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64|回覆: 2

[其他] 【天工開物】卷3彰施詩解2藍澱紅花造紅花餅法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19 21: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開物】卷3彰施詩解2藍澱紅花造紅花餅法
題文詩:凡藍五種,皆可爲.茶藍即菘,藍插根活.
蓼藍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藍,
小葉,俗名莧藍,種更佳凡,種茶藍法,
冬月割獲,將葉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
斬去上下,近根,數寸薰干,埋藏土內.
春月燒淨,山土使極,肥松然後,用錐鋤刺,
土打斜眼,插入於內,自然活根,生葉其餘,
藍皆收子,撒種畦圃.暮春生苗,六月采實,
七月刈身,造淀,者莖多者,入窖少者,
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一,
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後,淀信即結.
水性定時,淀沉於底.近來出產,閩人種山,
皆茶藍其,數倍諸藍.山結箬簍,輸入舟航.
其掠出浮,沫曬乾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
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
計數最佳,者曰標缸.紅花,圃撒子種,
二月初下,種若太早,種者苗高,尺許即生,
蟲如黑蟻,食根立斃.種地肥者,苗高三尺.
每路打橛,縛繩橫攔,以備狂風,拗折,
瘦地尺五,以下,不必爲之.紅花入夏,
即放綻花,下作梂匯,多刺花出,梂上採花,
者必侵晨,帶露摘取.若日高露,旰花即已,
結閉成實,不可采矣.其朝陰雨,無露放花,
較少旰摘,無妨以無,日色故也.逐日放綻,
經月乃盡.入藥用者,不必制餅.若入染家,
用者必以,法成餅然,後用則其,黃汁淨盡,
真紅乃現.其子煎壓,出油或以,銀箔貼於,
扇面,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帶露摘紅,花搗熟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
又搗酸粟,或米泔清.絞袋,去汁以青,
蒿覆一宿,捏成薄餅,陰乾收貯.染家得法,
我朱孔揚,所謂猩紅.染紙吉禮,必用紫鉚.

藍澱【原文】凡藍五種,皆可爲淀①。茶藍即菘藍,插根活。蓼藍、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凡種茶藍法,冬月割獲,將葉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斬去上下,近根留數寸。薰干,埋藏土內。春月燒淨山土使極肥松,然後用錐鋤(其鋤勾末向身長八寸許),刺土打斜眼,插入於內,自然活根生葉。其餘藍皆收子撒種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實,七月刈身造淀。凡造淀,葉者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一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淀信即結。水性定時,淀沉於底。近來出產,閩人種山皆茶藍,其數倍於諸藍。山中結箬簍②,輸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曬乾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計數,其最佳者曰標缸。
【注釋】
①淀:同『靛』,一種藍色的染料。
②結箬簍:裝入竹簍。

【譯文】
藍有五種,都可以用來製作深藍色的染料,即藍澱。茶藍也就是菘藍,扦插就能成活。蓼藍、馬藍和吳藍等都是播撒種子種植的。近來又出現了一種小葉的蓼藍,俗稱『莧藍』,是一個更好的藍品種。
種植茶藍的方法是,在冬天(大約農曆十一月)割取茶藍的時候,把葉子一片一片剝下來,放進花窖里製成藍澱。把莖稈的兩頭切掉,只在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下幾寸長的一段,熏干後再埋在土裡貯藏。到第二年春天(大約農曆二月)時,放火將山上的雜草燒掉,使土壤變得很疏鬆肥沃,然後用錐鋤(這種鋤的鋤鉤朝向內,約長八寸)掘土,在土裡打出斜眼,將保存的茶藍根莖插進去,就會自然生根長葉子。其餘的幾種藍都是把種子撒在園圃中,春末就會出苗,到六月採收種子,七月就可以將藍莖割回來用於造淀了。
製作藍澱的時候,莖和葉多的放進花窖里,少的放在桶里或缸里,加水浸泡七天,就自然出來了。每一石藍花汁液加入石灰五升,攪打幾十下,就會凝結成藍澱。水靜放以後,藍澱就積沉在底部。近來福建人在山地上普遍種植的都是茶藍,在近來的出產中,茶藍的數量比其他藍的總和還要多幾倍,在山上裝入箬簍子再裝上船往外運。製作藍澱時,把撇出的浮沫曬乾後就叫『靛花』。放在缸里的藍澱一定要先用稻灰水攪拌調勻,每天用竹棍攪拌無數次,其中質量最好的叫做『標缸』。

紅花【原文】紅花,場圃撒子種,二月初下種。若太早種者,苗高尺許即生蟲如黑蟻,食根立斃。凡種地肥者,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①,縛繩橫攔,以備狂風拗折。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爲之。紅花入夏即放綻,花下作梂②匯多刺,花出梂上。採花者必侵晨帶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結閉成實,不可采矣。其朝陰雨無露,放花較少,旰摘無妨,以無日色故也。紅花逐日放綻,經月乃盡。入藥用者不必制餅。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法成餅然後用,則黃汁淨盡,而真紅乃現也。其子煎壓出油,或以銀箔貼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注釋】
①每路打橛(jué):每一行都打上樁子。
②梂(qiú):球狀花萼。

【譯文】
紅花都是撒播種子在田圃里種植的,二月初就下種。如果種得太早,花苗長到一尺左右時,就會長出樣子像黑螞蟻的一種蟲子,這種蟲子咬食花的根部很快就會使花苗死亡。凡是種在肥沃的地里的紅花,花苗能長到二尺到三尺高。這時候應該給每行紅花打樁子,橫拴繩子將紅花攔起來,以防紅花被狂風吹斷。如果種在瘦地里,花苗高度在一尺半以下的就不必這樣做。
紅花到了夏天就會開花了,花下結出球狀花托和花苞,花托的苞片上有很多刺,花就長在球狀花托上。採花的人一定要在天剛亮紅花還帶著露水的時候摘取。如果等到太陽升起以後,露水幹了,紅花就已經閉合而不方便摘了。如果遇上下雨天而沒有露水的早晨,花開得比較少,因爲沒有太陽,晚點摘也可以。紅花是一天天開放的,大約一個月才能開完。作爲藥用的紅花不必製成花餅。如果是要用來制染料的則必須按照一定的方法製成花餅後再用,這樣黃色的汁液已經除盡了,真正的紅色就顯出來了。紅花的子經過煎壓後可以榨出油,如果用銀箔貼在扇面上,再刷上一層這種油,在火上烘乾後,馬上就會變成金黃色。

造紅花餅法【原文】帶露摘紅花,搗熟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又搗以酸粟或米泔①清。又淘,又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餅,陰乾②收貯。染家得法,『我朱孔揚』,所謂猩紅也(染紙吉禮用,亦必用紫鉚③,不然全無色)。【注釋】
①米泔:淘米水。
②陰乾:陰涼處晾乾。
③紫鉚(mǎo):一種植物,花可爲紅色或黃色染料。

【譯文】
摘取還帶著露水的紅花,搗爛並用水淘洗後,裝入布袋裡並擰去黃汁;再次搗爛,用已發酵的淘米水再進行淘洗,又裝入布袋中擰去汁液;然後用青蒿覆蓋一個晚上,捏成薄餅,陰乾後收藏好。如果染色的方法得當,就可以把衣裳染成鮮艷的猩紅色(染喜慶、賀禮用的東西,也必須用這種紫鉚來染,否則就會一點兒顏色都沒有)。

附:燕脂
【原文】
燕脂古造法以紫鉚染綿者爲上,紅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近濟寧路但取染殘紅花滓①爲之,值甚賤。其滓干者名曰紫粉,丹青家②或收用,染家則糟粕③棄也。
【注釋】
①滓:渣滓。
②丹青家:畫家。
③糟粕(zāo pò):廢物。

【譯文】
古時候製造燕脂,以用紫鉚做成並可染絲的爲上品,用紅花汁和山榴花汁做的要差一些。近來,山東濟寧一帶有人用染剩的紅花渣滓來做,很便宜。干的渣滓叫『紫粉』,畫家們有時用到它,而染坊則把它當做廢物扔掉。

槐花
【原文】
凡槐樹十餘年後方生花實。花初試未開者曰槐蕊,綠衣所需,猶紅花之成紅也。取者張度篤稠其下①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餅,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漸入黃,收用者以石灰少許曬拌而藏之。
【注釋】
①張度篤稠其下:在樹下密布竹筐。

【譯文】
槐樹生長十幾年後才能開花結果,它最初長出的花還沒開放時叫做槐蕊,就像染紅色要用紅花一樣,染綠衣服要用到它。採摘時將竹筐成排放在槐樹下將槐蕊收集起來。將槐花加水煮開,撈起瀝乾後捏成餅,給染坊用。已開的花慢慢變成黃色,有的人把它們收集起來撒上少量石灰拌勻後,收藏備用。
非中文名二 發表於 2025-3-30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開物】卷三【彰施】篇所載藍澱與紅花之法,誠爲傳統染藝之精要。今就藍澱製備與紅花餅造法略作疏解,以明古人工藝之妙。

藍澱之成,首重選種。茶藍(菘藍)以根扦插,蓼藍、馬藍、吳藍等皆籽播,尤以莧藍(小葉蓼藍)爲佳。茶藍冬月取葉造淀,根莖留寸許熏藏,來春以錐鋤斜插土中,自然萌櫱。他藍則七月刈莖葉,入窖桶浸漚七日,每石漿入石灰五升,急攪則淀結。閩地茶藍產量獨勝,其浮沫曬乾爲"靛花",入缸必和稻灰水,竹棍頻攪乃得"標缸"上品。此中石灰用量、攪拌手法,皆關成色,足見古人經驗之精微。

紅花種植尤重農時:二月初種,早則蟻食根,肥地苗高可三尺,需縛繩防風折。採花必趁晨露未晞,日高則花閉成實。其刺梂結構特殊,故【農政全書】亦載"侵晨急摘"之法。至若造餅,當以"殺花法"去黃汁,搗絞爲薄餅陰乾,此與【齊民要術】"作燕脂法"異曲同工。

要之,藍澱重"水法"與"灰法"相濟,紅花貴"天時"與"人工"相得。二者皆需嚴守工序:藍澱之石灰激凝、紅花之晨采殺汁,稍違其度則功虧。宋應星所述,非惟錄技,實彰"天工"與"開物"之辯證,讀者當於細微處體察古人之智。
胡吞 發表於 2025-4-6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開物】卷三【彰施】篇所載藍澱與紅花餅製法,實爲明代染織工藝之精要。今就原文所述,分疏其技術要點如下:

一、藍澱製作考辨
(一)藍草品類
【天工開物】載藍凡五種:茶藍(菘藍)、蓼藍、馬藍、吳藍及新出小葉蓼藍(莧藍)。其中茶藍採用扦插法繁殖,余者皆籽播。值得注意的是,閩地茶藍種植已呈專業化趨勢,"其數倍諸藍"的記載,印證了明代福建作爲染料產區的地位。

(二)栽培技術
茶藍越冬保存法頗具匠心:截取近根數寸薰干埋藏,來春以特製錐鋤(勾末向身長八寸許)斜插栽種。此"刺土打斜眼"之法,既保墒情又利根系發育,較之【齊民要術】所載藍草種植更爲精進。

(三)發酵工藝
造淀分窖藏與缸浸兩法:莖葉豐者入窖,少者入缸。關鍵在石灰添加比例——"水漿一石下石灰五升",此鹼性環境可促進靛藍還原反應。攪沖工序須"數十下",使靛甙充分水解,終得"淀沉於底"的優質沉澱物。"標缸"之選,尤重稻灰水預處理與持續竹棍攪拌,此道工序至今仍是傳統靛藍製作要訣。

二、紅花餅工藝析微
(一)栽培管理
紅花種植強調時令控制:"二月初下種"避蟲害,肥地植株可達三尺,需設橫欄防折。其"朝摘暮謝"的生物特性,要求採摘"必侵晨帶露",與【本草綱目】"日出即蔫"的記載相合。

(二)色素提取
紅花含紅、黃兩色色素,去黃顯紅乃核心技術:初搗濾汁後,需以酸粟或米泔水二次淘洗,利用有機酸穩定紅花素。青蒿覆蓋發酵一宿,既促進色素轉化,又可防霉變。最終陰乾成餅,方得"真紅乃現"的染材。

(三)副產品利用
子實榨油作泥金工藝,展現古人物盡其用的智慧。銀箔經紅花油塗刷烘烤成金,實爲物理化學反應的巧妙運用,此法在明代漆器裝飾中常見。

要言之,宋應星所錄藍紅二色製作工藝,系統呈現了傳統植物染料的完整產業鏈。其技術細節之精確,至今仍具實證價值,尤以酸鹼調控、生物發酵等工藝,暗合現代化學原理。讀者若欲深研,當結合【本草圖經】【農政全書】相關記載互參,則更得傳統染藝之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