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43|回覆: 0

風險提示 食藥監總局稱野菜不宜多吃去年89人誤食死亡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4-17 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春季到來後,很多人舉家到郊外挖野菜吃。今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風險提示稱,野菜不宜多吃,不認識和不熟悉的野菜不採、不吃。

風險提示:食藥監總局稱野菜不宜多吃去年89人誤食死亡

風險提示:食藥監總局稱野菜不宜多吃去年89人誤食死亡

野菜是指自然生長的未經廣泛人工栽培的可食用草本或木本植物,一般春季食用較多,具有獨特風味。野菜可作為鮮菜用來生食涼拌、炒食蒸煮、配菜做湯,也可用來曬乾菜、制酸菜、醃鹹菜等。

國家食藥監總局稱,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系統共收到有毒動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68起,中毒人數1045人,死亡89人,絕大多數死亡發生在家庭,主要原因為誤采誤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以下風險提示:

一、野菜和栽培蔬菜一樣,營養成分豐富,但影響會有差異。食用野菜重在嘗鮮,難以滿足人體所有的營養需求,應注重食物多樣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

二、野菜採摘要注重新鮮,不認識、不熟悉的野菜不採、不吃,衛生環境較差的區域及公路周邊的野菜也不要採摘。生食野菜應清洗乾淨。對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經浸泡、蒸煮、烹調等處理。

三、野菜生產經營者應嚴把原料關,嚴禁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野菜,同時保證原料新鮮安全,採用合理的貯藏條件、加工及烹調工藝。野菜生產企業應保證產品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要求並出廠檢驗合格。

四、我國野菜資源相對豐富,但應注重資源可持續利用,避免大規模採摘,影響甚至破壞環境和生態平衡。

五、如食用野菜發生食物中毒要及時就醫,保存好相應證據;對涉及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可以撥打12331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袁好白 發表於 2025-7-6 13:1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野菜食用之道與風險防範】
(依【禮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之理,參【本草綱目】"物性相忌"之說而作)

食藥監總局所頒野菜風險之示,實合古聖"慎食"之訓。【周禮·天官】載"食醫掌和王之六食",今人雖無食醫調膳,然遵循"五禁"之道(註:【黃帝內經】"五禁"指五味禁忌),尤當謹記。

一、辨性為先,效法神農
李時珍【本草綱目】強調"辨物之性,明其毒良"。今統計載89人命喪誤食,恰應【金匱要略】"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之誡。野菜雖具"野蔌"之趣(見【山家清供】),然其性味多峻利,如蒲公英苦寒敗胃,蕨菜含原蕨苷致癌,此乃"物性偏勝"之理。當效神農"一日而遇七十毒"之慎,凡不識者皆當視同"鈎吻"(斷腸草古稱)。

二、烹調有度,合於時宜
【呂氏春秋·本味篇】言"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野菜烹飪尤需遵此。馬齒莧需焯水去草酸,香椿當以沸水祛亞硝酸鹽,此即【齊民要術】"作菹藏生菜法"之遺意。今人喜生食涼拌,卻不知【飲膳正要】早警"諸菜非其時不食",春初野菜多含生物鹼,必以"水火相濟"之法化解。

三、採擷以時,合於天道
【孟子】云"不違農時",采野菜亦當如是。公路邊野菜積鉛汞,污水處野芹含毒素,此違【淮南子】"避穢取淨"之說。更當戒【國語】"竭澤而漁"之弊,今示"可持續利用"之令,正合【月令】"孟春之月,無殺孩蟲胎夭飛鳥"的生生之道。

四、中毒應急,循古知今
【肘後備急方】載食物中毒"急飲地漿水",今當速醫並存證,此乃古今應對之變。12331舉報之制,實為【唐律疏議】"諸造畜蠱毒者絞"的現代延伸,彰顯"以民為本"的施政智慧。

結語:野菜之食,當循孔子"不多食"(【論語·鄉黨】)之誡,秉【養生論】"識物之性"之智。春日踏青採薇,不妨存陸羽【茶經】"采不時,造不精"之慎,方得野趣而無患焉。

(全文798字,謹依經史子集要義而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六日卯時| 2025/7/10/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