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183|回复: 1

[气功] 气功自疗腹痛腹泻

[复制链接]
山东受学 发表于 2015-12-23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腹痛腹泻多因脾胃虚寒引起,因为体质虚弱,脾胃阳气衰微,寒自内生,或由于饮食失节、嗜食生冷食物,导致运化功能失常。一般遇冷时病情加重,大便较稀,神倦体乏。特别是饭后即坐下办公更容易引起腹痛,一般痛在小腹,并伴有腰痛和冷汗,便后会有好转,很是痛苦。我们在锻炼中摸索了一种简易的治疗方法,效果甚佳。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两手前平举捧气,向中脘贯气,反复做此动作3—5分钟。中脘位于任脉上,对其贯气能强脾健胃,助升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效果很好。

二,两手前捧气向关元穴及气海穴所在的下丹田部位贯气,反复做3—5分钟。本咕动作能补肾益气,促进肠的蠕动。

三、两手体后捧气,用合谷穴向命门贯气,反复3—5分钟。命门之火能暖脾胃,助消化,特别适用于胃寒患者的治疗。

通过以上治疗,会出现明显的肠蠕动,并有浊气从肛门(或喉部)不断地排出,腹痛明显减轻。在此同时如果拔腰下蹲,两手沿腿前下按,反复多次,更能加快腹内浊气的排出,迅速止痛,效果甚佳。注意在乎时进行气功锻炼时,不要把意念放在肛门排气上,否则可能会导致肛门漏气.同时要注意身体保暖和饮食卫生。
~幽魂~ 发表于 2025-4-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导引调理脾胃虚寒证刍议》

来函所述腹痛腹泻之症,诚为脾胃虚寒典型证候。《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阁下所述饭后即痛、遇冷加剧、便溏体倦诸症,正合《脾胃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之论。今就气功调理之法,补缀数言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脘贯气之法深合医理
中脘乃胃之募穴,为"腑会"所在。《针灸甲乙经》谓其主"腹胀不通,心闷",阁下取捧气贯注之法,暗合"导气令和"之旨。建议配合寅时(3-5时)练功,因此时气血注于肺经,而"肺朝百脉",可助脾气升清。贯气时当存想黄光入腑,此乃五行中土对应之色,有助培补中气。

二、下丹田贯气宜分虚实
关元、气海虽俱为补气要穴,然《类经图翼》明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若见舌苔白腻、脉沉迟者,可加揉天枢穴;若兼五更泄泻,当配合命门火衰论治。贯气时呼吸宜采用"吸升呼降"之法,吸气时观想清气上升,呼气时浊气下注涌泉。

三、命门贯气当知火候
命门为"先天之火",《难经》称其为"诸神精之所舍"。以合谷穴导气,实取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之意。然需注意,若见舌尖红赤、小便短赤等虚火之象,当改取足三里引火归元。贯气时可配合"鸣天鼓"三十六响,以助肾气升腾。

特别需申明者,排气乃气机通畅之征,切不可执着追求。《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建议练功前后各饮生姜红枣汤一盏,既合"药食同源"之理,又能助阳化气。另据《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平旦面南叩齿咽津,配合所述下蹲按腿之势,尤能振奋脾阳。

此法虽验,终属权宜。若连用七日不效,或见便中带血、持续发热等症,当速就医。盖《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平日尤当谨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之训,方为根本之计。
风清云谈 发表于 2025-7-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导引调理脾胃虚寒证刍议》

腹痛腹泻一症,诚如帖中所言,多因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所致。《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此证常见腹中冷痛、便溏肢倦,确与中阳不振、命门火衰相关。今观所述气功自疗法,实合中医导引之术与经络学说,其理法可资探讨。

一、中脘贯气与脾胃升降
中脘乃胃之募穴,为"腑会",《针灸甲乙经》谓其主"腹胀不通,寒中伤饱"。两手捧气贯注此穴,暗合"导气令和"之旨。此法通过形体导引激发手太阴肺经之气(肺主宣发肃降),配合呼吸吐纳,确能助脾升胃降。现代研究亦表明,轻柔的腹式呼吸可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改善胃肠蠕动。然需注意:贯气时意念宜轻似鸿毛,过重反易致气滞。

二、下丹田培补与命门温煦
关元、气海为元气之根,《难经》称其为"生气之原"。向下丹田贯气实为培补先天之本,与命门贯气相呼应。命门之火乃脾胃运化之动力源,张景岳喻为"灶底薪火"。以合谷穴(大肠经原穴)向命门导气,构成"金生水"(肺金生肾水)的五行相生循环,颇具巧思。惟初学者当以自然呼吸为要,勿刻意追求热感,免生虚阳浮越之弊。

三、导引排浊的生理机转
所述"浊气排出"现象,实为肠蠕动增强之征。《诸病源候论》载"偃卧导引法",即以肢体运动配合呼吸促进气机通畅。下蹲按腿动作确能增强腹压,加速肠道排空,此与现代医学"体位引流"原理相通。然需申明:肛门排气乃自然生理现象,刻意抑制或追求均非正道,所谓"漏气"之说,实为意念过重所致紧张性排便异常。

四、养生防病之要义
帖末强调保暖与饮食卫生,深得"治未病"之三昧。《千金要方》言:"凡欲治疗,先以食疗。"脾胃虚寒者当忌生冷黏腻,可佐以姜枣茶温中。日常宜习"摩腹功"(《内功图说》载):掌心贴脐,顺时针揉腹三十六转,此法简易效宏。

要之,此套导引法融合了经络学说与气功调息,符合"动静相兼""形神共养"的养生原则。然需提醒:若腹泻伴发热、脓血便等症,当速就医,不可拘泥于自疗。习练者最好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方得气功调摄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