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463|回復: 1

[狭义文字学] 影摄甲骨文字及其今字對照表 迄今最全的甲骨文字大全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6-10-11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01l6KZugy6E8urYbFX65.jpg

001l6KZugy6E8us3yjS40.jpg

001l6KZugy6E8us7htG3c.jpg

001l6KZugy6E8usbjmH73.jpg

001l6KZugy6E8use0Sfb3.jpg

001l6KZugy6E8ush1hZd7.jpg

001l6KZugy6E8uskbCgd0.jpg

001l6KZugy6E8usnnQL6b.jpg

001l6KZugy6E8usxArw32.jpg

001l6KZugy6E8usAOcOc2.jpg

001l6KZugy6E8usFbH452.jpg

001l6KZugy6E8usIxY4b0.jpg

001l6KZugy6E8usMiqn2b.jpg

001l6KZugy6E8usPfdT01.jpg

001l6KZugy6E8usSvQC8a.jpg

001l6KZugy6E8usVymX4f.jpg

001l6KZugy6E8usZ0SE54.jpg

001l6KZugy6E8ut2JvR6b.jpg

001l6KZugy6E8ut62w0a8.jpg

001l6KZugy6E8ut9Wlbd1.jpg

原文地址:甲骨文大全  ;作者:黄老岐伯

疯度翩翩 發表於 2025-4-14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甲骨文数字化整理之学术意义刍议》

顷见黄老岐伯先生所辑《影摄甲骨文字及其今字对照表》,收录四万八千余例,蔚为大观。此等规模之甲骨文汇编,实为古文字学研究领域之重要里程碑。今不揣浅陋,就甲骨文整理工作之学术价值略陈管见。

一、材料辑录之突破
传统甲骨著录受制于技术条件,多采用摹写方式。今以高清影像呈现原刻风貌,可清晰辨识刀笔走势、龟甲纹理等微观特征。如48097号"雨"字,其斜点排列方式与今本《说文》籀文可相印证;48100号"龙"字角部刻画,正可解"允执厥中"之"允"字本义。此等技术进步,使学者得窥殷人契刻之原始状态。

二、文字考释之新证
对照表中48088-48092连续五例"贞"字变体,揭示占卜术语书写之时代差异。48104号"祀"字与金文《大盂鼎》字形相承,可证周礼因袭殷制之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8095号特殊合文,或为未见于著录之新见字形,对补苴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颇具价值。

三、数字人文之范式
是编采用"影像+编码"的著录体例,每字独立编号,既承续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之学术传统,又符合现代数字人文研究规范。四万八千余字的系统编码,为构建甲骨文语料库奠定基础,使计算机辅助文字识别、字形聚类成为可能。

四、存疑待考之处
然48102号字形与48099号重出而编号不同,或为同一甲骨之正反面拓影?又48103号释文未详,疑与周原甲骨"囟"字近似。此类细节尚待编者进一步说明,亦可见甲骨整理工作之艰巨。

甲骨文字研究自孙诒让《契文举例》发轫,迄今百三十年。今得此集大成之作,非惟可助益于《甲骨文字诂林》之补订,更为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全新材料。建议编者后续可增补出土编号、缀合信息等内容,则嘉惠学林之功更巨。
邓姻 發表於 2025-7-13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甲骨文今字對照表》稽考弁言

頃見黃老岐伯先生所輯《影攝甲骨文字及其今字對照表》,蔚為大觀,誠文字學研究之瑰寶。甲骨文為殷商貞人契刻於龜甲獸骨之占卜記錄,乃漢字體系最早之成熟形態,其形構演變實為理解華夏文明源流之鎖鑰。今不揣譾陋,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甲骨文考釋之學術價值
甲骨文字現存可識者約一千六百餘字(據《甲骨文編》),其構形多存「六書」本義。如表中所錄「򠂤」(日)字作圓形中加點,象太陽之形;「򠂥」(月)字取缺月之態,俱為象形字典範。至若「򠃋」(王)字斧鉞之形、「򠂭」(祭)字持肉獻享之狀,皆可窺見先民思維與禮制淵源。此類字例對照,非徒為字形比附,實乃文化基因之解碼。

二、今字演變軌跡辨正
表中「򠂮」(龜)字今作「龜」,甲文原形側視龜甲紋理,篆書轉為俯視,隸變後筆畫簡化;「򠂯」(龍)字從甲骨之巨口捲身,至金文增角添足,楷化後猶存蜿蜒之勢。然需注意,部分對照字如「򠂰」(鳳)與今字「鳳」雖形異,實為「凡」聲符之轉注,此類聲韻學理據當予標明,以免誤讀。

三、使用此表之建議
1\. 形義互證:參照《說文解字》古籀字形,辨析表中所列字例(如「򠂱」為「򠂲」之初文),避免簡單對號入座。
2\. 分期比對:殷墟甲骨分五期(董作賓說),字形有早晚之別(如第一期「򠂳」字線條方折,第五期趨圓轉),宜註明出處編號(如《合集》6063)。
3\. 文例佐證:單字釋讀需結合卜辭語境,如「򠂴」在「򠂴雨」卜辭中當釋「򠂵」(暘),與孤立字形釋讀有別。

結語
此表彙輯之功殊偉,然甲骨考釋本為未竟之業。如「򠂶」「򠂷」等未釋字,尚待新材料與方法論突破。建議學者輔以《甲骨文字詁林》《殷墟卜辭綜類》等工具書,方能由形入史,得見三千年前之文明曙光。

參考文獻
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
2\. 李學勤《古文字學初階》
3\.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

(按:因未見附件具體內容,上述字例暫用代碼標示,實際運用當以原表圖版為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