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38|回覆: 2

[思想啟蒙] 霍光能治國 卻不能修身齊家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3-25 11: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霍光能治國 卻不能修身齊家 

本書參照【大學】進行編排,分修身、齊家、治道三個層次,從【資治通鑑】中選取若干正反兩方面的故事,從個人小我的修身講起,要胸有大局,敢於擔當,逐步擴大到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治理,注重子弟教育與家風的培育,再進而擴展到為政之道,以人為本,依法治國,以文化延續國運,由己及人,由內向外,揭示為善可以治國安邦、造福百姓,為惡則導致身亡家破、遺臭萬年的歷史經驗教訓,而以加強個人道德修養貫穿全書始終。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7-28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霍光"能治國而不能齊家"的歷史鏡鑒】

霍光輔政二十載,外定邦國而內潰家門,此誠【大學】"修齊治平"之序失衡的典型史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特書"霍氏之禍萌於驂乘",實為後世揭示"身不修則家必不齊,家不齊則政終隳"的深刻教訓。

一、治國之功與修身之缺
霍光秉持"周公輔成王"之志,鹽鐵會議定國策,廢昌邑立宣帝,確顯"治道"之能。然其"出入禁闥二十餘年,未嘗有過"的完美政績背後,卻暗藏"妻顯鴆皇后"、"子禹謀叛逆"的家患。【漢書】載其"不學亡術",正指其忽視【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根本準則。當霍光默許妻子毒殺許皇后時,已背離"慎獨"之道,種下滅門禍根。

二、齊家之敗與教化之失
霍氏家族"連棟數百,奴婢千數"的盛況,恰成【大學】"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註腳。霍光未能效法古人"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的訓誡,縱容子弟"盛飾輿馬,延納賓客"。其子霍禹竟僭用天子儀制,此非獨子弟之過,實乃家長"養不教"之罪。對比同期疏廣"賢而多財則損其志"的家訓,更顯霍光齊家之道的重大缺陷。

三、歷史映照下的修齊治平之道
【資治通鑑】敘霍光事,特與伊尹並論。伊尹"格於皇天"而霍光"禍及宗族",差異正在能否"誠其意"。范祖禹評曰:"光知國體而不知家道",恰中【大學】"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的要義。霍氏家族"族滅"的結局,正印證"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的終極真理。

今人觀霍光事,當深味【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訓。治國者必先以"如履薄冰"之心修身,以"防微杜漸"之智齊家,方能成就"民胞物與"的治道。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時特重家族興衰,其深意正在於此。歷史長河奔涌不息,而"自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的智慧,永為執政者的明鏡。
風清雲談 發表於 2025-8-2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霍光"能治國而不能齊家"的歷史鏡鑒】

霍光輔政二十載,外定夷狄,內安宗廟,可謂"治國有方";然卒至身後族誅,禍萌閨闥,恰成"齊家無術"之典型。此中治亂之機,正合【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之要義。今觀【資治通鑑】所載霍氏興衰,實可為當代治國齊家者深戒。

一、治國之功:以法度立社稷
霍光秉政之際,"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其治國之能體現在三:其一,承武帝末年凋敝之局,行"與民休息"之策,暗合黃老之術;其二,鹽鐵會議雖壓制賢良文學之議,然能維持國家經濟命脈,此即"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大學】)的變通實踐;其三,廢昌邑王而立宣帝,雖涉專權,然確係"為天下擇君"之舉。其行政之要,在於以制度約束權力運行,此即"治道"層面的"絜矩之道"。

二、齊家之失:以私慾壞門風
然霍光"不學亡術"(班固語),於修身齊家處顯其短板:其妻霍顯毒殺許皇后,光竟"蔽匿不舉";子霍禹、侄霍山等"通輕俠,藏亡命",光不能制。此恰違【大學】"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誡。尤可嘆者,霍光臨終請封霍山為列侯,已開"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之端,全然不悟"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的聖賢之訓。

三、歷史啟示:修齊治平的現代意義
太史公言"霍氏之禍,萌於驂乘",實則禍根早種於家教不嚴。今人觀之,當識:
1. 治國者必先以"慎獨"功夫修身,如【通鑑】載張安世"匿名跡,遠權勢",方得善終;
2. 齊家之道在"正倫理",北宋司馬光【家范】云"父慈而教,子孝而箴",恰補霍光之失;
3. 治平之業須以文化為血脈,霍氏"不納儒生"(【鹽鐵論】),終失道德制高點。

昔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霍光能令天下而不能令妻孥,恰證【大學】"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的真理。今之讀史者,當於此治亂關節處着眼,方不負古人"彰往察來"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