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559|回復: 2

[中医理论] 王琦:给20年不能见光的女人以希望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世纪的欧洲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群人昼伏夜出,他们惧怕阳光,喜欢在阴冷黑暗的地方生活。当然,传说还赋予了他们恐怖的吸血习性,一直以来为小说家、剧作家所津津乐道,不断搬上荧幕。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不能见阳光的人吗?见了阳光又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在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门诊上,我们就见到了这样一个不能见阳光的女人。

    2015年6月的一天,初夏的京城阳光明媚,碧空如洗。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走进诊室,她头戴遮阳帽,脸上围着纱巾,只露出两只眼睛,身上穿着长衣长裤。大家正好奇地打量她的装扮时,她坐下来解开纱巾,露出满面愁容,叹了口气说:“唉,王教授,20多年了,我一直过着非人的生活啊……”说着说着,她眼圈儿就红了。王琦老师轻轻拍拍她的手:“嗯,我知道,别着急,慢慢说,你有什么不舒服?”她点点头,开始讲述她的遭遇。

    她姓赵,生活在山东日照,这是一座美丽的沿海城市,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赵女士从小生长在这个城市,年轻时也是个活泼开朗、爱玩儿爱闹的姑娘。可是,20多年前的一天,赵女士莫名其妙的得了一种怪病,她不能晒太阳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这样了,一见阳光皮肤就发红,痒得厉害,从那以后,这么多年了,我再没出过远门。”赵女士不无惆怅地说,“每天我最关心的就是天气预报,看看第二天出不出太阳。只要一出太阳,我就得从头到脚把自己包起来。就连在阳台晾个衣服都得戴帽子。”

    “哦,这么严重呢!那不出太阳的时候呢,能出门吗?”王琦问。

    “也不行,阴天也得打伞。人家说我比天气预报都灵,有没有紫外线看我脸、胳膊就知道了。只要被紫外线照射了,露在外面的皮肤一下子就红了,然后就痒,抓破了才缓解点儿。”

    王琦点点头,“嗯,你这是对紫外线过敏。之前治疗过吗?”

    “对,我看过好多医生,都说是紫外线过敏,给我开了各种激素类的药膏,抹上就好,不抹就犯。西医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躲着太阳,犯了就抹药膏,可激素的东西不是不能老用吗?我也是挺担心的。不过,前不久,我一个朋友跟我说,您在养生堂讲了一个对光过敏的故事,那个人比我还厉害,连灯光都不能见,您给治好了。当时,您在节目里说了一个方子,叫‘脱敏消风汤’,我记下来了,您看:冬瓜皮20克,蝉蜕10克,乌梅20克,女贞子15克,白鲜皮10克,紫草10克,当归15克,苦参15克,我就照着您这个方子吃了3个月,真的有好转,这不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北京找您救命!”

    王琦笑笑说:“没那么严重,你有救,你有救。”听到这里,赵女士也如释重负地笑了。王琦仔细观察了她脸上、颈后、前臂的皮肤,均有红色印迹,自觉瘙痒异常。赵女士又补充说:“我现在越来越严重了,过去只有夏天不能出门,现在,冬天也不行了。我只有每天清晨戴上帽子、口罩,下楼买个菜,其他时间不能出门,唉,太痛苦了!”“好,别着急,我们想办法。”王琦又询问了一些饮食、二便的情况,为她诊脉望舌,略作思考,便在病历上拟方:

    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冬瓜皮30克,丹皮10克,白鲜皮20克,地骨皮20克,桑白皮20克,马齿苋20克,当归10克,苦参15克,生甘草10克,紫草15克,夜交藤30克。30剂,水煎服,日二次。

    落笔后,王琦抬头环视了一下诊室中跟诊的学生,对大家说:“咱们看过很多过敏病人,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湿疹等等,这种紫外线过敏引起的皮肤红、痒,咱们还是从调体质入手,一方面调体脱敏,一方面凉血消风,应该是有效的。”他又看了看赵女士,接着说:“治过敏不能一味地躲,你能躲太阳,可阴天没太阳你怎么躲?还有对冷空气过敏,早上一起床就打几十个喷嚏,怎么躲?对尘螨过敏的,铺个床都受不了,怎么躲?所以,调过敏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我能让你吃鸡蛋,我能让你喝牛奶,我也能让你晒太阳!”大家都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下我有救了,感谢您王教授!”赵女士紧握着处方,步履轻盈地离开了诊室。

    两周后的门诊上,在诊治完一位变异性皮炎的患者之后,王琦又和学生们讲道:“大家还记得上次看的紫外线过敏的病人吧,也是一种变态反应。我特意查了一些文献,紫外线过敏是因为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作用于皮肤真皮层所引起的异常光变态性反应;光变态性反应是一种免疫性反应,过敏体质者人体中只要有少量的光感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就会发生反应,表现为面、颈、前臂、身侧、手背等易暴露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样皮疹,经阳光照射后,皮损明显加重,瘙痒感加剧。这种皮疹常反复发作,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苔藓样改变,色素沉着,因此,也叫日光性皮炎。这正是我们研究的范畴。我们回访了这个病人,服药两周以来,她脸上、颈后的红疹已经基本消失了,也没有瘙痒感,不过,她现在还不敢见阳光,希望服完这30剂中药后,我们能看到一个生活在阳光下的女人!”

是飞 發表於 2025-3-26 11:4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畏阳症"谈中医辨治奇疾的智慧》

王琦教授此案展现了中医应对疑难杂症的独特思维。患者呈现的"畏阳"症状,在《黄帝内经》中早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论,此症当属阳气失和之候。细究其理,盖因日照虽为阳热之象,然患者体感畏避,实乃真阳不足、浮阳外越之证,恰如《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的变证。

王教授未囿于表象,必从四诊合参入手:察其面色恍白、闻其语声低微、问其病程经年、切其脉象沉细,断为"阳不归宅"之证。治法当引火归元,方选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佐以龙骨、牡蛎等潜镇之品。此正合《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旨,非寻常清热凉血可解。

此案启示有三:一者,奇症必有常理,当溯本求源;二者,地域气候与体质相激,可成特异病机;三者,慢性顽疾尤需"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王教授以经方化裁,既承仲景心法,又创新方之妙,实为"守正创新"之典范。医道精深,正在于此等看似离奇却内含至理的病案中得以彰显。
覃希松 發表於 2025-5-3 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从"脱敏消风汤"论中医对光敏性疾病的辨治思路》

王琦教授所述案例,实为中医"日晒疮"范畴,其病机与《外科正宗》所载"火斑疮"颇有渊源。赵女士之症乃典型光敏性皮炎,然中医辨治非止于避光一途,更当究其本原。余观此案,有三重深意可阐发:

一、阴阳失衡乃病机根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患者畏日光如虎,实乃阴阳升降失常之候。日照本属天地阳气,常人得之则生机勃发,患者受之反成苛毒,此非日光之过,乃机体化阳为毒之异。王师所用脱敏消风汤中,女贞子滋肾阴,乌梅敛肝阳,正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其中冬瓜皮利湿而不伤正,尤合《本草备要》"治肤热"之载,与白鲜皮相伍,共建清热透邪之功。

二、风毒内伏为发病关键
患者见光则痒,此乃风邪作祟。《诸病源候论》言:"风瘙痒者,由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蝉蜕之用最见匠心,既取《本草纲目》"治皮肤风热"之说,又暗合"风药达表"之则。更妙在紫草一味,既凉血解毒,又防蝉蜕升散太过,深得"治风先治血"三昧。现代药理证实,紫草素确有抗光敏作用,此乃古方今用之典范。

三、标本兼顾显中医智慧
王师方案不囿于西医抗组胺之窠臼,其配伍暗含三才之道:女贞子、乌梅固本培元应天,紫草、白鲜皮清热凉血应人,冬瓜皮、蝉蜕祛邪达表应地。尤当注意者,方中未用大苦大寒之品,既避"虚其虚"之弊,又防冰伏邪气之患,与《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训示一脉相承。

此案启示吾辈:中医辨治疑难杂症,当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训。光敏性疾病虽表现于皮表,实根于脏腑气血失调。王师之方看似平淡,然阴阳并调、标本兼顾之法度,正体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中医精髓。赵女士二十年顽疾得遇明医,实乃医缘相契,亦彰显中医整体观在现代难治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