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23|回覆: 2

[成語典故] 肝腦塗地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7 05: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肝腦塗地】相關人物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

婁敬(生卒年不詳),後因劉邦賜姓改名劉敬,西漢初齊國盧人。

【肝腦塗地】涵義

塗地:塗抹在地上。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

【肝腦塗地】出處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

【肝腦塗地】辨析

【肝腦塗地】讀音:gān nǎo tú dì

【肝腦塗地】近義詞:赴湯蹈火、奮不顧身、出生入死、粉身碎骨

【肝腦塗地】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肝腦塗地】造句

1、王警官可以說是一輩子都在與邪惡勢力抗爭,甚至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2、這些車禍現場照片所呈現的肝腦塗地畫面,真是令人慘不忍睹。

3、為了國家和人民,就是肝腦塗地,我們也在所不惜。

4、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不知使多少無辜民眾肝腦塗地

5、他為了革命事業的勝利,即使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6、只要能使他的病好起來,我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7、將軍有何指示?在下願為傲世帝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8、翔少您滿意就好,我一定會為您的宏圖大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9、從今天開始,我的性命交於草帽海賊團的路飛船長!決不拖大家後腿!粉身碎骨,肝腦塗地

10、她沒有什麼特長,但性格直爽,為朋友可以肝腦塗地,常常幫“女朋友”。

【肝腦塗地】成語典故:

漢高祖劉邦戰勝項羽,平定中原後,就和群臣商議建都一事。由於群臣們都是華山以東的人士,都說:“周朝建都洛陽,世祚(zuò)傳了數百年;秦朝建都咸陽,傳位不過二代就亡了,所以應建都洛陽。”漢高祖猶豫不定。

漢高祖五年,劉邦居洛陽,有個叫婁敬的人,請求晉見皇上。婁敬問皇上:“陛下想建都洛陽,難道是想和周朝較量興隆的盛況嗎?”皇上說:“不錯。”婁敬說:“陛下獲取天下和周朝不同。周武王的祖先積德行善幾十年,人們願意跟隨他,沒有經過多少殺戮,便取得了天下。陛下從豐沛起事,統兵三千,經歷無數戰鬥而席捲蜀漢地區,平定三秦,又和項羽抗衡決戰中原。就拿成皋孤城之爭來說,經歷大戰七十、小戰四十,讓天下無辜百姓肝腦塗地,屍滿遍野,哭泣之聲不絕於耳。那些受創傷的人還沒有復原,你就想和西周較量興隆盛世,我私下以為陛下不能這樣做啊!”

漢高祖終於採納婁敬的建議,取消了建都洛陽的念頭,並賜婁敬為劉姓,故史稱之為劉敬。

【肝腦塗地】成語接龍:

肝腦塗地→地主之儀→儀表堂堂→堂皇富麗→麗句清詞→詞窮理絕→絕後光前→前街後巷→巷尾街頭→頭昏眼暗→暗弱無斷→斷縑零璧→璧坐璣馳→馳志伊吾→吾誰與歸→歸正守丘→丘山之功→功高不賞→賞立誅必→必不撓北→北郭先生→生拉活扯→扯篷拉縴→纖毫無犯→犯言直諫→諫屍謗屠→屠所牛羊→羊腸九曲→曲突移薪→薪桂米珠→珠圓玉潔→潔清自矢→矢忠不二→二豎為虐→虐老獸心→心浮氣躁→躁人之死→死得其所→所向無敵→敵國外患→患難與共→共貫同條→條三窩四→四沖八達→達士通人→人言嘖嘖→嘖有煩言→言之有理→理所不容→容光煥發→發揚蹈厲→厲兵秣馬→馬不解鞍→鞍馬勞困→困心衡慮→慮周藻密→密約偷期→期期艾艾→艾發衰容→容膝之地→地瘠民貧→貧而無諂→諂上抑下→下坂走丸→丸泥封關→關門落閂→閂門閉戶→戶樞不朽→朽條腐索→索隱行怪→怪誕不經→經營慘澹→淡泊明志→志在千里→裡勾外連→連昏接晨→晨參暮省→省身克己→己溺己飢→飢凍交切

 
彭侵李 發表於 2025-7-22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肝腦塗地"之文化意蘊與歷史流變】

"肝腦塗地"一典,出自太史公【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其文辭之凝練,意蘊之深廣,足為後世垂範。此成語兼具形神二義:其形則狀慘烈之死狀,其神則彰忠義之極致,實為漢語中"形神相即"之典範。

考其歷史語境,當漢高祖定鼎之初,婁敬(後賜姓劉)以布衣謁見,直言建都關中之利。其所言"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者,非徒述戰爭慘狀,實為一種深刻的勸諫藝術。此處"肝腦塗地"四字,既客觀描述了楚漢相爭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況,又暗含對新興政權當以民為本的規勸。司馬遷以"互文見義"之筆法,通過軍事慘狀與政治抉擇的對比,凸顯出治國者當有"畏民"之心。

此成語在語義流變中,漸由客觀描述轉向主觀表意。東漢以降,經學家註疏多取其"竭誠盡忠"之義,如鄭玄注【禮記】即引此典喻臣節。至唐宋時期,"肝腦塗地"已完全發展為褒義成語,李白【行路難】中"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即暗合此典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該成語始終保持着"形—神"雙重意蘊,這種"即體即用"的語言特徵,正是中國哲學"體用不二"思想在語詞層面的體現。

在當代語境中,使用此典尤需把握分寸。其褒義用法當限於重大義利抉擇之時,如例3"為國家和人民"、例7"萬死不辭"等,皆得古意;而用於日常瑣事(如例6、例8),則失之輕佻。至若例2、例4等客觀描述慘狀者,雖合本義,然在文明社會中當慎用,以免淪為感官刺激。此中分寸,正是語言倫理之要義。

要之,"肝腦塗地"作為活的文化化石,既承載着中華民族對忠義精神的崇尚,也凝結着古人"慎戰""恤民"的政治智慧。其語義流變過程,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傳統文化中"文質彬彬"的語言美學與"敬天愛人"的倫理追求。今人用之,當知其源流,明其義理,方不負先人鑄就此語之深心。
龍坊令 發表於 2025-7-25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肝腦塗地"的忠義精神與歷史流變】

"肝腦塗地"一詞,典出【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其語義流變實為考察中國傳統忠義觀念的重要標本。本文擬從訓詁、歷史、倫理三個維度解析此成語的深層意蘊。

一、訓詁考源
許慎【說文解字】釋"肝"為"木藏","腦"為"頭髓","塗"者"泥也"。原義確指戰亂中臟腑塗炭的慘狀,如【史記】所載"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的殘酷場景。然經婁敬說劉邦建都關中一事,此語漸生轉義。婁敬以"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警示定都洛陽之弊,實則將具體傷亡升華為社稷安危的象徵。

二、歷史語境
漢初定都之議,實關天下格局。群臣主洛陽者,多囿於封建舊制;而婁敬主張"據秦之固",頗具戰略眼光。其以"肝腦塗地"為諫,非徒言戰禍慘烈,更暗喻新興王朝當以長治久安為要。劉邦最終"即日駕,西都關中",正是領悟到此語蘊含的治國深意。

三、倫理升華
由具體傷亡到抽象奉獻,"肝腦塗地"的語義演變折射出儒家忠義觀的深化。【禮記·祭義】云"致身事君",諸葛亮【出師表】言"鞠躬盡瘁",皆與此成語精神相通。值得注意的是,此語褒義用法特重"在所不惜"的主觀意志,與單純描述慘狀的原始用法已判然有別。

今人用此成語,當辨明語境。若言"為理想肝腦塗地",是取精忠報國之義;若言"車禍現場肝腦塗地",則屬本義用法。一詞而兼具體與抽象、慘烈與崇高,正是漢語"言近旨遠"特性的生動體現。

要之,"肝腦塗地"的語義流變,實為華夏文明中"捨生取義"精神的語詞結晶。明乎此,方能真正領會【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的深刻辯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