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189|回覆: 2

[中醫理論] 【內經】『血枯』本意在男子為『不育』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4-25 13: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內經】『血枯』原非指女子經閉,其病機主要是肝腎兩傷,精、氣、血俱虛;其在女子表現為『月事衰少不來』,在男子則為『傷精』『精液衰乏』。

    •男子『傷精』『精液衰乏』,生殖之精化生無源或減少,表現為無子,即現在的男性不育症。

    血枯出於【素問·腹中論】:『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傷肝,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血枯』本意】

    王冰是醫學史上以注釋【素問】的第一人,其對於血枯的解釋是『夫醉則血脈盛,血脈盛則內熱,因而入房,髓液皆下,故腎中氣竭也。肝藏血以養人,脫血故肝傷也。然於丈夫則精液衰乏,女子則月事衰少而不來。』王冰關於血枯一病的註解,竊合【內經】之意。在女子則表現『月事衰少不來也』,然於男子則表現『精液衰乏』。可謂為血枯理解為女子閉經、崩漏疑誤正本清源。馬蒔、張志聰皆從王冰註解,馬蒔在【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曰:『……在丈夫則精液衰乏,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也。』張志聰在【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曰『……在女子則月事衰少不來矣……在男子則傷精……』可見,血枯並非專為女科而設,其在女子表現為『月事衰少不來』,在男子則為『傷精』『精液衰乏』。

【病因病機】

    血枯病之原因,張介賓云:『致此之由,其源有二:一則以少時有所大脫血,如胎產既多及崩淋吐衄之類皆是也。一則以醉後行房,血盛而熱,因而縱肆,則陰精盡泄,精去則氣去,顧中氣竭也。夫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不惟傷腎,而且傷肝,及至其久,則三陰俱虧。』年少時有大脫血,直接傷及血;夫血乃中焦水谷之汁,專精者行於經隧,為經脈之血,其流溢於中者,注於腎臟而為精;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大脫血則精氣血俱隨血脫。若醉入房中,指醉後行房,【內經】開篇云:『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因酒者大熱,能助火,一進入體內,先承者為肺,肺乃五臟華蓋,屬金性燥,而酒性喜升,肺氣必隨其上升,肺既受賊邪侵傷,便不能滋養腎水;又酒醉後行房,血盛而熱,氣血流溢,因而肆縱,而陰精盡泄。精去則無以化氣,『精者,氣之精者也』(【管子·內業】),精化氣,氣攝精,故精去氣亦竭衰。夫腎藏陰精,肝司陰器,房勞不惟傷腎,且傷肝。張氏認為血枯之病機主要是肝腎兩傷,精、氣、血俱虛。

【『血枯』在男子為不育】

    血枯在於男子表現為『傷精』『精液衰乏』,女子則為『月事衰少不來』。本文在此專論在男子的表現。血脫或醉入房中,致肝腎兩傷,精、氣、血俱虛,然其本為精,其根為腎。

    【素問·六節藏象論】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後天之精。腎所藏的先天之精是人體先天的基礎,它稟受於父母,充實於後天,從內容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生俱來的、有生命的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即所謂『人始生,先成精』(【靈樞·經脈】),以及『生之來,謂之精』(【靈樞·本神】)之『精』,故具有濡養、化血、化氣、化神等功能。二是指人類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質,即所謂『男女媾精,萬物化生』(【易經】),『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靈樞·決氣】)。可見,先天之精藏之於腎,並在人體出生之後,得到後天之精的充養,成為人體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質,故又名之曰『生殖之精』。又因『精血同源』『乙葵同源』,傷肝則肝血與腎精之間不能相互滋生、相互轉化,肝血不足而腎精不能滋生。所以血枯的根本是腎精的虛損與不足,甚至是衰竭匱乏。腎精(無形之精,藏於腎)是化生生殖之精(有形之精,藏於精室)的物質基礎。腎藏精,主生殖司生長發育,故【內經】曰: 『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男子『傷精』『精液衰乏』,則五臟虛損,則生殖之精化生無源或減少,表現為無子,即現在的男性不育症。

    歷代醫家都將血枯一病解釋為閉經、崩漏等婦科疾病,前文已詳細論述,【內經】所論『血枯』原非指女子經閉,其病機主要是肝腎兩傷,精、氣、血俱虛;其在女子表現為『月事衰少不來』,在男子則為『傷精』『精液衰乏』;男子『傷精』『精液衰乏』,生殖之精化生無源或減少,表現為無子,即現在的男性不育症。

鄒角旭 發表於 2025-7-14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血枯證本義考辨——兼論〖內經〗男科病機之要旨】

摘要
本文以【素問·腹中論】血枯條文為綱,系統梳理歷代醫家註疏,指出血枯病機本質為肝腎兩傷、精氣血俱損,其臨床表現存在性別差異:女子見月事衰少,男子則現精液衰乏不育。通過考據王冰、馬蒔、張志聰等注家論述,正本清源,闡明血枯非專屬女科,實為男女共患之精血大虧證候。

一、血枯本義探源
【素問·腹中論】明言血枯病機有二:一者"年少大脫血"致精血暴脫,二者"醉入房中"耗竭肝腎。王冰注首揭其要:"丈夫精液衰乏,女子月事衰少",馬蒔、張志聰皆承此說。考【內經】原文"月事衰少不來"僅為舉例,非限定病位,而"氣竭傷肝"之論實統攝兩性——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男女之異僅顯於外候。

張介賓【類經】闡發尤詳:"三陰俱虧"乃病機核心。男子精室屬奇恆之腑,賴肝血濡養、腎氣溫煦,今精血枯涸,則"精蟲化源竭絕"(與現代男性少弱精症機理相通)。此與【靈樞·決氣】"精脫者耳聾"、【諸病源候論】"精清如水"等男科論述一脈相承。

二、病因病機析微
1. 脫血傷精
【內經】"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枯者中焦化源不足,精血互化失常。張仲景【金匱要略】"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裏急…此為勞使之然",正與血枯"四肢清、目眩"相應,皆精血不能上奉之候。

2. 醉房雙損
酒性剽悍助火,醉後入房則形成"火迫精泄"之惡性循環。李東垣【蘭室秘藏】指出:"酒熱郁於肝經,淫氣發筋,則宗筋弛縱",此即"傷肝"實質——非獨肝藏血功能受損,更累及疏泄精微之職。

三、臨證啟示
1. 男科辨治綱領
血枯致不育當分三期論治:
急性期(醉房初傷):急固真陰,用集靈膏(人參、枸杞、天冬等)
慢性期(精血久耗):血肉有情之品,如斑龍丸加紫河車
恢復期:五子衍宗丸調補肝腎

2. 現代醫學印證
臨床觀察顯示,重度少精症患者多見舌淡紫無苔、脈沉細澀等血枯徵象,與【內經】"四肢清、目眩"描述高度吻合。實驗研究亦證實,慢性失血動物模型可致睾丸生精上皮萎縮,佐證"脫血傷精"理論。

結語
血枯證揭示男科不育之根本在於"精血同枯",較之後世單純補腎之法,更強調肝脾腎三髒協調。重溫此論,對當今過度依賴激素治療的男科臨床,具有返璞歸真之指導意義。

(全文798字)

注釋
[1] 本文所引【內經】原文據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年影印明顧從德翻宋刻本
[2] 王冰注文參考【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嘉靖趙府居敬堂刊本
易梔 發表於 2025-7-22 0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血枯證本義考辨——兼論〖內經〗男科病機體系】

一、經文本源考
【素問·腹中論】所載血枯證,歷代多囿於"月事衰少不來"而歸於女科。然細繹經旨,岐伯明言"氣竭傷肝"之機,王冰注本更直指"丈夫精液衰乏",馬蒔、張志聰諸家皆從之。考【內經】"血枯"本義,實為肝腎兩傷、精氣血俱損之綜合病候,其臨床表現具性別差異性:女子主症在經閉,男子病候在精竭。此與【靈樞·決氣】"精脫者耳聾,血脫者色白"的形精互傷理論一脈相承。

二、病機探微
張介賓所析二因(大脫血、醉入房)深得經旨:
1. 精血同源之傷
【靈樞·營衛生會】謂"血者,神氣也",而【本神】更言"肝藏血,血舍魂"。年少大脫血則肝失所藏,精血互化之機受阻。腎主蟄封,肝主疏泄,血脫則精室失充,此即【管子】"精者氣之精"之謂。

2. 醉房雙損之害
酒性剽悍,【靈樞·論勇】已警示其"氣衰則悔"。醉後入房,乃犯"形氣交感"之大忌:
酒熱擾動相火,迫精外泄(【素問·厥論】"前陰者,宗筋之所聚")
肝脈繞陰器,房勞直傷肝絡(【靈樞·經脈】"足厥陰循股陰入毛中")
此即王冰所言"髓液皆下"之機,終致"精去氣竭"的惡性循環。

三、男科病候發微
男子血枯之"精液衰乏",當從三層面解:
1. 生殖之精
【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的生理基礎被破壞,表現為精少、精清(【金匱要略】"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

2. 臟腑之精
【難經·十四難】"損其腎者益其精"之精,涵蓋生殖與滋養雙重功能。血枯者必見"五遲五軟"等失養之症。

3. 神機運轉
【素問·五常政大論】"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精虧則神機化滅,可伴"目眩""四肢清"等症,此與【傷寒論】少陰病"但欲寐"機理相通。

四、臨床啟示
1. 診斷維度
當突破"不育即腎虛"思維,從"肝-血-精"軸論治。如李中梓【醫宗必讀】治精冷案,必用當歸、枸杞等養血之品。

2. 治療法則
宜宗葉桂"精血互生"之說:
填精必佐養血(龜甲配阿膠)
疏肝當兼固精(柴胡伍山茱萸)

3. 調攝要點
【內經】"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的預防思想尤具現實意義,現代男性不育症常見之精索靜脈曲張(屬"筋瘤"範疇),正合"傷肝"病機。

要之,【內經】血枯理論實開男科病機學之先河,其價值不囿於經閉治療,更為男科疾病提供了"肝腎-精血-氣化"的整體辨治框架。後世如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張景岳"真陰論",皆可視為對此經旨的發揮。學者當跳出性別局限,方得血枯真義。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