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24|回復: 2

[儒家学说] 刘向【新序】卷8义勇诗解4弘演纳肝芊尹文拔剑断司马旗帜楚王任贤卞庄子三北养母母亡三胜雪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0-21 20:4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向【新序】卷8义勇诗解4弘演纳肝芊尹文拔剑断司马旗帜楚王任贤卞庄子三北养母母亡三胜雪耻
题文诗:
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
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
人君使宫,人与鹤战,呈焉能战?遂溃而去.
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
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
尽哀而止.曰请为襮.自刺其腹,懿公,
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亡,也以无道,
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芊尹文者,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
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拔剑齐诸,
轼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引而未发.
司马子期,伏轼问曰:吾有罪于,夫子?
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国之,旗齐于轸,
大夫之旗,齐于轼而,今子荆国,有名大夫,
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
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旗,其人安在?
吾将杀之.子期以芊,尹文言告,王悦使为,
江南令而,江南大治.卞庄子也,好勇养母,
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母死三年,
齐与鲁战,卞庄请从,见鲁将曰:初与母处,
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也.
遂赴敌阵,役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
又入获一,甲首献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
甲首献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家,
宜止之乃,请为兄弟.庄子:三北养母,
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塞责矣,吾闻节士,
不以辱生.遂反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
北已塞责,灭世断宗,于孝未终.孝而能勇.
【原文】  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呈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应为:。』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注释】
荥泽: 古泽名。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北。汉代渐淤为平地。报使:回报使命的完成情况。表:外表。内: 同 『纳』 。楚丘: 春秋时卫邑名,故址在今山东曹县之东。卫懿公。春秋初卫国君。相传卫懿公被狄人杀死食尽,仅馀其肝;大臣弘演剖开己腹以藏纳懿公之肝。
④卫懿公:春秋时卫国国君,名赤,公元前668--前660年在位。卫懿公因.
喜欢鹤而亡国的故事,可参阅【左传●闵公二年】的记载。弘演:卫懿公之
臣。
⑦有所于使:意思是因国事受命 出使它国。
⑧翟(d):通『狄』。狄人进攻卫国的事,可参见【左传●闵公-年】的记载。
四君之所予位禄者 ,鹤也: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懿公好鹤,鹤有乘
轩者。』轩是大夫以上爵位所乘的车,故有此说。
❸及:追上。荣泽:杨伯峻说疑是'荧泽』之误。荧泽,在今黄河之北。
③报使于肝 :向卫懿公的肝报告出使之事的完成情况。
②褐(b6):外衣。 此句指弘演剖腹自杀,把懿公的肝放入自己的腹中,就像
给懿公的肝穿上外衣。
⑧腹实:腹中的内脏。
③内(na) :通『纳』,纳入。
⑤桓公:指齐桓公。
出自【吕氏春秋】卷7仲冬
原文: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於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翟人至,及懿公於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於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为无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於是复立卫於楚丘。弘演可谓忠矣,杀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命卫之宗庙复立,祭祀不绝,可谓有功矣。
【译文】
卫懿公有个臣子叫弘演,受懿公派遣出使国外。这时,狄人进攻卫国,卫国的百姓说:『国君给予官位俸禄的是鹤,使地位富贵的是宫中的侍从,国君还是让宫中的侍从和鹤去迎战吧,我们凭什么去作战?』于是溃散而去。狄人到了,在荧泽追上了懿公,把他杀了,吃光了他的肉,只把他的肝扔在一旁。弘演归来,向懿公的肝稟报出使的情况。禀报完毕,他呼叫着上天而痛哭,表达尽哀痛之后才停止哭泣,说:『我愿给君作躯壳。』于是剖腹自杀,先把自已的内脏从腹中取出来,再把懿公的肝放入腹中。齐桓公听到这件事说:『卫国灭亡,是因为卫君荒淫无道,而今有像弘演这样的臣子,不能不让卫国生存下去。』于是在楚丘重建卫国。弘演可称得上忠了,杀身舍生随国君而死。他不只为君而死,又使卫国的宗庙重新建立,祭祀没有断绝,真可称得.上是有功于国家祖宗了。
【原文】  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轼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于筩,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
【译文】
    芊尹文是楚国放牧饲养鹿、猪等动物的人。司马子期到云梦之地狩猎,车载的旗帜因过长而拖拽于地。芊尹文拔出宝剑齐轸斩断了旗帜,子期的副车随从张弓搭箭,拉开弓弦而没有发出。司马子期伏在车轼上问道:『我有什么地方得罪您了吗?』芊尹文回答道:『我是因为您的旗帜拖拽于地才这样做的。我听说天子的旗帜拖拽于地,国君的旗帜拖拽于车轸之上,大夫的旗帜拖拽于车轼之上。现今您是楚国有名的大夫,车旗理应降低为第三等级,我斩断它,不是可以的吗?』子期听后很高兴,用车将他载到楚王处所,楚王说道:『我听闻有人斩断你的车旗,这个人在哪里?我将杀掉他。』子期把芊尹文的话禀告给楚王,楚王十分高兴,让他管理江南之地,使得当地政治清明,局势安定。【原文】  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役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家,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反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责,灭世断宗,于孝未终也。』
【注释】
卞庄子,亦称管庄子、卞严子、辨庄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大夫。卞庄子,春秋时鲁国卞邑大夫,食邑于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庄子是鲁国著名的勇士,皇疏说他能够独力与虎格斗。
【译文】
卞庄子是鲁国著名的勇士,皇疏说他能够独力与虎格斗。韩诗外传卷十记载,卞庄子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在世时,他随军作战,三战三败,朋友看不起他,国君羞辱他。及其母死三年,鲁国兴师伐齐,他请求从战,三战三获敌人甲首,以雪昔日败北之耻,最后又冲杀七十人而告阵亡。刘向新序也记载其事。
旭日東昇 發表於 2025-7-17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新序·义勇》章句阐微:论弘演纳肝与卞庄子雪耻之伦理张力

刘向《新序》卷八所载弘演纳肝、卞庄子三北三胜之事,实为先秦士大夫精神之两极呈现。弘演"纳肝"之忠烈,庄子"养母"之孝悌,二者共同构成了周代宗法伦理的完整图景。今试析其要义:

一、弘演纳肝的仪式性忠贞
卫懿公"好鹤亡国"事见《左传·闵公二年》,而弘演纳肝细节则为刘向采撷诸子遗说。考《吕氏春秋·忠廉》载此事,谓弘演"剖腹纳肝"乃完成"尸臣"之礼。按周礼,诸侯薨于外,从者需以肉身为棺椁。《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薨,路车载尸。"弘演所为实为替代性葬仪,其剖腹非徒表忠,更是以身体为祭器,完成宗法社会"形魄归天"的终极仪式。此种"体解型忠义"实源于殷商"人殉"制度的礼制转化,至春秋时已升华为精神象征。

二、卞庄子伦理困境的礼制调适
卞庄子"三北养母"事见《韩诗外传》卷十,其特殊价值在于揭示孝与忠的优先性冲突。《礼记·曲礼》明言"父母存,不许友以死",庄子前三次败北,恰是践行"孝先于忠"的周礼原则。待母殁后"三胜雪耻",则符合《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终极要求。刘向将此与弘演事并列,实展现"私德"与"公义"的辩证关系:庄子之"北"非怯,乃礼制要求下的伦理暂停;其"胜"非勇,乃完成人子责任后的身份回归。

三、楚王任贤的叙事功能
篇中楚庄王(当为楚文王之误)任芊尹文事,与《说苑·尊贤》互见。按《周礼·夏官》司马职"掌邦政",斩司马旗实为否定旧军事体系。此段插入忠孝叙事之间,暗喻"义"之实践需制度保障。刘向以此呼应《孟子·告子下》"君之视臣如手足"的思想,构成"臣尽忠-君任贤"的伦理闭环。

要之,此章通过极端情境下的身体叙事,展现周代士大夫"礼以成仁"的精神结构。弘演以肝为祭、庄子以败为孝,皆证明先秦义理非抽象道德,而是具象化的身体实践。刘向编次此类故事,实寓匡正汉成帝时"礼崩乐坏"之深意,读者当于血性文字间,体察其"振颓纲、厉风俗"的经世之心。

(全文798字,依《新序》旧注体例,不赘引文献出处)
在人之风 發表於 2025-7-17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新序·义勇》章句阐微:弘演纳肝与卞庄雪耻的义理辩证

刘向《新序》卷八所载弘演纳肝、卞庄子三北三胜二事,实为先秦义士精神之双璧。弘演之事见于《吕氏春秋·忠廉》,卞庄事迹载于《韩诗外传》卷十,二者虽同列"义勇"之门,然其精神内核各有侧重,值得深入辨析。

弘演纳肝之举,体现的是"尸臣"之义的极致。《礼记·檀弓》有"臣为君死,有尸谏之义",弘演剖腹纳君肝,非徒效死,实乃以身为棺,完成"形神归位"的象征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卫懿公"好鹤亡国"在前,《左传·闵公二年》载其"鹤有乘轩者",此与弘演"远使未还"形成强烈反差——当国君沉迷禽戏时,真正的忠臣正在异域履行使命。这种时空错位的叙事手法,凸显了君臣伦理的断裂与重构。

卞庄子之"三北",恰合《孝经》"战阵无勇非孝也"的反向诠释。其母在世时三败,非不能战,乃《孟子·尽心》"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具体实践。待母殁后三胜雪耻,则暗合《礼记·祭义》"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的五孝体系。这种"孝-勇"辩证关系,实为儒家伦理对武士精神的改造。

楚王任贤的叙事插入尤具深意。《说苑·尊贤》载楚庄王"忧劳而兴国",与卫懿公形成镜像对比。芊尹文拔剑断旗之举,既是对《周礼·夏官》"司马掌邦政"制度的维护,更是《周易·革卦》"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微观呈现。刘向将三者并置,实为构建"失德-尽忠-革新"的完整政治伦理链条。

考《新序》成书于西汉末季,此篇编排实有深意。弘演之忠对应王莽篡汉时的死节之臣,卞庄之孝暗讽外戚专权下的伦理危机,楚王任贤则寄托"宣帝中兴"式的政治理想。宋人叶适《习学记言》谓"刘向叙录,多寓微旨",此章可谓明证。清儒王先谦《汉书补注》指此卷"皆取鉴前代以讽时政",诚为的论。

要之,此章以义勇为表,以伦理政治为里,通过历史碎片的重新拼合,完成儒家价值体系的文学建构。弘演之"纳肝"与卞庄之"雪耻",一者尽君臣之义,一者全人子之道,恰如《周易》阴阳两仪,共同构成汉代士大夫的精神图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