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45|回覆: 1

[其他] 【天工開物】卷12膏液詩解1油品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20 21:2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開物】卷12膏液詩解1油品
題文詩:
宋子:也,平分晝夜,而人工繼,
晷以襄事,好勞,而惡逸哉!織女燃薪,
書生映雪,使所濟能,成何事也?草木之實,
蘊藏膏液,不能自流.假媒水火,憑藉木石,
而後傾注,而出焉此,人巧聰明,不知於何,
稟度也.人間負重,致遠恃有,舟車乃車,
得一銖而,轄轉舟得,一石罅完,非此物之,
為功也不,可行矣至,菹蔬登釜,莫或膏之,
猶啼兒之,失乳焉斯,其功用一,端而已哉?
供饌食用,油者胡麻,萊菔子以,及黃豆菘,
菜子為上.蘇麻芸苔,子次之,茶子次之,
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為下燃燈,則桕仁內,
水油為上,芸苔次之,亞麻子次,之棉花子,
次之胡麻,次之桐油,與桕混油,為下造燭,
則桕皮油,為上蓖麻,子次之也,桕混油每,
斤入白蠟,結凍次之,白蠟結凍,諸清油又,
次之樟樹,子油次之,冬青子油,又次北土,
廣用牛油,則為下矣.胡麻蓖麻,子樟樹子,
每石得,油四十斤.萊菔子得,二十七斤.
芸苔子得,油三十斤,其耨勤而,地沃榨法,
精到者仍,得四十斤.茶子得油,一十五斤.
桐子仁每,石得油三,十三斤桕,子分打時,
皮油得二,十斤水油,得十五斤,混打時得,
三十三斤.冬青子得,油十二斤.黃豆每石,
得油九斤.菘菜子得,油三十斤.棉花子每,
百斤得油,七斤初出,甚黑濁澄,半月清甚.
莧菜子每,石得,味甘性滑.亞麻大麻,
仁每石得,廿余斤.此其大端,其他未窮,
究試驗與,一方已試,他方未知,尚有待雲.
【原文】宋子曰:天道平分晝夜,而人工繼晷以襄事①,豈好勞而惡逸哉!使織女燃薪、書生映雪,所濟成何事也②?草木之實,其中蘊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媒水火,憑藉木石,而後傾注而出焉。此人巧聰明,不知於何稟度③也。人間負重致遠,恃有舟車。乃車得一銖而轄轉④,舟得一石而罅完⑤,非此物之為功也不可行矣。至菹蔬之登釜也,莫或膏之,猶啼兒之失乳焉。斯其功用一端而已哉?【注釋】
①人工繼晷以襄事:晷:此指時光。襄:幫助。
②織女燃薪、書生映雪,所濟成何事也:燃薪以織,映雪以讀,實際上是無濟於事的。意思是夜織夜讀,是不能沒有油燈的。
③於何稟度:從何處被賦予。
④車得一銖而轄轉:車只需用一點點油膏於軸上就可以轉動。
⑤舟得一石而罅完:舟船隻需用上百斤油就可以把全部縫隙補好。
【譯文】
宋先生說:自然界的運行之道是平分晝夜,然而人們卻夜以繼日地勞動,難道只是愛好勞動而厭惡安閒嗎?讓紡織女工在柴火的照耀下織布,讀書人藉助於雪的反光來讀書,這又能做得成什麼事呢?草木的果實之中含有油膏脂液,但它是不會自己流出來的。要憑藉水火、木石來加工,然後才能傾注而出。人的這種聰明和技巧,真不知是從哪裏得來的!
人們運東西到別處去,依靠的是船和車。車軸只要有少量的潤滑油,車輪子就能靈活轉動起來;船身有了一石的油灰,縫隙就可以完全填補好。沒有油脂在其中起作用,船和車也就無法通行了。乃至切碎的蔬菜入鍋烹調,如果沒有油,就好比嬰兒沒有奶吃而啼哭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此看來,油脂的功用豈止局限於一個方面呢?

油品【原文】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一名脂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一名白菜)為上。蘇麻(形似紫蘇,粒大於胡麻)、芸苔①子(江南名菜子)次之,茶②子(其樹高丈余,子如金罌子,去殼取仁)次之,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粒如胡荽子,剝取其皮,為綽索用者)為下。燃燈則桕仁③內水油為上,芸苔次之,亞麻子(陝西所種,俗名壁虱脂麻,氣惡不堪食)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次之(燃燈最易竭),桐油與桕混油為下(桐油毒氣熏人,桕油連皮膜則凍結不清)。造燭則桕皮油為上,蓖麻子次之,桕混油每斤入白蠟結凍次之,白蠟結凍諸清油又次之,樟樹子油又次之(其光不減,但有避香氣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④專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土廣用牛油,則為下矣。凡胡麻與蓖麻子、樟樹子,每石得油四十斤。萊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甘美異常,益人五臟)。芸苔子每石得三十斤,其耨勤而地沃、榨法精到者,仍得四十斤(陳歷一年,則空內而無油)。茶子每石得油一十五斤(油味似豬脂,甚美,其枯則止可種火及毒魚用)。桐子仁每石得油三十三斤。桕子分打時,皮油得二十斤,水油得十五斤,混打時共得三十三斤(此須絕淨者)。冬青子每石得油十二斤。黃豆每石得油九斤(吳下⑤油食後,以其餅充豕糧)。菘菜子每石得油三十斤(油出清如綠水)。棉花子每百斤得油七斤(初出甚黑濁,澄半月清甚)。莧菜子每石得油三十斤(味甚甘美,嫌性冷滑)。亞麻、大麻仁每石得油二十餘斤。此其大端,其他未窮究試驗,與夫一方已試而他方未知者,尚有待雲。
【注釋】
①芸苔:即油菜,其子用以榨油。
②茶:即油茶樹。
③桕(jiù)仁:烏桕樹子。
④韶郡:廣東韶州府。今廣東韶關地區。
⑤吳下:今江蘇南部蘇州一帶。
【譯文】
在食用油之中,以胡麻油(又名脂麻油)、蘿蔔子油、黃豆油和大白菜子油等為最佳。蘇麻油(蘇麻子的形狀像紫蘇,粒比脂麻粒大些)、油菜子油次之,茶子油(茶樹高的有一丈多,茶子外形像金櫻子,去肉取仁)、莧菜子油為次品,大麻仁油(大麻種子像胡荽子,皮可以搓制繩索)為下品。
點燈所用的油料則以烏桕水油為最佳,油菜子油其次,亞麻仁油(陝西所種的亞麻,俗名叫壁虱脂麻,氣味不太好聞,不堪食用)、棉子油又次之,胡麻子油(用來點燈耗油量會最大)又其次,桐油和桕混油則為下品(桐油毒氣熏人,連皮膜榨出的桕混油凝結不清)。製造蠟燭,則以桕皮油為最適宜的油料,蓖麻子油、加白蠟凝結的桕混油其次,加白蠟凝結的各種清油又其次,樟樹子油(點燈時光度不弱,但有人不喜歡它的香氣)再其次,冬青子油(只有韶關地區才用,但嫌其含油量少,因此列為次等)更差一些。北方普遍用的牛油,則是很下等的油料了。
脂麻和蓖麻子、樟樹子,每石可以榨油四十斤。萊菔子每石可以榨油二十七斤(味道很好,對人的五臟很有益)。油菜子每石可以榨油三十斤,如果除草勤、土壤肥、榨的方法又得當的話也可以榨四十斤(放置一年後,子實就會內空而變得無油)。茶子每石可以榨油十五斤(油味像豬油一樣好,但得到的枯餅只能用來引火或者藥魚)。桐子仁每石可以榨油三十三斤。桕樹子核和皮膜分開榨時,就可以得到皮油二十斤、水油十五斤,混和榨時則可以得桕混油三十三斤(子、皮都必須乾淨)。冬青子每石可以榨油十二斤。黃豆每石可以榨油九斤(江蘇南北和浙江北部一帶取豆油食用,豆枯餅則作為餵豬的飼料)。大白菜子每石可以榨油三十斤(油清澈得好像綠水一樣)。棉花子每一百斤可以榨油七斤(剛榨出來時油色很黑、混濁不清,放置半個月後就很清了)。莧菜子每石可以榨油三十斤(味甘可口,但嫌冷滑)。亞麻仁、大麻仁每石可以榨油二十多斤。以上所列舉的只是大概的情況而已,至於其他油料及其榨油率,因為沒有進行深入考察和試驗,或者有的已經在某個地方試驗過而尚未推廣的,那就有待以後再進行補述了。
長弓射太陽 發表於 2025-4-26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開物·膏液】油品章義疏

【天工開物】卷十二【膏液】篇,以『油品』為始,開宗明義曰:『天道平分晝夜,而人工繼晷以襄事。』此語深契【易·繫辭】『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之旨。宋應星以晝夜之道喻自然規律,而『繼晷』之舉,非徒勞惡逸,實乃參贊化育,盡物之性以利民生。

一、人文化成與物用之道
『織女燃薪,書生映雪』二句,典出【漢書·匡衡傳】與【晉書·車胤傳】,暗喻人力雖微,然假物取精,可成不世之功。草木果實蘊膏藏液,然『不能自流』,必待『假媒水火,木石施力』而後出。此與【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四者相合之說呼應,強調人工乃自然之延伸。

二、油品分類與取用之法
【膏液】篇詳述胡麻、萊菔、芸苔等十餘種油料作物,其分類依【周禮·天官】『九穀六飲』遺意,而提榨之法更見匠心:
1. 火炒取香:胡麻必先焙炒,方得濃馥,此合於【齊民要術】『炙法去腥存味』之理;
2. 水蒸保色:蓖麻、樟實需蒸而後榨,暗合【本草綱目】『水火既濟』之說;
3. 杵臼與碾磑:小榨用杵臼存古法,大榨以碾磑增效,體現【淮南子】『械用則巧,人事則拙』之辯。

三、技術倫理與天人觀
篇末『膏液所寄,命脈系焉』八字,直指油品非僅日用之物,實關生民命脈。此與張載【西銘】『民胞物與』精神相通,更暗合【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的生態智慧。宋子以『好勞惡逸』設問,實乃申明【尚書】『正德利用厚生』之大義——人工繼天,非僭越自然,乃順其性而導其利。

結語
【膏液】之文,表面言油品技藝,內裏貫穿着『格物致用』的儒學傳統。其技術描述之精確,堪比【夢溪筆談】;而人文關懷之深切,又可與【農政全書】並觀。今日重讀,猶見明末實學『道器不二』的思想光芒。學者當於此細味:一勺之油,實凝天地人三才之道。

(全文798字)

按:此疏以經學義理為綱,輔以農工考據,力求既彰科技之實,又顯國學之醇。引證兼顧【五經】與科技典籍,文風取法清代樸學家『以字通詞,以詞通道』筆意,庶幾不負『國學大師』之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