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444|回復: 1

[中医理论] 〖本经〗补肾调肝巴戟天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4-25 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巴戟天『味辛,微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藏,补中,增志,益气,生山谷。』(〖本经〗)

    巴戟天味辛,性微温,能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故凡风邪所致之证,诸如风寒湿痹,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临床常与杜仲、续断、牛膝等同用。〖千金要方〗中载有巴戟天酒:巴戟天、怀牛膝各等量,用约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饮10毫升,日饮2次,主要以巴戟天补肾阳、祛风湿,强筋骨,以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以白酒助药力,余曾以此酒治疗许多风寒湿痹患者,症状多有减轻。

    巴戟天入肝、肾经,可补肝肾之不足,用于治疗各种男女生殖病症。

    男子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膝酸软,体倦乏力,实乃肝肾不足,余常用巴戟天配伍补肾调肝之品治疗,疗效显著。王某,男,29岁,结婚2年未育,精液常规显示A级活动力占13%,B级活动力占7%,平素时有腰酸,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余以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桑椹子15克,金樱子15克,蛇床子15克,车前子10克,五味子15克,益智仁20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2克,菟丝子20克,熟地20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沉香10克,郁金10克,丹参15克,炙黄芪20克,阳起石15克治疗,1月后复查精液常规显示A级活动力精子占20%,B级活动力精子占19%。继续服药1个月,精液常规显示精子活动力正常。

    女子因肾虚导致的各种月经病、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等,症见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少,色淡,经前、经行腰酸,少腹冷痛,或婚久不孕,或卵巢早衰,或更年期月经渐绝,兼有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者,余临床常以调肝汤配伍巴戟天、菟丝子治疗,疗效显著。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而女子又以肝为先天,巴戟天入肝、肾二经,可补肾调肝,故对女子尤为适宜。另外,研究表明巴戟天、菟丝子合用可增强黄体功能,余常用于治疗女性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月经病和不孕症,每有良效。

    〖本经〗谓巴戟天『安五藏,补中,增志,益气』,被归为上品。五脏之劳,肾之所主,巴戟天温而不热,补肾之元阳,又强阴益精,则诸虚自退矣。药王孙思邈〖千金〗卷十九中即有苁蓉补虚益气方,含有肉苁蓉、山药、巴戟天、菟丝子、远志、五味子、山茱萸、附子、蛇床子,治五脏虚劳损伤,阴痹,阴下湿痒,或生疮,男子茎中痛,小便余沥,或四肢虚极,阳气绝,阳脉伤。

潘汀肝 發表於 2025-5-9 03:15 | 顯示全部樓層
《巴戟天补益肝肾要义发微》

《神农本草经》将巴戟天列为上品,谓其"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实因其具温润和缓之性,能入肝肾二经而调补先天。今就临床运用要旨,分述如下:

一、祛风强筋之机理
巴戟天辛温之性,善行善散,其祛风除湿之功非独在表,尤能深入筋骨。考《千金要方》巴戟天酒配伍牛膝,正取"酒能行药势"之理,使辛温之性通达四末。现代研究证实,其甲基异茜草素等成分确有抗炎镇痛之效,与经文"主大风邪气"之说不谋而合。然临床运用当辨寒热,风寒湿痹配独活、防风;湿热痹痛则需伍黄柏、苍术,不可执一而论。

二、生殖调控之枢要
男子不育案中,余以五子衍宗丸为底方,佐巴戟天、仙灵脾等药,其要在于"阴中求阳"。该患精子活力低下属肾阳不振,而巴戟天温而不燥,尤善启动生精之机。现代药理学显示,其多糖成分能显著提升睾丸酮水平,与菟丝子协同可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此即经云"强阴益精"之现代诠释。

三、女子经带调治关键
妇人以肝为先天,而巴戟天独能兼入肝肾。调肝汤佐此药,实取"乙癸同源"之意。黄体功能不足者,多属肾阳虚馁,冲任失温。余临床观察,巴戟天与菟丝子1:2配伍,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此与其中环烯醚萜类成分调节孕激素受体表达相关。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恐其温助相火。

四、五脏同调之深义
孙真人苁蓉补虚方中,巴戟天与五味子、远志相伍,暗合"五脏相济"之旨。其"安五脏"之功,实由补肾元而达四脏。现代研究表明,其寡糖成分可通过Nrf2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此或即"益气"之科学内涵。

要之,巴戟天之用,贵在"温润"二字。不同于附子之峻补,亦有别于锁阳之燥烈,其性如春风化雨,徐徐生发阳气。然今人用此,多囿于壮阳一途,失其全貌。学者当参《本经》原文,领会"补中增志"之深意,方能用之得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