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35|回復: 0

[成语典故] 有恃无恐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17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恃无恐〗相关人物

展喜,“和圣”柳下惠的弟弟,春秋鲁大夫。春秋时期,齐国齐孝公想要称霸天下,他乘鲁国发生饥馑的时候,于鲁僖公二十六年串师侵犯鲁国北部边疆。强敌压境,鲁僖公派展喜以犒师为名,让他设法却退齐师。

〖有恃无恐〗涵义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有恃无恐〗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有恃无恐〗辨析

〖有恃无恐〗读音:yǒu shì wú kǒng

〖有恃无恐〗近义词:有备无患、仗势欺人、狗仗人势、有恃毋恐

〖有恃无恐〗反义词:胆小怕事

〖有恃无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有恃无恐〗造句

1、别以为家里有钱,有恃无恐,就可以无所事事。

2、但这些败诉并未给360带来冲击,相反,较低的赔偿额度助长了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让360变得越发有恃无恐

3、美国政府凭借自己国家的军事优势,对所有国家的指责和发难都有恃无恐

4、不管他出什么招数,我们都已有妥善的因应办法,所以有恃无恐

5、萨科齐有恃无恐地在最近的政府改组中撤换了教育部长和高等教育部长,并誓言推进改革。

6、乔丹根本没有把这些人看在眼里,他有恃无恐,今日凡是受电脑保护的人,连带地也要受电脑节制。

7、还不是靠着他爹的势力,否则他敢如此有恃无恐地胡作非为吗?

8、他那狐假虎威,有恃无恐的样子,让人看了就生气!

9、不像平常那样有恃无恐的样子,盖恩斯与这个人交谈时带有尊重的态度。

10、手握核武器让金正日有恃无恐,认定他可以恣意挑衅而无人奈他何。而结盟国家对此次沉舰事件的反应也许证明他是正确的。

〖有恃无恐〗成语典故:

春秋时,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齐孝公继承了王位。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乘人之危,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鲁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带着牛羊、酒食去稿劳齐军。

这时,齐孝公的军队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到了齐孝公。展喜对齐孝公说;“我们鲁国的君王听说大王亲自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你们鲁国人感到害伯了吗?”齐孝公傲慢他说。

展喜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说:“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们鲁国的国君和大臣们却一点也不害怕。”’

齐孝公听了,轻蔑他说:“你们鲁国国库空虚,老百姓家中缺粮,地里没有庄稼,连青草也看不到,你们凭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说:“我们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遗命。当初,我们鲁国的祖先周公和齐国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协力地辅助成王,废寝忘食地治理国事,终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对他俩十分感激,让他俩立下盟誓,告诫后代的子子孙孙,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友好,大王您怎么会贸然废弃祖先盟约,进攻我们鲁国呢?我们正是依仗着这一点,才不害怕。”齐孝公听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讨伐的念头,班师回国了。

〖有恃无恐文言文〗: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磐,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有恃无恐白话文〗:

夏天,齐孝公领兵攻打我国北部边境。……

鲁僖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展喜就出境去跟着齐孝公, 对他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 “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地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借什么不害怕?”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大公的旧职。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我们敝国因此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丢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对先君交待 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于是齐孝公就领兵回国了。

〖有恃无恐〗成语接龙:

有恃无恐→恐后争先→先见之明→明明赫赫→赫赫巍巍→巍巍荡荡→荡析离居→居轴处中→中风狂走→走投无路→路不拾遗→遗芳余烈→烈士徇名→名同实异→异乎寻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迎缕解→解甲休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问难→难以置信→信而有征→征名责实→实蕃有徒→徒子徒孙→孙康映雪→雪飘如絮→絮果兰因→因利乘便→便还就孤→孤注一掷→掷地赋声→声振林木→木坏山颓→颓垣败壁→壁垒森严→严于律己→己溺己饥→饥不遑食→食生不化→化腐成奇→奇光异彩→彩衣娱亲→亲仁善邻→邻女窥墙→墙头马上→上楼去梯→梯愚入圣→圣经贤传→传风搧火→火上添油→油光水滑→滑泥扬波→波属云委→委过于人→人微言贱→贱入贵出→出师不利→利时及物→物尽其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难掉→掉舌鼓唇→唇竭齿寒→寒毛卓竖→竖子成名→名从主人→人不聊生→生而知之→之死靡二→二八佳人→人才出众→众目共视→视险如夷→夷齐让国→国耳忘家

 
叶佃建 發表於 2025-7-12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有恃无恐"的礼治内涵与政治智慧》

"有恃无恐"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其深层意蕴实为春秋时期礼治文明的生动体现。展喜犒师之事,非单纯的外交辞令,实乃周礼"柔远人"政治智慧的典范。考《周礼·秋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之训,展喜所谓"恃先王之命"的应对,正是以礼制为依托的文明威慑。

细绎文本,"室如悬罄,野无青草"的设问,暗合《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的治国理念。展喜以"周公、太公之命祀"为辞,实则是以宗法制度下的共同信仰消解武力冲突,此即《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具体实践。齐孝公闻之而退兵,非畏鲁之武力,实惧背弃盟约的礼法谴责。

此典故揭示的"恃",在春秋语境中含三重维度:其一为制度之恃,即宗法分封的契约精神;其二为道义之恃,乃"兴灭继绝"的周礼准则;其三为文化之恃,系共享的礼乐文明记忆。这与后世单纯依仗权势的"有恃无恐"有本质区别。孔子赞柳下惠"言中伦、行中虑",展喜之辩正得其兄遗风。

今人用此成语,当知古人"恃"之真义不在强权,而在文明共识。若解为单纯仗势欺人,则失却先秦士大夫"以礼止战"的文化本怀。观当代国际关系,所谓"核威慑"之恃,较之周代"束牲载书"的盟誓之恃,其文明厚度岂可同日而语?

故"有恃无恐"之要义,当以《周易》"履信思乎顺"解之。真正的"不恐",源于对文明秩序的坚守,非特权势之凭依也。明乎此,方得此成语之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