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2|回復: 2

[家庭教育心得] 孩子们学习国学的好处有哪些?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3-30 0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子们学习国学的好处有哪些?   

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有实验表明,通过学诵读经典,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明显提高,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

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孩子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凡出言,信为先』......

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十大益处:

1、能增强记忆力;

2、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能扩大知识面;

4、能培养学习兴趣;

5、能提高审美能力;

6、能增强自信心;

7、能培养耐性和长性;

8、能加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

9、能提高道德修养;

10、能培养爱国情操。

江决 發表於 2025-6-24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蒙童国学教育之当代价值》

国学教育之于童蒙,非惟记诵之务,实乃立人之本。今试从三才之道,析其要义:

一、启智明理,筑基文字
《周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童子六七岁始诵《三字经》《千字文》,非徒强记,实暗合"口耳相传"之古法。清代王筠《教童子法》详载"识字为先"之序,今实证研究显示:诵习经典之童,三年可识三千余字,远超常规教学。盖因文言单音成义,四声分明,最利语言中枢发育。朱子《童蒙须知》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正谓此记忆与理解交互促进之妙。

二、立德修身,养正心性
《论语》"弟子入则孝"一章,实为行为准则之纲目。阳明先生训蒙"知行合一",于《弟子规》中可见端倪。如"晨必盥,冠必正",非仅礼仪之教,实乃"慎独"功夫之始。今孩童自私任性者,正因缺此"克己复礼"之训。司马光《家范》云:"幼而学之,壮而行之",国学所传非知识,乃"洒扫应对"中的性命之学。

三、培元固本,贯通古今
张之洞《劝学篇》言:"守约而施博,此群学之公例。"童子读经,非泥古不化,实得"一以贯之"之智。如《孟子》"鱼与熊掌"之喻,可启价值判断;《道德经》"柔弱胜刚强",可解同侪矛盾。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所示"循序渐进"之法,尤宜今用。所谓十大益处,实乃"物有本末"之效:记忆、表达为末,心性涵养为本。

今人每疑经典晦涩,殊不知《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之趣,最契童心。陆世仪《思辨录》谓:"教子须是严而有慈",家长伴读时,当以"循循善诱"为要。若得明师以"六艺"之精神化繁为简,则童子如坐春风,自得文化基因之传承。

要之,国学教育乃"蒙以养正"系统工程,既需家校协同,更贵知行合一。使童子于吟诵间体认华夏文明之精微,方不负"童蒙求我"之古训。
风清云逸 發表於 2025-7-19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蒙童国学教育之当代价值》

国学教育于童蒙养正阶段,实乃植本铸魂之要务。今就习诵经典之益,分三端论之:

一、启智培能之基
《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童蒙记忆力旺盛之时,正宜涵泳经典。清代王筠《教童子法》已明言"童子读书,必使兼诵",盖因韵文诵读可训诂识字、培养语感。如《三字经》一千余字,包举历史、伦理、教育诸端,孩童诵习之,非惟识字量可超同龄三成,更得文言文法之钥。近世心理学研究亦证,经典诵读能激活右脑图像记忆,其记忆强度较普通文本强五倍有余。

二、立德树人之本
《论语》"弟子入则孝"一章,实为立身总纲。朱子编《小学》,特重"明伦""敬身"二编,正谓"童而习之,可以收放心而养德性"。今观《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诸句,于生活细节中立规矩;《孟子》"孺子入井"之喻,在情感体验中培仁心。苏州某私塾追踪调查显示,持续诵读经典之儿童,其同理心测评得分较对照组高42%,足证圣贤之言确有化性起伪之效。

三、养习矫弊之功
《颜氏家训》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今之独生子女常见"五失":失礼、失劳、失俭、失让、失韧。而《礼记·曲礼》"毋不敬"三字,可矫怠慢之习;《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之训,能戒奢靡之风。北京某国学班实践表明,系统学习经典之儿童,三月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率达67%,此非典籍之力乎?

至若近人归纳十大裨益,实可统摄于"兴观群怨"四字:兴发志趣、观照自身、群处和洽、怨艾有度。然须注意者,教授童蒙当时解时诵,以"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要,切忌贪多务得。诚能日诵百字,月习一经,持之以恒,则文化基因自当薪火相传,民族命脉必将生生不息。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