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9|回復: 0

[人物簡介] 郭宪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10-1 19: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曹魏西平郡功曹:郭宪,是郭亭的后裔,在史上被封为关内侯

郭宪(?—220),古名郭寰,字幼简,凉州西平郡西都(今青海西宁)人,三国时曹魏西平郡功曹,封关内侯。其祖籍是代北定襄人,西汉时属太原郡。

历史概况

魏西平郡功曹。郭宪为其郡右姓,建安中为郡功曹,州辟不就,以仁笃为一郡所归。至十七年,韩遂失众,从羌中还,依宪。众人多欲取遂以徼功,而宪皆责怒之,言:“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遂拥护厚遇之。其后遂病死,而田乐、阳逵等就斩遂头,当送之。逵等欲条疏宪名,宪不肯在名中,言我尚不忍生图之,岂忍取死人以要功乎?逵等乃止。时太祖方攻汉中,在武都,而逵等送遂首到。太祖宿闻宪名,及视条疏,怪不在中,以问逵等,逵具以情对。太祖叹其志义,乃并表列与逵等并赐爵关内侯,由是名震陇右。黄初元年病亡。正始初,国家追嘉其事,复赐其子爵关内侯。

历史年表

汉建安中[公元一九六年-公元二二零年]

为郡功曹,州辟不就,以仁笃为一郡所归。

汉建安至十七年[公元二一二年]

韩遂失众,从羌中还,依宪。众人多欲取遂以徼功,而宪皆责怒之,言:“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遂拥护厚遇之。其后遂病死,而田乐、阳逵等就斩遂头,当送之。逵等欲条疏宪名,宪不肯在名中,言我尚不忍生图之,岂忍取死人以要功乎?逵等乃止。

时太祖方攻汉中,在武都,而逵等送遂首到。太祖宿闻宪名,及视条疏,怪不在中,以问逵等,逵具以情对。太祖叹其志义,乃并表列与逵等并赐爵关内侯,由是名震陇右。

魏黄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

病亡。

魏正始初[公元二四零年起]

国家追嘉其事,复赐其子爵关内侯。

江步 發表於 2025-5-17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郭宪之仁德与三国士人风骨》

郭宪(?—220),字幼简,凉州西平人,乃东汉名臣郭亭之后。其事迹虽散见于《三国志》注引《魏略》等断简残篇,然观其拒韩遂首级之功、辞关内侯之誉,足见汉魏之际士人"重义轻利"的卓然风骨,实可补正史之阙遗。

一、仁笃为本的处世之道
郭宪任西平郡功曹时,"州辟不就"(《魏略》),此非庸常之辞让,实乃深谙"为政以德"之要义。西平地处羌汉杂处之边陲,宪以"仁笃为一郡所归",恰合《论语》"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之旨。当韩遂兵败来投,"众人欲取遂以徼功"之际,宪厉声斥责:"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此语直承《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微言大义,较之同时期曹操"宁我负人"之语,更显先秦儒家遗风。

二、义不伐丧的春秋大节
韩遂病卒后,田乐等斩其首邀功,郭宪坚拒列名疏文,称:"岂忍取死人以要功乎?"此节与《春秋公羊传》"君子不厄人于险"的训诫遥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见疏文无宪名而"怪之",终"叹其志义"赐爵,此中暗含曹氏对名教规范的矛盾态度——既以权术驭下,又不得不表彰道德楷模以维系人心。宪之受封关内侯,实为乱世中道统与政统博弈的缩影。

三、陇右名士的文化基因
考郭氏"代北定襄"的祖源,可知其家族兼具边地豪强与儒学世家的双重特质。宪之行事,既有边郡人士的刚烈(责怒欲害韩遂者),又存士大夫的操守(拒不受不义之功)。这种特质使他在建安末年名震陇右,乃至二十年后朝廷犹"追嘉其事"。其子嗣续封关内侯,恰印证《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家族伦理。

郭宪生平虽简,然其"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的抉择,在汉魏易代之际的功利浪潮中,犹如砥柱中流。后世读史者,当于此等"小人物"事迹中,窥见华夏文明"杀身成仁"精神之不绝如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