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6|回復: 1

[成语典故] 锲而不舍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9-15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锲而不舍〗相关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锲而不舍〗涵义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而不舍〗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辨析

〖锲而不舍〗读音:qiè ér bù shě

〖锲而不舍〗近义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始终不渝

〖锲而不舍〗反义词: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锲而不舍〗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锲而不舍〗造句

1、不应当急于求成,应当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时间会成全一切。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2、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饶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3、每个人的梦想都是那么美好远大,但是,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带着自己七彩的梦想,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地度过了一生。殊不知,要实现梦想就要付诸行动,实现梦想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果断地付诸行动。

4、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5、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6、永不放弃是人生要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能够坚持,锲而不舍,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的。

7、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8、对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会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他会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地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坚定地前进!

9、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展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10、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锲而不舍〗成语典故:

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劝学〗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其中“镂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

在哲学思想方面,荀子认为自然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反对天命,不迷信鬼神,认为人定胜天;还主张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促使万物发展。在教育方面,他写过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劝学〗,来阐明他的教育思想。〖劝学〗中记述了他在教育、学习方面的很多理论,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比如,他认为人接受教育,努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在〖劝学〗中,荀子还用镂刻金石来说明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人就是根据这里锲而不舍的意思总结出了这句成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人们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锲而不舍文言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锲而不舍白话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因而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思想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实际上有八只脚)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锲而不舍〗成语接龙:

锲而不舍→舍命之交→交臂相失→失魂丧胆→胆粗气壮→壮气凌云→云英未嫁→嫁犬逐犬→犬牙交错→错落高下→下塞上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上君子→子孝父慈→慈明无双→双瞳剪水→水木清华→华不再扬→扬眉吐气→气吞牛斗→斗霜傲雪→雪月风花→花好月圆→圆凿方枘→枘圆凿方→方寸已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梅子鹤→鹤立鸡群→群起效尤→尤云殢雨→雨丝风片→片鳞碎甲→甲冠天下→下乔迁谷→谷父蚕母→母难之日→日已三竿→竿头一步→步履维艰→艰难曲折→折戟沉沙→沙鸥翔集→集思广议→议论风发→发号出令→令人切齿→齿颊生香→香象絶流→流离失所→所见所闻→闻风响应→应答如响→响彻云表→表里如一→一无所长→长久之计→计日可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头过身→身手敏捷→捷足先得→得天独厚→厚貌深辞→辞尊居卑→卑宫菲食→食少事繁→繁征博引→引领而望→望影揣情→情凄意切→切切在心→心直口快→快步流星→星飞电急→急竹繁丝→丝丝入扣

〖锲而不舍〗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没有恒心,连棵树都砍不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恒心,连金子都可磨。

2、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专心致志地去做就没有不成功。

3、毅力和决心是人生成功路上至关重要的。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爱美丽 發表於 2025-4-22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锲而不舍"的实践智慧与当代价值》

荀子在《劝学》中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揭示的治学之道,实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精神密码。此八字箴言,既含器物层面的雕琢技艺,更蕴藏君子进德修业的根本法则。

从文字训诂考之,"锲"字从金,本指金属刻刀,引申为精微的雕琢功夫;"舍"字从手从余,甲骨文象手弃余物之形。二字相对,构成动静相生的哲学意象。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虽学术主张各异,但对"持恒"的推崇却高度一致。孔子言"譬如为山",老子谓"慎终如始",与荀子此说形成精神共鸣,共同构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实践层面,"锲而不舍"包含三重进阶:其一为"择善固执"的认知定力,面对纷纭现象能把握本质;其二为"循序渐进"的方法智慧,如《中庸》所言"行远必自迩";其三为"终始如一"的意志品质,恰似《周易》"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明代王阳明龙场悟道,三年格竹虽暂败,终成心学体系,正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当代社会信息爆炸,更需重拾这种传统智慧。钱学森归国后二十年如一日构建航天体系,屠呦呦团队数百次实验提取青蒿素,皆延续着"金石可镂"的精神谱系。这种坚持不是机械重复,而是如庄子"庖丁解牛"般的技艺精进,在持续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

《尚书》有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锲而不舍"的现代意义,在于矫正功利时代的浮躁心态。当我们面对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乃至人生追求时,当记荀子之诫:朽木之折,非一日之力;金石之镂,在持续之功。唯有持守此心,方能在时代洪流中成就真正的事业。
非我族类 發表於 2025-4-23 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锲而不舍"的实践智慧与当代价值

"锲而不舍"一词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此语以雕刻为喻,道出了持之以恒的深刻哲理。朽木虽软,若半途而废则难断;金石虽坚,持续用力终可雕刻。荀子在此不仅提出了一个学习方法,更揭示了一种生命态度与处世哲学。

从文字学角度考察,"锲"从"金"部,本指金属雕刻工具,后引申为刻镂动作;"舍"字甲骨文象房屋之形,此处取其"停止、放弃"之意。二字组合,生动展现了持续用力的动态过程。这种构词方式本身就蕴含着行动哲学——价值产生于持续不断的实践之中。

在先秦思想谱系中,荀子的"锲而不舍"与孔子的"学而不厌"、孟子的"掘井九轫"形成呼应,共同构成了儒家重实践、尚坚持的为学传统。但与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不同,荀子更注重后天积累,他认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种渐变观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历史长河中,"锲而不舍"的典范不胜枚举。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自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终成《本草纲目》。这些成就无不印证了荀子的智慧:伟大事业的完成,不在于初始的激情,而在于持续的坚持。

当代社会信息过载、选择泛滥,人们常陷入"开始很多,坚持很少"的困境。重提"锲而不舍"具有特殊意义:其一,它是对速成文化的反拨,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需要时间沉淀;其二,它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整合之道,通过持续专注实现知识的内化;其三,这种精神能帮助我们在多变环境中保持定力,避免随波逐流。

实践"锲而不舍"需把握三个要义:明确目标,如滴水穿石需专注一点;分解过程,将远大理想化为每日功课;建立反馈,在持续行动中不断调整。正如朱熹所言:"为学须是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可也。"

在这个崇尚即时满足的时代,"锲而不舍"的古老智慧依然闪耀着光芒。它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瞬间的绚烂,而在于持续的燃烧;成功的真谛不在于幸运的降临,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当我们以金石可镂的信念对待事业与人生,平凡的生命也能雕刻出非凡的图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