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726|回复: 0

[气功] 论人体内的空间系统--揭开气功和经络之谜

[复制链接]
是飞 发表于 2015-12-2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人体内的空间系统有所了解,意识到气运行于人体内,之所以能四通八达,是因为体内存在着网络式的结构——经络。经络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在人体内却确实存在着。《自然》杂志1979年第5期《循经传感现象的调查及其特征的研究》一文报导,经络现象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身上都能测到。那么,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可以说:“经络就是人体内的空间!”

一切空间都有物质占据着。人体内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由气占据着。大气中杂质占据空间比例大,空气的成分就差。人体内空间越小,致病的因素就越多。如肥胖者容易得病,这是由于脂肪过分地占据了体内大量空间。好比交通干线上的空间越小,交通事故就越多。百脉畅通,人就感到舒服,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内的空间,遍布于全身每个角落。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并不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空间气流必定随务器官、组织的间隙纵横交错于体内。这同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相一致。十二经、十五络、奇经八脉等等,就是纵横交错于人体内大大小小的空间气流。而任督两脉则是人体内二条最大的空间气流(这是因为任督两脉循行路线正好在颅腔、胸腔、腹腔三个空腔的正中)。人体上的穴位,也就是空间气流中较小的空间,它像个“阀”。某些重要的“阀”被关闭后,会影响整条空间气流的畅通,从而对关联着的器官、组织发生连锁反应。针灸、推拿、点穴的作用,就是要寻找出并打开关闭着的“阀”,使空间气流畅行。通过运行内气,从内部冲开那些关闭着的“阀”,使空间气流通行无阻,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那么,人体内的空间和气与气功存在着什么必然关系呢?气功之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它的机理如何?俗话说“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麦克斯韦使人类找到了从宏观世界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人体这个微观世界和整个宏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天文学家哈布尔提出宇宙通过运动正在扩大的结论,这个扩大正是空间的扩大,而气功运动正是扩大人体内空间的特定途径。气功之奥秘全在于人体内的空间和一个炼字上,炼就是运动。但是,气功运动同客观事物本身之运动不一样,它是在人主观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运动。人的腹部像个密封罐,在腹部的不断收缩运动中一点一点积累热量。密封的热量到一定程度,腹中的气与热量不断转换、增殖。气在腹部的空间增长到相当程度产生气压,气开始向胸、背、肩,四肢的空间游走。在腹部的下方,膀胱的后面,直肠的前面,有一个狭长的空间“库”。这空间“库”里的气充满后,冲“阀”条件成熟(尾闾穴和玉枕穴是督脉上的二个最小空间,是坐和睡的缘故,属后天造成,并非新生儿断脐所造成。气过这二穴时,对人的振动较大),此时,可加上一点意念活动,即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气就能冲开尾闾“阀”。接着,引导气沿着背正中(即督脉)上行,随后夹脊,玉枕二“阀”相继冲开,气从头顶、面部、颈部的空间向下顺胸正中(即任脉)归回到腹部。久而久之会形成条件反射作用,一运动就会得气。气功之气从腹部的空间进过培养、生发,经过周身的空间仍然返回腹部的空间,这好比血液从心脏主动脉流出最后仍从静脉返回心脏。气功继续炼下去,气能充斥到全身各处的空间,使原来在空间中的气得到充分补充。那时,气在内营养五脏六腑,在外润筋骨皮毛,加强了血液循环,推动了五脏六腑务器官组织的活动并提高了它们的功能。人体表现出精力充沛,体魄健壮。
陈心华 发表于 2025-7-9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气化空间与经络本质刍议》

拜读《论人体内的空间系统》一文,深感作者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之会通处独具慧眼。今不揣谫陋,谨就气机运行与经络本质问题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经络本质当为"气化空间"
《灵枢·脉度》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此论正与阁下"空间气流"说相契。然需辨明者,此空间非解剖学之腔隙,乃气化运动所呈现的功能性通道。张介宾《类经》注曰:"经者,径也;络者,网也。"恰似江河主干与支流之关系,其物质基础当为"经气"在组织间隙中的定向输布通道。

二、空间气化之动态平衡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所谓"隧",即含有空间通道之意。然此空间系统具有动态特性:其一,随昼夜时辰呈现子午流注之节律;其二,应四时阴阳而有开阖变化。现代研究显示,经络低电阻特性与组织液定向流动相关,此正印证古人"经气游行"之说。肥胖致病之喻甚当,然更需强调空间通道中气机升降出入之动态平衡。

三、任督二脉与三焦气化
阁下谓任督为"最大空间气流",诚为卓见。然需补益者:督脉总督诸阳,似天体黄道;任脉妊养诸阴,类地球赤道。二者构成人体小周天,与三焦气化密切相关。《难经·三十一难》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中下三焦之空腔,实为气化运动之三大场域,非徒解剖位置也。

四、气功机理新诠
气功之要,在于"炼气化神"。所谓"扩大空间",实为增强气机运化能力。腹部运动产生之"气压",即《周易参同契》所言"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内气萌动。现代研究证实,意守丹田可使肠系膜血流增加30%,此即"密封蓄热"之科学印证。然需注意,气功效应乃整体性调控,非局部空间之机械扩张。

五、余论
钱超尘教授曾言:"经络是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愚以为,人体空间系统实乃形气转化的中介场域。建议结合《黄帝内经》"升降出入"理论,进一步探究空间气化与细胞外基质关系,或可解开经络实质之谜。

此文仅就大要言之,未尽之处尚祈海内同道指正。传统医理与现代科学之对话,正当如此抽丝剥茧,循序渐进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六日戌時| 2025/7/10/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