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476|回復: 1

[中医理论] 王琦:无法弯折的脊梁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3-1 16: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鲁迅先生曾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是有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祖国和民族利益而不惜奉献一切的英雄们挺起来的。

    但是,在和平年代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群病人正在为自己逐渐僵硬而无法弯折的脊梁而痛苦,这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强直性脊柱炎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病人在早期也可表现出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厌食、轻度贫血、长期或间断低热等。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由于病情较轻,病人大多不能早期发现,致使病情延误,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在王琦教授的门诊上,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位病人。

    2015年5月6日,一位年龄36岁,但是已患强直性脊柱炎18年的来自山东的张女士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病情。

    “王教授,您还记得我吗?我在2010年曾找您治疗过强直性脊柱炎,去年7月份我怀孕了,之后9月份流产,再之后身体情况就变得很差,强直性脊柱炎也加重了。”一进入诊室,还没坐下,这位病人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讲述她的病情。

    “2010年你找我治病,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了。”王琦教授说。

    “是的,我在2010年6月份找您看病,持续吃您的药大概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效果非常好,停药以后,身体状况也基本可以。我自己心里很清楚这个病是不能治愈的,之前吃完您的药以后,我感觉自己的精力、体力,包括思考能力,都有很大改善和提高,我当时都认为这一辈子以那种状态生活下去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身体状况又回到治疗前的水平了。”说到这里,这位病人的声音低沉下去,一度哽咽。

    “现在后背还疼吗?”王琦教授问。

    “还疼,睡眠差,没精力。疼痛是早上起来最明显,有时候半夜还隐隐作痛,导致晚上睡眠不好,翻来覆去睡不着。”张女士说。

    “非常影响睡眠吗?”王琦教授补充道。

    “非常影响。我入睡不是很困难,但是一到凌晨三点钟以后就很容易醒,也就是前半夜睡得还可以,后半夜睡得不好。怀孕之前我感觉自己身体状态已经治疗得很好了,不知道是我太多虑,还是和这个病有关系,现在大便也不好,四五天一次,特别难受。怀孕以后子宫肌瘤也长大了,直径从2厘米长到4厘米,现在孩子没了,子宫肌瘤还在。”病人说着,眼眶已经泛红。

    王琦教授说:“你的病是很多,我们想办法慢慢解决。”听到这里,张女士脸上的表情不再显得那么焦急了。

    王琦教授又询问了张女士的饮食、二便情况,为她诊脉望舌,并参考之前给她看病使用的方子,略作思考,便在病历上拟方:

    秦艽20克,土茯苓20克,萆薢15克,威灵仙12克,菟丝子20克,生薏苡仁20克,川牛膝10克,怀牛膝10克,晚蚕沙10克(包煎),忍冬藤20克,延胡索15克,肉苁蓉20克,虎杖15克,锁阳12克。30剂,水煎服,日2次。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证”“大偻”等范畴。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素问·痹论》云:“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王琦教授认为此病人由于先天肝肾精血不足,督脉空虚,复感风、寒、湿外邪,病久则化生痰、瘀、热、毒,壅阻筋骨经络日久,而致虚实错杂、寒热相兼、缠绵难愈。其风、寒、湿、热、痰、瘀等壅阻经脉为标,肾督亏虚为本。治疗当标本兼治,祛风除湿、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以治其标,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以治其本。

    祛风湿、强筋骨药,如秦艽、威灵仙、晚蚕沙等,对筋骨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有良好作用。秦艽可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被称为“风中之润剂”,药性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痹证新久,皆可应用。威灵仙具有袪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是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要药。晚蚕沙可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吐泻转筋等。

    利水渗湿药可渗湿除痹,舒展筋脉,缓和拘挛。萆薢可祛风,利湿。生薏苡仁可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可用于湿痹拘挛。虎杖能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常用于关节痹痛、跌扑损伤等。

    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郁久化热,关节肿痛明显,需配合用寒凉之品。土茯苓可除湿,解毒,通利关节。《本草正义》云:“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忍冬藤可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医学真传》云:“夫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

    活血化瘀药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牛膝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的功效,特别适合肝肾亏虚、痹痛日久之人。川牛膝长于通络活血,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延胡索可活血,利气,止痛,《本草求真》云其:“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本就先天肝肾不足,此患者又患病长达18年余,本虚更甚,宜用强筋健骨、补益肝肾之品治其本。菟丝子可滋补肝肾。肉苁蓉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锁阳可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本草纲目》云:“润燥养筋。治痿弱。”

    综上,全方以秦艽、威灵仙、晚蚕沙祛风除湿,以萆薢、生薏苡仁、虎杖利水渗湿,以土茯苓、忍冬藤清热除痹,以牛膝、延胡索活血通络,以菟丝子、肉苁蓉、锁阳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多管齐下,灵活变通。

    我们给这个病人做了回访,服药30天以后,她的疼痛症状已经减轻很多,她表示会继续坚持治疗,希望自己日后不再是“只伸不屈”的“小女子”,也能做“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田李土 發表於 2025-5-18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脊梁"之双重意蕴与生命韧性的辩证关系》
(按:本文以国学视角回应王琦女士所述医案,兼论民族精神与生命哲学之关联)

王琦女士所述医案,恰为吾人提供一独特视角,使"脊梁"这一意象在生理与精神层面形成奇妙互文。《周易·说卦》有言:"坎为水,为矫輮",脊柱之生理弯曲本合天道,而强直之症恰似违背自然之理的"过刚不折"。然细究之,此中实含深刻的生命辩证法。

一、生理脊梁与精神脊梁的阴阳互化
《黄帝内经》明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脊柱作为督脉所主,乃阳气之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之痛,实为"阳亢不能化阴"之象。然观张女士带病十八载仍坚持求治,恰印证《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此般坚韧,正是鲁迅所言"埋头苦干"的现代诠释——肉体虽僵直,精神却愈显挺拔。医案中"服药期间思考能力提升"的细节,尤证《庄子》"形全精复,与天为一"的养生至境。

二、病痛与修身的道家智慧
患者晨僵夜痛之症,暗合《周易》"反复其道"的昼夜循环。王琦教授问诊着重睡眠状况,深得《睡眠诀》"卧则血归于肝"的养生精要。道家主张"柔弱胜刚强",患者服药期间获得的暂时舒缓,恰似《道德经》"守柔曰强"的生命实践。此案提示:当生理脊梁失去自然柔韧时,或可通过培育精神脊梁的弹性来获得代偿。

三、医者仁心与患者毅力的乾坤交感
王琦教授五年不忘旧患,体现《大医精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医道。患者虽历流产打击仍坚持复诊,正是《孟子》"动心忍性"的现代写照。医患间这种"信"的建立,远比《本草纲目》所载药石更为珍贵。须知《伤寒论》治痹症首重"存津液,保胃气",而今日医者更当懂得"护志意,养心神"的深层治疗。

结语:
强直之脊或不可弯,然《易传》云:"穷则变,变则通"。张女士的病痛叙事,恰构成对鲁迅"中国脊梁论"的生动注脚——真正的刚强不在于形骸是否屈伸自如,而在于能否如《菜根谭》所言"处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吾辈当从这般生命抗争中,既见医道之精微,更悟中华文明"刚柔相济"的永恒智慧。

(全文共798字,谨依传统札记体例,不作浮泛议论,直指本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