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 數千塊保存完好的侏羅紀龜骨骼化石近日在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被發現。德國圖賓根大學烏龜化石專家沃爾特・喬伊斯認爲,這些烏龜化石可能已經讓全世界所有已知的侏羅紀烏龜化石樣本數量一下子翻了一番。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德古生物與地質聯合實驗室總領隊孫革教授認爲,此次發現的龜化石群數量豐富且保存完整,實屬罕見。
此次發現龜化石的地點在一座小山丘接近頂部的區域內。其中最完整的龜殼化石長度大約20厘米,與現在淡水龜的龜殼相似。這說明龜類在1.65億年的時間裡,進化的過程非常緩慢。如此大量的樣本出土給研究人員一個機會對單獨一個史前物種進行不同個體間的差異分析。
沃爾特・喬伊斯認爲,大約1.6億年前,這些烏龜可能是在一個非常乾旱的時節聚集到了一個僅存的水塘之中,當水塘中的水完全乾涸後,烏龜便相繼死去。
孫革教授認爲,從此次出土的龜殼大小和之前在距此處不遠處挖掘出的恐龍化石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是一片淡水湖。侏羅紀時期鄯善地區氣候非常適合大型動物生存,比如恐龍。茂密的森林、發育完全的植被、種類齊全的生物構成一套完整的生物鏈。
據孫革教授介紹,侏羅紀時期的龜類化石國內早有發現,但數量並不多,標本保存得也不太好。中德古生物與地質聯合實驗室明年5月將繼續在該區域進行挖掘,預測會有更多龜化石被發現。
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上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新疆科考隊曾對吐魯番地區進行了考察,恐龍學家董枝明曾在這一地區先後發現、命名了白堊紀的『鄯善龍』及侏羅紀的『嘉峪龍』、『中日蝴蝶龍』等恐龍化石。2008年4月10日,中德古生物學家在鄯善縣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群,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規模侏羅紀恐龍足跡化石群。隨後在該地區發現了我國最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記者王瑟)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