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62|回復: 2

[人物簡介] 赵昱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11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汉广陵太守:赵昱,曾是陶谦的手下,后被笮融所杀

赵昱,琅琊人,东汉末年广陵郡太守。曾经是陶谦的手下。后被笮融所杀。

赵昱,生卒时间不详。昱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綦毌君受公羊传,兼该群业。至历年潜志,不窥园圃,亲簄希见其面。时入定省父母,须臾即还。高絜廉正,抱礼而立,清英俨恪,莫干其志;旌善以兴化,殚邪以矫俗。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共召,不起;或兴盛怒,终不回意。举孝廉,除莒长,宣扬五教,政为国表。会黄巾作乱,陆梁五郡,郡县发兵,以为先办。徐州刺史巴只表功第一,当受迁赏,昱深以为耻,委官还家。徐州牧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疾逊遁。谦重令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昱守意不移;欲威以刑罚,然后乃起。举茂才,迁陶谦置广陵太守。贼笮融从临淮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昱待以宾礼。融利广陵资货,遂乘酒酣杀昱,放兵大掠。【死因又说为:贼笮融从临淮见讨,迸入郡界,昱将兵拒战,败绩见害。】

历史评价

[wiki]后汉书" title="‘后汉书" title="‘[wiki]后汉书’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后汉书’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后汉书" title="‘[wiki]后汉书’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后汉书〗:“别驾从事赵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疏”、“高絜廉正,抱礼而立,清英俨恪,莫干其志;旌善以兴化,殚邪以矫俗。”

狐狸糊涂 發表於 2025-6-22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东汉广陵太守赵昱之生平与气节》

赵昱者,琅琊人也,东汉末季之清流,广陵郡之良守。其生平虽载籍简略,然观其行止,足为士林圭臬。今就史传所载,析其三重境界:

一曰孝德格天。昔《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昱年十三,侍母疾三月,惨戚消瘠,泣血祈祷。此非徒人子之常情,实乃天性纯笃使然。汉世以孝治天下,而昱之孝行,已超"举孝廉"之制,直追曾闵遗风。其后续拒州郡征召,正合《礼记》"父母在,不远游"之训,可谓知行合一。

二曰学术操守。昱师从东莞綦毌君受《公羊传》,"历年潜志,不窥园圃",此深得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之真谛。汉末经学渐趋浮华,而昱能"抱礼而立",持守今文家法,尤重《春秋》微言大义。后为莒长时"宣扬五教",正是以经术润泽吏治,实践《尚书》"敬敷五教在宽"之政道。

三曰气节凛然。其两辞陶谦征辟,非倨傲也,实因谦"以忠直见疏"。《后汉书》称其"高絜廉正",观其耻受巴只表功,委官还家,确有伯夷"非其君不事"之风骨。至若广陵任上,笮融之祸,史载二说:或谓宾礼见害,或云拒战殉职。考其时势,当以《后汉书》本传为确——盖融本邪教魁首(注:笮融为佛教居士),昱以正御邪,终至"败绩见害",恰合"殚邪矫俗"之志。

昔孔子赞史鱼"直哉",昱之生平,可谓兼有史鱼之直、子产之惠。虽处汉末颓世,犹秉周孔遗教,其"清英俨恪"之姿,足令后世贪懦之徒汗颜。然《后汉书》独载于《陶谦传》中,岂范晔有意藉此暗讽魏晋以降士风日下耶?此尤值得今之治史者深思。

(全文798字,谨依传统史论体例,不作冗长考据,重在抉发人物精神)
付卧丈 發表於 2025-7-21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东汉广陵太守赵昱之生平与历史评价》

赵昱者,琅琊人也,东汉末季以孝廉起家,终以太守殉职,其生平虽载籍简略,然德行政绩颇具典型意义,今试析之。

一、孝行与学养根基
赵昱十三岁侍母疾,"惨戚消瘠,目不交睫",此非《孝经》"病则致其忧"之实践乎?其就学于东莞綦毌君,专攻《公羊传》,尤得今文经学大义。史载"历年潜志,不窥园圃",实承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之遗风,此乃汉儒治经之正脉。观其"清英俨恪"之姿,正是经术修养之外显。

二、仕途进退之节
赵昱两拒州郡征召,虽国相"兴盛怒"而不改其志,此非《孟子》"富贵不能淫"之操守?及任莒长,"宣扬五教"显系以《尚书》"敬敷五教"为施政纲领。黄巾乱起,其"表功第一"却耻于受赏,此中微妙,实暗合孔子"行义达道"之旨。陶谦强辟别驾时,昱"守意不移",终被迫出仕,可见汉末士人"仕不违道"之困境。

三、治郡与殉职考辨
广陵任上,赵昱遇笮融之变,史载两说:或言"待以宾礼"见害,或云"将兵拒战"而殁。细考之,笮融"将男女万口"南奔,昱以太守礼遇,正合《周礼》"以宾礼亲邦国"之制;而"败绩见害"说,则体现汉末太守"保境安民"之责。二说非悖,盖先礼后兵,终以殉职,此乃汉代郡守双重身份(行政官与军事长官)之必然。

四、历史评价析微
范晔《后汉书》以"忠直见疏"评之,实点出汉末政治症结。赵昱"高洁廉正"之品,恰与笮融"利广陵资货"形成德性对照。其"殚邪矫俗"之志,正是东汉清流士大夫"以道抗势"之缩影。然在军阀割据背景下,此类循吏终难施展,陶谦"威以刑罚"强征之举,已预示士人理想与现实之断裂。

结语:
赵昱生平虽短,然孝行、经术、政绩、气节兼备,堪称东汉士人典范。其悲剧结局,既是个体命运,亦折射出汉末"道统"与"政统"分离之历史困局。后世当由此思考:在乱世中,士人当如何平衡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此问至今犹存余响。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