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考古網
2012年是碩果纍纍的一年,田野隊開展了很多新的項目,取得了嶄新的成果,總體來看,我們的工作顯示了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突出新的設備、手段,顯示出良好的前景。全站儀、RTK、三維掃描、空中拍照幫助辨識遺蹟等值得推廣。這是創新工程中設備得到更新以後的應用。當然各個田野隊對測繪儀器的應用程度不一樣,我們鼓勵大家全程應用這些測繪儀器,這樣得到的數據量會有顯著的不一樣,盡最大努力發揮新設備的潛力。
第二、文保科技各顯神通,多學科結合深入人心。文保、科技中心人員更多的到現場參與,像鍶同位素研究、食譜分析,冶金、食材分析,玉器製作痕跡分析等沒有參與匯報,但潛力很大。田野隊不要忘記我們有強大的科技中心和文保中心作為後盾,應該及時了解我們新的應用。我們所佛像、金屬器、絲織品的保護,實驗室考古等越來越顯現出巨大的能力和潛力。
第三、城市考古取得新成果,可以稱之為『老樹開新花』。比如說做了幾十年工作的陶寺遺址發現牆垣,二里頭手工業作坊區發現圍垣,尤其是太極殿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開始了解太極殿主殿的面貌。有幾個遺址抓住了前所未有的時機,開展大規模的鑽探,像豐鎬遺址、漢長安城、上林苑、揚州城、唐洛陽城遺址等利用國家大遺址保護的時機,得以大面積勘探,其中科學的組織、周密的安排以及詳盡的記錄必不可少,這是城市考古新的特點。城市考古新的理念值得提倡,大明宮開始着手官署遺址的發掘,原來發掘重心是宮殿;洛陽唐城水系漕運的考察也很突出,之前是重點研究里坊;揚州子城也着手發掘;木瀆古城以前以為是一個大城,而現在幾個小城、關隘等理念的提出都是有新意的。同時形成了一些新的熱點,比如佛教考古,今年我們就有鄴城、遼上京、吐峪溝,陝西、達瑪溝5個佛寺考古點,這除了認識佛教的文化內涵、面貌之外,還有深遠的政治意義。
第四、『枯木逢春』,沉寂多年的區域再掀高潮。堯王城開始新的發掘,它是區域性的城址已經呈現出了面貌;沉寂了20年的湖北開展了沙洋城河城址的發掘,令人鼓舞;西藏阿里開展了工作,而且是象雄考古,掀起了嶄新的篇章;雲南省之前做過石佛洞考古,現在開始全新的發掘;當年吳汝祚先生調查過的青海諾木洪遺址也開展了新的調查和研究,值得欣慰,這也是創新工程中新的特點。
第五、一些全新區域的開拓值得矚目。貴州、福建、海南等省份同時打響,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填補了學術空白,顯示了良好的學術前景。新疆溫泉遺址發掘備受矚目,它的研究會對歐亞草原石板墓文化得出全新的認識。特別一提的是,我們首次走出國門主持考古發掘,這就是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發掘,雖然發掘面積不大,但是一個探溝就解決了爭論幾十年的城址的年代上限,為解決貳師城的位置、絲綢之路的路線、沿途城鎮建制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為烏同行展示了我們嚴謹的工作,這是無聲的示範,希望我們能為在國際上樹立中國考古新形象做出貢獻。
去年一年田野工作很艱苦,在這裡我代表全所同志向奮戰在田野工作第一線以及參與、支持多學科合作的同志們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