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256|回復: 1

[中医理论] 〖内经〗七损八益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6-18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一直以来,七损八益被认为是中医房中术的内容,是中医性保健理论,其实不然,七损八益是洛书这一文化之源在〖内经〗理论中具体运用的体现,是指自然界一年四时阴阳消长规律的科学内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自从唐初杨上善依据该段『阳胜』『阴胜』病机的临床表现解释『七损八益』之后,历代医家对此有近十种不同的看法。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天下至道谈〗文献中分别有『七损』和『八益』的性保健内容公之于众至今,人们便以此作为标准解释,即使现行的〖内经讲义〗或者〖内经选读〗,甚至研究生使用〖内经〗教材莫不遵循于此。但是在学习或讲授时总觉得运用『性保健』内容解释『七损八益』存在着既不能指导耄耋老人的养生、更不能用以指导青少年养生的严重缺陷。显然,此前对此的种种解释皆未及根本。

    『七损八益』是『洛书』这一文化之源在〖内经〗理论中的具体运用的体现。

    『洛书』之数的布阵,是在太阳为天文背景下建立的以时间、空间、序列、节律为基本要素的科学模型,是史前古人以图的方式所构建的古老十月太阳历。这个模型自其建立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着〖内经〗理论的建构。就『时间』概念而言,五个『奇数』分布在春夏秋冬以及长夏五季,四个『偶数』分布在『四维』。『奇数』为阳,自冬而春而夏而长夏而秋,其运行过程是1→3→9→5→7,就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一年阳气由渐盛(1→3→9)到渐衰(9→5→7)的消长过程。四个『偶数』为阴,其布阵表达了一年阴气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由盛而衰(8→4→2),再由衰而渐盛(2→6→8)的消长过程。上半年阳长阴消,故为『阳』;下半年阳消阴长,故为『阴』。这是阴阳概念及其理论发生的天文历法背景。

    结合『洛书』在〖灵枢•九宫八风〗篇中的应用,就能清晰地表达『七损八益』是指自然界一年四时阴阳消长规律的科学内涵。『七』表达的是西方仓果宫兑卦位,时当秋分。『七损』正好表达此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规律。『八』表达的是东北方的天留宫艮卦位,时当立春。『八益』表达了此时阳气渐盛、阴气渐衰的规律。『七』『八』 是指不同时空区位的阴阳消长状态。如若结合〖素问•脉要精微论〗之『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的论述,可知『七损八益』表达的是自然界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盛衰变化规律。而『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是指掌握了四季阴阳消长规律,就能使人体的阴阳之气得以调理,就可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标。这也正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之四时顺势养生之意相合。

    可见,只要溯本求源,结合〖灵枢•九宫八风〗篇中的『洛书』之数布阵所表达的时空节律以及阴阳之理,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科学内涵。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4-22 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内经》"七损八益"本义探赜——兼论洛书数理与四时阴阳之关联

关于"七损八益"的诠释,历代医家聚讼纷纭。今观马王堆出土文献《天下至道谈》所载房中之术,虽与"七损""八益"名相偶合,然细究《素问》原文语境,实与房中养生无涉。愚以为当溯本求源,从洛书数理与四时阴阳消长规律中探求真义。

一、经文本义考辨
《阴阳应象大论》明言"调阴阳"之道,岐伯以"七损八益"对答,其文脉显系论述四时阴阳消长之理。杨上善《太素》注虽首开诠释先河,然将病机与养生混为一谈,已失经旨。考《内经》全书,凡言"损益"者,多指阴阳气化之消息,如《脉要精微论》"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即是明证。

二、洛书数理溯源
洛书九宫之数,实为上古十月太阳历之数理模型。其阳数1、3、5、7、9分布四方中央,阴数2、4、6、8居四隅,构成完整的时空坐标系。阳数运行自北1→东3→南9→中5→西7,恰合阳气"生→长→极→收→藏"之变;阴数自东北8→东南4→西南2→西北6,示阴气"始衰→极衰→始盛→转强"之化。此即《周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之奥义。

三、四时损益解诂
"七损"当释为:西方兑宫七数,时值秋分,阳气自极数九损至七,阴气始盛。《灵枢·九宫八风》谓"仓果之宫七",正应秋金肃杀之气。"八益"指东北艮宫八数,时当立春,阴气自极数六益至八,阳气初萌。此与《易·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的时空观完全吻合。

四、养生要义阐微
知此数理,则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非指房中补泻,实乃法天则地之大道。老者当效"七损"之理,秋收冬藏以固本元;少者宜循"八益"之道,春生夏长以畅气机。此即《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真谛。

要之,"七损八益"乃《内经》取象洛书,阐发四时阴阳消息的精密数理模型。后世囿于出土文献字面之似,强以房中术附会,实未达圣贤立言之本怀。明乎此,则《阴阳应象大论》"调此二者"之问,方得其正解。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