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0|回覆: 2

[人物簡介] 殷純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27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漢官員:殷純,任大司馬屬等職,曾勸劉備稱帝

殷純(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劉備謀士殷觀之子。曾任太尉、大司馬屬等職。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的消息傳到蜀中,殷純、張裔等人進言勸劉備也稱帝。

韓帥形 發表於 2025-4-22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蜀漢勸進名臣殷純事略考】

殷純者,三國蜀漢之重臣也。其父殷觀,乃先主劉備早期謀士,建安初年曾獻"拒吳自領"之策,使劉備免於受制東吳,足見殷氏父子兩代皆具經世之才。純承家學,仕於蜀漢,官至大司馬屬,位列樞要,實爲季漢政權中不可忽視之文臣。

考其生平,最著者莫過於章武元年(221年)勸進之事。時曹丕篡漢自立,漢祚傾頹,蜀中群臣以天命攸歸,共推劉備繼統。殷純與張裔、黃權等聯名上表,其文雖佚,然據【三國志·先主傳】所載"群下勸先主稱尊號"之語,可知純等必援引讖緯符命,以"漢室宗親"之名,證劉備繼統之合法性。此舉非徒迎合,實有維繫漢統之深意——當是時也,若蜀漢不立帝號,則天下更無抗曹魏之旗幟,此誠諸葛亮"漢賊不兩立"之戰略體現。

細究殷純官職,"大司馬屬"乃大將軍府重要屬官,掌參謀軍事、文書機要。劉備稱帝前授此職,顯見對其器重。而【華陽國志】載其曾任太尉屬,二者皆屬"三公"幕僚體系,足證純嫻熟朝章國典,此正勸進表文所需之才學。其父殷觀曾任別駕,純之仕途,可謂克紹箕裘。

惜乎蜀漢史料散佚,殷純事跡多湮沒不彰。然以勸進一事觀之,其政治立場當屬"益州士人"中擁劉派代表。彼時蜀地新舊勢力角力,純能居要職、參大議,可見劉備政權對本土賢才之倚重。後世常聚焦於諸葛亮、法正等重臣,而殷純此類中層文臣,實爲維繫政權運轉之關鍵。

唐人劉知幾【史通】有云:"賢士居世,庸行多而奇節少。"殷純之歷史意義,恰在其代表了一批未載於青史卻支撐季漢政權的實務之臣。其勸進非爲邀寵,實乃士人對"正閏"秩序之堅守,此中微旨,正是三國士人精神世界之寫照。

(全文計798字)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9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蜀漢勸進之臣殷純事略考】
(文/國學研究者)

殷純者,三國蜀漢之重臣也。其人事跡雖散見於史冊斷簡,然觀其勸進之舉,足見其於季漢政權中之特殊地位。今據【三國志】及裴注所引諸書,略考其生平要義。

一、家世淵源與仕宦經歷
殷純乃劉備謀士殷觀之子,此家學淵源頗值玩味。殷觀早年獻策"拒吳借道"之謀(見【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助劉備取益州,可知殷氏父子俱有籌策之才。純承父業,歷職太尉屬、大司馬屬,此二職皆屬三公府重要僚屬,掌文書參謀之任。按漢制,大司馬屬秩比千石,位列諸曹掾之首,足見劉備對其器重。

二、勸進稱帝之歷史語境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篡漢,此實爲蜀漢政權合法性之重大危機。時諸葛亮、許靖等重臣雖主繼統,然首倡勸進者實爲殷純、張裔等中層官吏。此中深意有三:其一,純等身爲府屬,需率先表態以定群僚之心;其二,其父殷觀有定策之功,子承父志合乎情理;其三,蜀中舊臣需與新附荊楚士人共襄此舉,以示政治團結。

三、政治作爲之歷史意義
殷純勸進非徒禮儀之舉,實關乎蜀漢立國根本。其進言時強調"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華陽國志·劉先主志】),將劉備稱帝與延續漢祚直接關聯。此論既化解"僭越"之嫌,又確立"紹漢"之統,爲諸葛亮【正議】篇中"漢賊不兩立"說張本。惜陳壽【三國志】未爲殷純立傳,致其事跡湮沒,然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先主朝臣奏議,猶可見其名諱。

餘論
蜀漢群臣勸進表所列百二十人中,殷純位列前茅,此非偶然。觀季漢開國之際,如純這般兼具家學傳承與現實事功之臣,實爲連接劉璋舊部與劉備新附之紐帶。其人在蜀漢政治光譜中,恰處於"益州本土勢力"與"荊襄集團"之交集,此或可解釋其雖居要職而史載寥寥之現象。後世讀史者,當於此等關節處細察深味。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