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50|回覆: 2

[狹義文字學]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4-23 22: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台灣的歷史學界吹起一波通俗史學的風潮,故事、台灣吧、歷史學柑仔店等歷史學者或研究生經營的網站相繼成立。雖然古代中國的主題在其中並不多見,但古代中國的名人秦始皇卻在出版界找到舞台。李開元、呂世浩等歷史學者自2010年以來,各自撰寫了以秦始皇爲主要線索的三部曲,頗受歷史學界與社會大眾矚目。今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再版張分田先生的【秦始皇傳】,無疑再次爲大家討論秦始皇,提供了重要文本,值得推介。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秦始皇像

【秦始皇傳】雖僅一冊,但洋洋灑灑近七百頁,內容不可謂不全。作者以家世、孺子、親政、統一、稱帝、驕奢、結局諸章描繪了秦始皇的一生。【秦始皇傳】第一章從秦始皇的家世寫起,概述秦國興起的歷史,說明秦始皇所作所爲的歷史背景,與呂世浩先寫【秦始皇】、再寫【帝國崛起】的順序雖然相反,但問題意識如出一轍。而第四章統一篇敘述秦始皇橫掃六合時,更概述了東方六國各自的歷史背景。故【秦始皇傳】並非僅是一本個人傳記,更像是一本以秦人爲主角的春秋史、戰國史與秦史,讀此書不應、不能也不會只看到秦始皇。

【秦始皇傳】的視野確實不局限於秦始皇個人,作者力圖探討法家思想、官僚制與法律、等級社會、田制賦稅等重要的秦代歷史背景與秦始皇的關係,辟有思想、制度、社會、經濟、法制、工程、生活諸章,將秦始皇的所作所爲放在當時的歷史情境與結構下討論,下文僅舉兩例以說明:

暴虐無道是一般人對秦始皇的第一印象,作者並不反對,但作者將秦始皇的暴虐無道,析分爲社會性暴虐、時代性暴虐、制度性暴虐與個體性暴虐,指出當時的政治制度爲君主制度,社會結構是貴族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今日民主制度、庶民社會有著巨大差異,對秦始皇暴虐無道的批評,若罔顧當時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結構,則未免流於表面。主觀的道德評價與客觀的歷史分析在此被融爲一爐,大大深化了我們對秦始皇暴虐無道的認識,也讓我們了解臧否人物時是否具有歷史縱深,其結論將有多麼大的不同。

秦法嚴酷同樣是一般人的慣常印象,但在秦代法律出土前,此印象其實奠基於漢人對秦代的歷史記憶與書寫,並非根據第一手的史料,不能準確說明秦人與法律的關係。作者根據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法律竹簡,指出秦法具有區別故意或過失犯罪、自首從寬、誣告者反坐、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等與現代立法精神一致的規定,而許多現代人看來嚴苛殘酷的罪刑懲罰,其實漢魏晉唐法律里也都存在,不宜獨責秦法。秦人與法律的關係的真正特色是以吏爲師、以刑爲本。皇帝頒布的詔令法律是人民生活的指導原則,官吏則是具體的指導者。在法家構建的藍圖中,過去依循禮節與風俗而運作的社會生活,現在遵循秦法而運作,社會秩序以政府法令爲依歸。隨著焚書坑儒等事件的推波助瀾,秦法對天下人民的影響勢必既深且廣。

上述二例皆反映作者對秦代政治的看法不同流俗。事實上作者張分田先生是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精研傳統中國政治思想,【秦始皇傳】全書尚有不少篇幅辨析天命、皇帝等傳統中國政治思想的重要概念,頗有助於讀者了解剷平周代萬國、戰國七雄的秦始皇,自詡功蓋三皇、德過五帝,故自創皇帝的稱謂以彰顯自已無與倫比的功德。皇帝這一今人耳熟能詳的概念,在秦朝當時極其新穎特別。秦始皇創製以面對變局,各種前無古人的所作所爲,其製作心態從此得而了解,其行事的功過得失更值得後人借鑑。秦始皇是永遠的話題,二十一世紀依然如此。

【秦始皇傳】是二十世紀歷史學的結晶,歷史學必須憑證據說話,作者不僅細緻解析【史記秦始皇本紀】等傳世文獻的內容,還充分運用了睡虎地秦簡、商鞅方升、陽陵虎符、阿房宮考古遺址等二十世紀出土文物,【秦始皇傳】是二十一世紀初讀者了解秦始皇的絕佳台階。

二十一世紀末的【秦始皇傳】又會是什麼面貌呢?本人無法預知未來八十餘年的中國大陸考古發現,但可指出公元2002年湖南龍山里耶古城的發掘,必將在未來的【秦始皇傳》裡占有分量。憑什麼?憑里耶古城裡發現的三萬六千枚秦簡。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2012年11月1日,我從湖南省會長沙出發,一路換了四五趟車,於風景清麗的山路上顛簸了十二小時,才抵達今日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裡耶鎮、昔日的秦朝洞庭郡遷陵縣城所在地。每日離開里耶鎮的公交車只有兩班,若搭乘下午的公交車,當天便無法離開湘西山地,須在吉首市或鳳凰古城住宿一宵。從交通的角度來說,里耶無疑屬於世外桃源,或者化外之地。這就是里耶古城秦帝國的邊陲一角。因此三萬六千枚秦簡併非首都咸陽府庫里收藏的絕密檔案,並未記載北京大學藏漢簡【趙正書》裡頭關於秦始皇逝世的另一個版本。但也正因里耶古城只是約四萬平方米、面積不到天安門廣場十分之一的一個縣城,遷陵縣只是偌大秦帝國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里耶秦簡才是秦始皇各道詔令、秦帝國各項制度最佳的檢驗試紙。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谷歌地球上的湘西里耶古城遺址。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北京大學藏漢簡【趙正書】簡16局部請立子胡亥爲代後,王曰可。

在里耶8-461號秦更名方里,我們看到【秦始皇本紀】輕飄飄的書同文三字,化爲具體執行的政策時是多麼具有分量。過去我們只知道異形的六國文字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的目標,現在我們了解異體字、方言乃至不一致的名號稱謂,都是秦始皇統一的目標。有誰想得到秦始皇連皇帝的皇字上半部是白還是自都要管?又有誰想得到秦始皇竟然不准楚人繼續把家裡廁圈養的牲畜喊作豬,從此以後必須改喊秦人慣用的彘?秦始皇想要統一的不只文字,還有語言。三萬六千枚里耶秦簡確實反映了高度一致的官方文書語言,反映秦始皇書同文、語同言的政策確實在廣闊的中國大地上推動,甚至曾在南荒深山小縣遷陵里確切執行。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里耶秦簡8-461號秦更名方彩照。

根據嶽麓書院藏秦簡【秦律令(壹)】的記載,秦始皇在三十六郡的屬縣普立泰上皇廟,此似爲漢代郡國廟的前身,反映劉邦在首都長安以外之處普立宗廟,其來有自,並非異想天開。而里耶秦簡8-138+8-174+8-522+8-523記載了遷陵縣吏的行廟活動,此廟很可能就是嶽麓秦簡的泰上皇廟,證實秦代法律確非虛設,就連南荒深山小縣遷陵亦須建立一座泰上皇廟定期祭祀。里耶秦更名方還記載了皇帝祭祀承襲了天帝祭祀的儀式,意味皇帝等於天帝,秦始皇帝被充分神格化,泰上皇亦然。嶽麓秦簡與里耶秦簡兩相參證,可推測遷陵縣的泰上皇廟使用的祭祀儀式是原先天帝祠廟所使用的祭祀儀式。我們甚至可進而推測秦始皇在遷陵縣立的不只是太上皇廟,可能還有自己的始皇帝廟。秦始皇在活著的時候就在郡縣廣立始皇帝廟,讓地方官吏以天帝的祭祀儀式祭祀始皇帝他自己。原因無他秦始皇帝是神,秦帝國是一個神權統治的國家。皇帝的神權無遠弗屆,直至天邊,這似乎就是秦代普立郡縣宗廟的真諦。上述根據最新材料提出的最新見解若得以成立,我們便可循此角度重新理解秦始皇創造皇帝名號的心態與目的,二十一世紀末的秦始皇傳也就成爲一部凡人成神之傳。

如果秦始皇的宗教理念如此極端、自信心如此膨脹,那麼他對凡間強勢到近乎暴虐的控制,也就不難理解。上文再三強調里耶古城交通極爲不便,遷陵只是個位於楚國舊地的南荒深山小縣,但就在這樣一個鳥不生蛋的蠻荒山地,秦始皇卻寧願派遣大量的外地戍卒去駐守、大量的外地官吏去統治、大量的外地百姓移民入居,把當地土著全部趕出遷陵縣城之外,藉以保證統治的穩定,也不願意採取成本低廉卻富有實效的羈縻政策。若是對照湘西山地於東漢以後被武陵蠻盤據,宋元明清都是當地土司固守的地盤,二十世紀以前的中央王朝幾未有效統治過湘西山地,秦朝洞庭郡遷陵縣在湘西山地的強勢統治便益發令人驚異。南荒深山既已如此,秦朝對東方六國的遼闊平原又怎能不嚴加控管?秦始皇對廣土眾民的控制與壓抑,可能超乎過去學者的想像。

里耶古城雖小,卻帶給我們見微知著的可能性。比【秦始皇傳】本書更好的秦始皇傳記,必當充分參考里耶秦簡的研究成果。秦始皇是永遠的話題,讓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翹首以待。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有了里耶秦簡 秦始皇的形象會不一樣嗎?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7-21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里耶秦簡與秦始皇形象的重構:兼評張分田〖秦始皇傳〗的史學貢獻】

里耶秦簡的出土,確爲秦史研究開闢了新境。這批行政文書所呈現的"日常性秦政",恰與傳世文獻中的"傳奇性暴政"形成張力,促使我們重新審視秦始皇的統治實相。張分田先生【秦始皇傳】的再版,正逢此學術轉捩點,其價值愈顯。

一、簡牘史料對傳統敘事的解構
睡虎地秦律與里耶行政文書的互證,揭示出秦制具有"律令體系嚴密"與"行政運作彈性"的雙重特質。如簡牘所見"失期,法皆斬"的但書條款,實爲"水雨除興"的變通規定,這與【史記】"戍卒叫,函谷舉"的文學化敘述形成有趣對照。張著特辟"法制"專章,以出土律令校正【漢書·刑法志】"赭衣塞路"的敘事,正是此種新史觀的體現。

二、暴政論的再語境化
張氏提出的四重暴虐分析框架尤具啟發性。里耶簡中"遷陵吏志"顯示,秦縣廷屬吏僅百餘人,卻要治理數萬人口,這種"簡約行政"必然依賴嚴密的文書考核。所謂"暴政",部分源於技術局限下的制度剛性。這與傳世文獻將之歸因爲君主個人殘暴的敘事,存在本質差異。

三、統治技術的現代性重估
從簡牘可見,秦制已具備"以文書御天下"的治理邏輯。里耶簡8-455號"令史分行縣,各課殿最"的記載,印證了張著強調的"制度性統治"觀點。這種依託律令與考課的官僚化運作,實爲傳統"禮治"向近世"法制"轉型的關鍵環節,不宜簡單以"嚴酷"概之。

要之,新出簡牘與【秦始皇傳】的對話啟示我們:評價秦始皇,當區分"制度創設者"與"具體執政者"雙重角色。其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等制度創新,通過簡牘得以實證;而"焚書坑儒"等爭議行爲,仍需放在戰國晚期"以法爲教"的思想語境中理解。張著以"結構分析"平衡"道德評判"的取徑,恰爲當下秦始皇研究提供了方法論示範。

(全文798字)
尚和先生 發表於 2025-7-22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里耶秦簡與秦始皇形象的重構:兼評張分田〖秦始皇傳〗的史學貢獻】

里耶秦簡的出土確實爲重新審視秦始皇形象提供了關鍵性實證材料。這些行政文書與法律檔案的發現,使學界得以突破【史記】的敘事框架,從制度運作的微觀層面重構秦帝國的治理邏輯。張分田先生【秦始皇傳】的再版恰逢其時,其以"結構性暴虐"的闡釋框架,正與簡牘研究所揭示的秦制特徵形成學術呼應。

簡牘文獻的價值在於解構了"暴秦"的單一敘事。里耶J1(16)5簡關於追討貲錢的司法文書顯示,秦吏處理債務糾紛時仍遵循"毋令失期"的程序正義;8-455簡記載的"獄東曹"機構則印證了【商君書】"刑無等級"的制度設計。這些實證材料與張著提出的"制度性暴虐"概念形成對話——秦法的嚴苛性實源於其將周代"刑不上大夫"的差序正義,改造爲以爵位爲基準的量化正義體系。這種制度轉型的劇烈程度,客觀上確實構成了時人認知中的"暴虐"感受。

張著對秦代社會結構的分析尤具洞見。其將雲夢秦簡【法律答問】中"家罪"條款與里耶簡的戶版資料互證,揭示出秦法在打破宗族共同體方面的革命性作用。這種"編戶齊民"的社會改造工程,恰是秦始皇"個體性暴虐"的歷史語境——當法律強制將個體從血緣網絡中剝離時,其嚴酷性自然會引發強烈反彈。而里耶簡中頻繁出現的"守丞"職務,則爲理解秦代官僚制的實際運作提供了新視角,印證了張著關於"法家思想制度化爲行政理性"的論斷。

值得注意的是,簡牘材料也修正了某些傳統認知。里耶8-1573簡記載的"贖耐"案例表明,秦律已具備"過失從輕"的裁量空間;9-2287簡所示"令史覆獄"程序,更展現出嚴謹的司法制衡機制。這些發現與張著強調的"歷史縱深"觀照不謀而合——必須將秦法置於從青銅時代"臨事制刑"到成文法體系的演進脈絡中評估。

要之,里耶秦簡的價值不在於顛覆秦始皇的基本歷史評價,而在於提供了制度分析的實證基礎。張分田先生將人物置於社會轉型與制度建構的宏觀視野中考察的研究路徑,正與出土文獻的研究趨勢深度契合。這種"制度史傳論"的寫法,既避免了"英雄史觀"的局限,又超越了簡單道德評判,爲歷史人物研究樹立了範式。未來研究或可進一步整合簡牘中的行政運作細節,深化對秦代"法治"實踐複雜性的認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