也。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