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69|回復: 2

[医药临床] 祛风止痛话白芷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0-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白芷,出自《神农本草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作用。白芷含白当归素,气味香窜,在通窍活血汤中可代替麝香,不少医生治疗各种痛症时,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加入白芷一味,都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肠经,有祛风散湿、活血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白带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美容的作用,临床常用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毒蛇咬伤等。现将其验方介绍如下。

    慢性鼻窦炎:取白芷30克,苏梗30克,薄荷30克,苍耳子30克,辛夷30克,熏蒸,以鼻吸收热蒸汽治疗鼻窦炎,每天闻熏2~3次,每次20分钟,闻熏后避免立即受寒刺激。

    小儿慢性肠炎:取白芷、干姜各5克,葱头1个,与蜂蜜共捣糊状,敷贴脐部。

    痔疮:取白芷60克,紫草15克,苦参30克,滑石30克,黄柏30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40分钟左右。

    牙痛:取白芷100克,冰片2克,浸泡于75%的医用酒精中,加盖密封10天左右,用干棉球蘸药液置疼痛处,即可止痛。

    跟骨骨刺:先洗净足部,取白芷散(由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用量研末组成)适量,醋调成稠膏状,敷于患处,面积约1元硬币大小,外以伤湿止痛膏覆盖,3天换药一次,一般1~2天肿痛即可减轻。

    增白美容:《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是历代医家喜用的美容药,可与白僵蚕、白附子、菟丝子等共研细末,调制成面膜敷面。

奚美 發表於 2025-5-23 15:53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芷药性发微暨临证应用考略》

白芷一物,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以来,历代本草递相阐发,其性味功效已臻完备。今就经典文献与临证经验,略陈管见。

一、药性本源考
《神农本草经》载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其性辛温而燥,善入阳明经。李东垣谓其"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通贯九窍",诚为祛风胜湿之要药。其香窜之气,实禀天地清阳之性,故能开发腠理,透达玄府。现代药理所谓"改善微循环"者,正合古人"通血脉"之说。

二、临证应用析
1. 鼻渊治验:方中白芷配辛夷、苍耳子,乃取《济生方》苍耳散之意。白芷在此非独祛风,更能引诸药上行鼻窍。熏蒸之法,暗合"开鬼门"之旨,使药力随蒸汽直达病所。然须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防其辛燥伤津。

2. 肠炎外治:脐为神阙,乃先天之窍。白芷合干姜温运脾阳,葱头通阳,蜂蜜润导,正合小儿"脾常不足"之体。此法源自《理瀹骈文》外治理论,较之内服尤宜于稚阴稚阳之体。

3. 骨刺外敷:白芥子走皮里膜外,川芎行气活血,白芷通络止痛,三味相伍,深得"通则不痛"之妙。然须辨明证属寒湿者方宜,若见红肿热痛,当易以黄柏、大黄等品。

三、美容机理辨
《神农本草经》早有"长肌肤"记载,非独《纲目》为然。白芷所含呋喃香豆素类物质,确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然古法用为面脂,必配伍甘润之品以制其燥。今人若单用久敷,反致皮肤燥裂,不可不察。

四、使用禁忌
凡阴虚火旺、血虚头痛、痈疽已溃者皆当慎用。即如牙痛验方,亦只宜于风寒客络之证。若胃火牙痛而妄用,无异抱薪救火。

结语:白芷之用,贵在配伍。昔人谓"药贵中病",今人每见其止痛辄投,不辨寒热虚实,此大谬也。学者当于经典中求其本源,于临证处观其变化,方不负先贤苦心。(全文798字)
黎右 發表於 2025-6-13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芷药性发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白芷一药,自《神农本草经》位列中品,历代医家皆重其辛温走窜之性。其味辛能散,性温可通,尤善入阳明经,诚如李东垣所言"阳明经头面痛不可缺此"。今观原帖所述,虽得其要,然于药理精微及临证变通之法犹可深论。

一、药性探赜
白芷之效,首重"通"字。其香窜之气能上达巅顶,旁通肢节,内透脏腑。《本草求真》称其"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现代药理证实其所含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成分,确具抗炎、镇痛及调节血管通透性之效,此与古人"宣毒透脓"之说暗合。然需明辨者,其性偏燥烈,阴虚血热者慎用,恐有耗阴助火之弊。

二、临证活用精要
1. 鼻渊治疗之妙用
原方以白芷配辛夷、苍耳子熏蒸,此乃取"辛香通窍"之理。然临床见湿热壅肺者,可佐黄芩、鱼腥草;肺脾气虚者当加黄芪、白术,此即"标本兼顾"之法。王肯堂《证治准绳》曾载白芷与鹅不食草同用,治鼻息肉效佳,可资借鉴。

2. 止痛机理新诠
白芷止诸痛,非独辛散之功。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此现代机理恰合《医学启源》"引诸药直达病所"之论。治跟骨骨刺外敷时,若加威灵仙、透骨草各10克,可增强软骨代谢调节之效。

3. 美容应用辨宜忌
《神农本草经》言其"长肌肤"实指气血通畅而荣肤。然面膜配制需辨体质:油性肤质可配白蔹、丹参;干性肤质宜加当归、桃仁。更须注意,白芷所含呋喃香豆素类具光敏性,外用后需避日光直射。

三、古今验方损益
原帖所载痔疮熏洗方,若血热妄行者,可酌加槐花、地榆;小儿肠炎敷脐法,对于脾虚久泻者,建议增入肉桂、吴茱萸各2克。另补遗一效方:治偏头痛(属风寒型),以白芷15克配川芎10克、细辛3克,黄酒煎服,取"辛以润之"之意。

结语
白芷之用,贵在通达。然今人用药,当参合古今,既循《雷公炮炙论》"去尘净洗"之训,又知现代提纯技术之优。辨证施治时,需明其性燥烈,中病即止,方不负"中药抗生素"之美誉。学者若能于通散中求平衡,于古方中寓新变,则白芷之效可臻上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