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2|回覆: 1

[其他] 【六韜·武韜1發啟】詩解1大兵無創大智不智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15 21: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韜·1發啟詩解1大兵無大智不智
題文詩:
文王在豐,召太公曰:商王虐極,罪殺不辜,
助予憂民,公尚如何?太公:王其義正,
情懷天下,修德下賢,惠民以觀,天道吉凶.
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無災,不可先謀.
必見天殃,又見人災,乃可以謀.必見其陽,
又見其陰,乃知其;必見其外,又見其內,
乃知其;必見其疏,又見其親,乃知其.
行其,道可致;從其,門可;
立其,禮可成也;爭其,強可勝也.
全勝不鬥,大兵無創,與鬼神通.微哉微哉.
真誠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
同好相趨.勝無甲兵,攻無沖機,守無溝塹.
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
真情所至,非智非謀,能智能謀,非勇非利,
能勇能利,利國利民,壯士義氣,義薄雲天.
  原文
  文王在豐①召太公曰:『嗚呼!商王虐極,罪殺不辜,公尚②助予憂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賢③,惠民以觀天道④。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⑤無災,不可先謀。必見天殃,又見人災,乃可以謀。必見其陽,又見其陰,乃知其心;必見其外,又見其內,乃知其意;必見其疏,又見其親,乃知其情。行其道,道可致也;從其門,門可也;立其禮,禮可成也;爭其強,強可勝也。全勝不鬥⑥,大兵無創⑦,與鬼神通。微哉!微哉!
與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惡相助,同好相趨。故無甲兵而勝,無沖機而攻,無溝塹而守。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啟⑧之;害天下者,天下閉⑨之。
注釋
  ①豐:古都邑名,文王曾都於此,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灃河西岸。
  ②公尚:指太公。
  ③下賢:尊崇禮遇賢能之士。
  ④天道:自然規律,此處指天命。
  ⑤人道:此處指人事好壞。
  ⑥全勝不鬥:意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全勝。
  ⑦大兵無創:全軍臨敵而不受損傷。
  ⑧啟:打開,開啟。此處可理解為敞開胸懷,竭誠歡迎的意思。
⑨閉:關閉,封閉。此處可理解為拒絕、反對的意思。
譯文
 周文王在豐邑召見太公,對他說:『唉!商紂王暴虐到了極點,任意殺戮無辜之人,請您輔助我拯救天下民眾,您看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君主應修養德性,禮賢下士,施恩惠於民眾,以觀察天道的吉凶。當天道還沒有災害徵兆時,不可先倡導征討。當人道沒有出現禍亂時,不可先謀劃興師。必須看到既出現了天災,又發生了人禍,才可以謀劃興師征伐;既看到他的公開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動,才能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現,又了解他的內心情況,才能知道他的真實意圖;既看到他疏遠什麼人,又了解他親近什麼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實情感。實行弔民伐罪之道,政治理想就可以實現;遵循正確的路線,統一天下的目的就可以達到;建立適當的制度,就一定能獲得成功;確立強大的優勢地位,就可以戰勝強大的敵人。取得全勝而不經過戰鬥,以大軍臨敵而沒有傷亡,真可謂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
『能與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惡而相互幫助,同愛好而有共同追求。這樣。就是沒有軍隊也能取勝,沒有衝車機弩也能進攻,沒有溝壘也能防守。真正的智慧不顯現出智慧,真正的謀略不顯現出謀略,真正的勇敢不顯現出勇敢;真正的利益不顯現出利益。為天下人謀利益的,天下人都歡迎他;使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對他。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3-27 02: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六韜·武韜·發啟】章闡微:大智若愚與全勝之道

文王於豐邑召太公問政,實為聖王憂世之深慮。太公所對"修德下賢,惠民觀天道"九字,乃王道根本。其言"天道無殃不可先倡,人道無災不可先謀",非消極待時,實為"與時偕行"的易理精髓。

太公提出的"陰陽內外"認知體系尤具深意:
1. 認知維度:須兼察現象與本質(陽陰)、行為與動機(外內),此即【鬼谷子】"揣情"之術的先聲。
2. 行動準則:以"全勝不鬥"為戰略至境,所謂"大兵無創"非畏戰,而是【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早期表述。其"與鬼神通"之喻,暗合【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的玄機。

文中"四同"之說(同病、同情、同惡、同好)揭示群體心理規律,較【韓非子·說難】的"順情"理論更顯積極。至若"大智不智"四句,實為道家"無為"思想在兵學中的轉化——真正的戰略家"能智能謀而不露智謀之相",此即【莊子·齊物論】"大知閒閒"的兵家詮釋。

末句"利天下者,天下啟之"雙關精妙:既言民心向背決定成敗(啟閉),又暗喻天道酬德(【尚書】"啟佑"之意)。全篇將儒家民本、道家玄覽、兵家奇正熔鑄一爐,堪稱先秦戰略思想的濃縮典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