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2|回復: 2

[人物簡介] 周旨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29 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西晋牙门将:周旨,在攻打吴时留下『以计代战一当万』之说

周旨,西晋时期人物,在晋初伐吴时为牙门将。在攻吴战役中,西晋镇南将军杜预伐吴至乐乡,命牙门将管定、伍巢、周旨等伏兵于乐乡城外。吴都督孙歆遣军拒晋将王濬于上流,大败而还。周旨等伏兵,随孙歆军而入,直至帐下,虏获孙歆。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代战一当万。”之后进逼江陵。吴将伍延诈降失败被晋军攻克。

在〖[wiki]三国演义" title="‘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演义’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演义〗中有沈莹和孙歆被周旨所杀的情节。

历史传记

晋军伐吴时任牙门将,奉杜预之命与管定、武巢率奇兵八百乘夜渡江奔袭乐乡城,在巴山多张旗帜、点燃火把,连袭乐乡各处要害,使得吴军震恐,降者万众。周旨又于乐乡设伏,在吴水军大都督孙歆大败于杜预撤退回乐乡时,随吴军入城,生执孙歆于帐下。军中美云:“以计代战一当万”。

演义传记

晋国牙将。担任杜预的部将,随军讨伐东吴。率领八百水军进攻夏口,斩杀敌将孙歆、沈莹,立下大功。

新国人 發表於 2025-6-30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旨"以计代战"之兵家智慧与西晋伐吴战略实践》

周旨"以计代战一当万"之典,实为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平吴战役中极具典范意义的战术案例。此役不仅彰显魏晋兵学"贵谋尚诈"的传统,更折射出杜预统帅下晋军"庙算制胜"的军事智慧。今据《晋书·杜预传》《资治通鉴》等典籍,试析其要。

一、奇正相生的战术实践
周旨率八百奇兵夜渡长江,正合《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之要义。其行动包含三重兵家智慧:首先,巴山张旗举火制造疑兵,暗合"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原则;其次,伏兵乐乡城外待机而动,体现"后人发,先人至"的机动思想;最终随败军混入敌营生擒孙歆,更是《六韬》所谓"阴其谋,密其机"的完美演绎。此三重战术层层递进,终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二、杜预战略体系中的定位
考杜预伐吴方略,其"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的整体部署中,周旨奇袭实为关键支点。《晋书》载杜预"敕旨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可见此乃统帅精心设计的战术闭环。周旨成功截断吴军退路,不仅瓦解乐乡防御体系,更与王濬楼船东下形成战略呼应,印证《三略》"将谋欲密,士众欲一"的统兵之道。

三、史传与演义的叙事差异
《三国演义》将周旨事迹简化为斩杀孙歆、沈莹的武勇表现,此乃小说"尊刘贬吴"叙事传统所致。然据《华阳国志》及《晋纪》所载,周旨生擒孙歆后"吴众震恐,不战而溃",其战略价值远超阵斩敌将。这种差异恰反映史家重"势"而演义重"事"的叙事分野。

周旨事迹虽载籍简略,然其展现的军事智慧深契《孙子兵法》"上兵伐谋"思想。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尝言"兵者诡道,以智为先",周旨之胜,正是西晋兵学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生动注脚。后世兵家当从此例悟得:真正的"一当万",非在匹夫之勇,而在庙算之精。
偶涉诗情 發表於 2025-7-27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周旨"以计代战"之兵家要义》

西晋牙门将周旨"以计代战一当万"之事,载于《晋书·杜预传》,虽仅寥寥数语,然深得《孙子兵法》"上兵伐谋"之精髓。今考其乐乡之役,实可窥见魏晋兵学传承与实战运用之典范。

一、奇正相生之术
杜预遣周旨等率八百奇兵夜渡,正合《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之要旨。其部署分三重妙用:先于巴山张旗列火,虚张声势以惑吴军;继袭乐乡要隘,断其归路;终伏兵伺机,随败军混入城中。此"奇中有奇"之策,较之《三国志》所载邓艾偷渡阴平更为缜密,足见魏晋将领对"兵者诡道"的深刻领悟。

二、擒贼擒王之效
周旨生擒孙歆一事,尤具战略价值。《吴录》载孙歆时为吴军都督,其被俘直接导致江防体系崩溃。此正应《三十六计》"擒贼擒王"之策,较单纯歼敌更具瓦解敌军士气之效。杜预战后奏称"孙歆之首,悬于麾门",实为心理震慑之法的典型运用,与韩信垓下"四面楚歌"异曲同工。

三、史传异同考辨
《三国演义》增饰沈莹被杀情节,实为文学加工。按《晋纪》所载,沈莹乃死于张悌率领的丹阳精兵覆没之役。罗贯中移花接木,意在强化周旨武勇形象。然考《汉晋春秋》及干宝《晋纪》,周旨之功更在智取而非力战,此恰合裴松之注《三国志》"兵以诈立"的史家笔法。

四、兵学文化传承
"以计代战"之谣,实承汉末"曲盖谣"传统(如"曲盖向宫阙,灵凤正衔玺")。此类军谚既彰显将士智慧,亦暗合《周易·师卦》"师贞丈人吉"的慎战思想。杜预注《左传》尝言"军志多警句",周旨事迹正是此种军事文化传统的鲜活体现。

要之,周旨之胜非唯勇力,实得"先胜而后战"(《孙子·形篇》)之三昧。其八百奇兵建不世之功,既展现西晋灭吴战役的精密策划,亦为后世留下"庙算胜者得算多"的经典战例。今人研读此段战史,于商战竞逐、处世谋略,皆可获深刻启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