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0|回復: 0

[人物簡介] 胡综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9-27 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吴官员:胡综,字伟则,其擅作辞赋,为孙权所写诰文等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自幼丧父,母亲带他到江东避难。孙策领会稽太守时,胡综十四岁,当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孙策遇刺逝世后,孙权任讨虏将军,任命胡综为金曹从事,并跟随讨伐黄祖,拜鄂长。孙权任车骑将军时,驻京口,征召胡综任书部,与是仪和徐详共掌军政机要事物。刘备兵发白帝城,孙权因现有兵力很少,派胡综到各县挑选得六千人,于是设立两部解烦兵,胡综与徐详为左右部督。

后来,东吴将领晋宗叛吴降魏,魏国任命晋宗为蕲春太守,多次侵扰长江边的城镇。孙权任命胡综和贺齐袭击晋宗,最后生擒晋宗,胡综加官建武中郎将。孙权封吴王时,封胡综为亭侯,曾与周鲂讨伐作乱的将领彭绮。孙权称帝后,迁都建业,任命胡综为侍中,进封都乡侯,与徐详兼左右领军。后来又拜偏将军,兼任左执法,领辞颂。嘉禾元年(232年),辽东公孙渊向东吴称降,孙权主张接纳,辅吴将军张昭大力反对,孙权大怒,胡综等帮助他们二人和解。

胡综生性嗜酒,酒后就欢呼纵情,有时推杯换盏,扑打身边人。孙权爱惜其才不忍责怪。

自孙权接手江东后,很多诰文、策封任命文书和致邻国的书函都是出自胡综之手。胡综曾建议制定律例,规定地方官擅离职守回家奔丧者处死。

赤乌六年(243年)逝世。儿子胡冲继承爵位。胡冲性情平和有文才,天纪年间任中书令。

历史传记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将避难江东。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权为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刘备下白帝,权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详领左部、综领右部督。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魏拜权为吴王,封综、仪、详皆为亭侯。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举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贼曰:“乾坤肇立,三才是生。狼弧垂象,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高辛诛共,舜征有苗,启有甘师,汤有鸣条。周之牧野,汉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绪。明明大吴,实天生德,神武是经,惟皇之极。乃自在昔,黄、虞是祖,越历五代,继世在下。应期受命,发迹南土,将恢大繇,革我区夏。乃律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太常,桀然特立,六军所望。仙人在上,鉴观四方,神实使之,为国休祥。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暗谟若神,可谓秘奇。在昔周室,赤乌衔书,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合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蜀闻权践阼,遣使重申前好。综为盟文,文义甚美,语在〖权传〗。

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质为作降文三条:其一曰:“天纲弛绝,四海分崩,群生憔悴,士人播越,兵寇所加,邑无居民,风尘烟火,往往而处。自三代以来,大乱之极,未有若今时者也。臣质志薄,处时无方,系于土壤,不能翻飞,遂为曹氏执事戎役。远处河朔,天衢隔绝,虽望风慕义,思托大命,愧无因缘,得展其志。每往来者,窃听风化,伏知陛下齐德乾坤,同明日月,神武之姿,受之自然。敷演皇极,流化万里,自江以南,户受覆焘。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今年六月末,奉闻吉日,龙兴践阼,恢弘大繇,整理天纲,将使遗民,睹见定主。营武王伐殷,殷氏倒戈;高祖诛项,四面楚歌。方之今日,未足以喻。臣质不胜吴天至愿,谨遣所亲同郡黄定恭行奉表,及托降叛,间关求达,其欲所陈,载列于左。”

其二曰:“昔伊尹去夏人商,陈平委楚归汉,书功竹帛,遗名陵后世,世主不谓之背诞者,以为知天命也。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托群臣,内如骨肉,恩义绸缪,有合无离,遂受偏方之任,总河北之军。当此之时,志望高大,永与曹氏同死惧生。惟恐功之不建,事之不成耳。及曹氏之亡,后嗣继位,幼冲统政,谗言弥兴。同侪者以势相害,异趣者得间其言,而臣受性简略,素不下人,视彼数子,意实迫之,此亦臣之过也。遂为邪议所见构会,招至猜疑,诬臣欲叛。虽识真者保明其心,世乱谗胜,余嫌犹在,常惧一旦横受无辜,忧心孔疚,如覆冰炭。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于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昔遣魏郡周光以贾贩为名,托叛南诣,宣达密计。时以仓卒,未敢便有章表,使光口传而已。

以为天下大归可见,天意所在,非吴复谁?此方之民,思为臣妾,延颈举踵,惟恐兵来之迟耳。若使圣恩少加信纳,当以河北承望王师,疑心赤实,天日是鉴。而光去经年,不闻咳唾,未审此意竟得达不?瞻望长叹,日月以几,鲁望高子,何足以喻!又臣今日见待稍薄,苍蝇之声,绵绵不绝,必受此祸,迟速事耳。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质贯穿仁义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谓光所传,多虚少实,或谓比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质构谗见疑,恐受大害也。且臣质着有罪之日,自当奔赴鼎镬,束身待罪,此盖人臣之宜也。今日无罪,横见谮毁,将有商鞅白起之祸。寻惟事势,去亦直也。死而弗义,不去何为!乐毅之出,吴起之走,君子伤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愿陛下推古况今,不疑怪于臣质也。又念人臣获罪,当如伍员奉己自效,不当绕幸因事为利。然今与古,厥势不同,南北悠远。江湖隔绝,自不举事,何得济免!是以忘志士之节,而思立功之义也之也。且臣质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乱,柄夺于臣,诸将专威于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虚,纲纪毁废,上下并昬,想前后数得降叛,具闻此问,兼弱攻昧,宜应天时,此实陛下进取之秋。是以区区敢献其计。今若内兵淮、泗,据有下邳,荆、扬二州,闻声响应,臣从河北席眷而南,形势一连,根牙永固。关西之兵系于所卫,青、徐二州不敢彻守,许,洛余兵众不满万,谁能来东与陛下争者?此城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及臣所在,既自多马,加以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时,驱马来出,隐度今者,可得三千余匹。陛下出军,当投此时,多将骑士来就马耳。

此皆先定所一二知。凡两军不能相究虚实,今此间实羸,易可克定,陛下举动,应者必多。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下令臣质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若不见纳,此亦天也。

愿陛下思之,不复多陈。“

其三曰:“昔远子舍袁就曹,规画计较,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于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愿陛下思之。间闻界上将阎浮、赵楫欲归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今臣款款,远授其命,若复怀疑,不时举动,令臣孤绝,受此厚祸,即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复托命陛下矣,愿陛下思之。皇天后土,实闻其言。”此文既流行,而质已人为侍中矣。

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

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北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徽言妙旨,不得上达。于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综时侍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弥衡。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后蕃谋叛,事觉伏诛,晋见责自杀。据禁止,历时乃解。拜综偏将军,兼左执法,领辞讼。辽东之事,辅吴将军张昭以谏权言辞切至,权亦大怒,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有力焉。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初以内外多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断,赤乌六年卒,子冲嗣。冲平和有文干,天纪中为中书令。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

历史评价

①〖[wiki]三国志·是仪胡综传" title="‘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国" title="‘[wiki]三国’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国志·是仪胡综传〗:“胡综,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综文采才用,见信任,辟之广夏,其榱椽之佐乎!②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作品欣赏

黄龙大牙赋〗:

乾坤肇立,三才是生。狼孤垂象,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高辛诛共,舜征有苗。启有甘师,汤有鸣条。周之牧野,汉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绪。明明大吴,实天生德。神武是经,惟皇之极。乃自在昔,黄、虞是祖。越历五代,继世在下。应期受命,发迹南土。将恢大繇,革我区夏。乃律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太常。桀然特立,六军所望。仙人在上,鉴观四方。神实使之,为国休祥。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暗谟若神,可谓秘奇。在昔周室,赤鸟衔书。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合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吴志·胡综传〗。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云云。〖艺文类聚〗六十以“黄武八年”一段为赋之本文,盖即此赋之序也。然不应直称权名,疑史家改窜。又见〖初学记〗二十二。)

性格特征

黄龙二年(230年),青州人隐蕃归附东吴,孙权问胡综隐蕃才能如何,胡综说:“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孙权又问可他当什么官职,胡综说:“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孙权于是任命他为廷尉监,但朱据和郝普则认为隐蕃是能辅佐国家的贤才。后来隐蕃谋叛被杀。

徐始 發表於 2025-7-24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胡伟则事略考述及其文学政事之成就》

胡综(183-243),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东吴重臣。其人兼资文武,既娴辞章,复通军略,实为孙权政权中不可多得之才。今就其生平事迹与历史贡献,略作考述。

一、早年际遇与政治发轫
胡氏少孤,随母避乱江东,此际遇与张昭、诸葛瑾等北士南迁者颇类。年十四为门下循行,得与孙权同窗共读,此段经历奠定其日后政治根基。建安五年孙策薨,孙权继位即授金曹从事,可见早年已得信任。其从征黄祖、拜鄂长等事,皆显其军政兼通之才。

二、解烦兵建制与军事功绩
夷陵之战前夕,胡综"料诸县得六千人"组建解烦兵,此实为东吴特种部队之雏形。《三国志》载其与徐详"俱典军国密事",足见中枢地位。生擒叛将晋宗一役,尤显其"轻行掩袭"的战术素养,建武中郎将之加官实至名归。

三、文书制作与制度建设
胡综最著者,当推其文书制作之才。孙权时期重要诰令、外交文书多出其手,其文风当承袭汉末章奏传统而具江东特色。所议"官吏奔丧处死"之律,虽显严苛,然观其《黄龙大牙赋》"乾坤肇立"之句,又见其深谙礼制精髓。这种法制与礼制的双重实践,正是汉魏之际政治文化转型的典型体现。

四、性格特质与历史评价
史载其"嗜酒欢呼"而不被责罚,此非仅因孙权容人,实因其"欢而不乱"的处世智慧。观其调解张昭与孙权之争,可知其善于斡旋。其子胡冲任中书令,家学渊源可见一斑。

胡综历仕孙氏三代,从讨虏将军府僚属至吴帝侍中,其仕途轨迹恰与东吴政权发展同步。陈寿评其"文采足用,武略可称",诚为的论。今考建业出土吴简中犹见其署名文书,斯人虽逝,墨迹长存,足为三国文史研究之重要实物佐证。
杨可 發表於 2025-7-30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胡伟则事略考述及其文学政事之成就》

胡综(183-243),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乃东吴文翰之宗匠,政事之肱股。其生平事功,既见《三国志·吴书》本传,复散见于裴注诸籍,今据史传文献,考述其要。

一、早年际遇与仕途进阶
综少罹孤露,随母南渡,此际中原板荡,士人南迁者众。其十四岁为门下循行,实承汉末掾属旧制。按《宋书·百官志》,循行乃郡国属吏,位次书佐,掌文书巡查。而综以童龄膺此职,足见器宇早成。及孙权统事,首授金曹从事,此职典货币盐铁,属要冲之任。后历鄂长、书部,终典军国密事,其迁转轨迹,正与孙权政权建制同步。

二、军政建树之要端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东出,综立解烦兵,此乃吴制特殊兵种。《历代兵制》谓:"解烦者,应急之师,盖仿汉之越骑。"其建制之速,足见综吏才之敏。黄武二年(223),与贺齐擒晋宗一役,《资治通鉴》特书"轻行掩袭",可见其用兵之奇。至若领左执法、参订律令,其"擅离职守者死"之议,实开后世"夺情"制度先声,王夫之《读通鉴论》称此"得忠孝权衡之要"。

三、文翰造诣与政治协调
综之文采,尤见于《黄龙大牙赋》。此赋存《吴书》本传,其辞曰:"狼弧垂象,实惟兵精",熔铸《周礼》"观象制器"之说与兵家韬钤,句式整饬而气韵雄浑。陆机《文赋》所谓"铭勋庸而允集",正此之谓。至若调和张昭与孙权之争,《江表传》载其"执礼而谏,喻以利害",终使"君臣如初",此其政治智慧之彰显。

四、性情癖好与历史评价
综之嗜酒放达,实承汉末名士遗风。裴松之注引《吴录》云:"每大醉,辄搏左右,权念其功,赐以醒酒石。"此种君臣相得,颇类魏之郭嘉故事。陈寿评其"文采足用,政事明练",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独推其为"孙吴第一文笔",盖因其诰策书檄,实开陆逊、诸葛恪之先河。

综观胡伟则一生,处鼎革之际而能文章政事兼擅,其律令之议见法家之严,酒酣之态得道家之放,调和鼎鼐具儒家之智,可谓三国官僚之典型。今人考其行事,不仅可见孙吴制度之雏形,更可窥建安文风南渐之轨迹。其子胡冲克绍箕裘,天纪间执掌中书,亦可谓世载其美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