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48|回覆: 1

[其他] 【天工開物】卷9舟車詩解2漕舫3鐵錨所以沉水繫舟船板合隙系錨纜破析青篾杉木樹桅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6-15 20:5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開物】卷9舟車詩解2漕舫3鐵錨所以沉水繫舟船板合隙系錨纜破析青篾杉木樹桅
題文詩:
鐵錨所以,沉水繫舟.一糧船計,用五六錨,
最雄者曰,看家錨重.五百斤,其餘頭用,
二枝梢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風,不可去又,
不可泊則,下錨沉底.其所系綽,纏繞將軍,
柱上錨爪,一遇泥沙,扣底抓住,十分危急,
下看家錨.系此錨者,名曰本身,蓋重言之.
或同行前,舟阻滯恐,我舟順勢,急去有撞,
傷之禍則,急下梢錨,提住使不,迅速流行.
風息開舟,以車絞纜,提錨使上.船板合隙,
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扱入,然後篩過,
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溫台閩廣,
即用蠣灰.凡舟中帶,篷索以火,麻秸綯絞.
粗成徑寸,以外即系,萬鈞不絕.若系錨纜,
破析青篾,為之篾線,入釜煮熟,然後糾絞.
拽縴繩亦,煮熟篾線,絞成十丈,以往中作,
圈為接驅,遇阻礙,可以掐斷.竹性直篾,
一線千鈞.三峽入川,上水舟不,用糾絞纖,
破竹,闊寸許者,整條以次,接長名曰,
大杖沿崖,石如刃懼,破篾易損.木色桅用,
端直杉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
船窗前道,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
合併數巨,舟承載後,長纜,系表而起.
梁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棧板,
不拘何木.舵杆,榆木榔木,櫧木關門,
棒用桐木,榔木櫓用,杉檜楸木,此具大端.
【原文】3凡鐵錨所以沉水繫舟。一糧船計用五六錨,最雄者曰看家錨,重五百斤內外,其餘頭用二枝,梢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風不可去又不可泊(或業已近岸,其下有石非沙,亦不可泊,惟打錨深處),則下錨沉水底。其所系綽,纏繞將軍柱上,錨爪一遇泥沙扣底抓住,十分危急則下看家錨。系此錨者名曰『本身』,蓋重言之也。或同行前舟阻滯,恐我舟順勢急去,有撞傷之禍,則急下梢錨提住,使不迅速流行。風息開舟則以雲車絞纜,提錨使上。凡船板合隙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扱入,然後篩過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溫、台、閩、廣即用蠣灰。凡舟中帶篷索,以火麻秸(一名大麻)綯絞。粗成徑寸以外者,即系萬鈞不絕。若系錨纜,則破析青篾為之,其篾線入釜煮熟,然後糾絞。拽縴繩亦煮熟篾線絞成,十丈以往,中作圈為接驅,遇阻礙可以掐斷。凡竹性直,篾一線千鈞。三峽入川上水舟,不用糾絞纖,即破竹闊寸許者,整條以次接長,名曰大杖。蓋沿崖石棱如刃,懼破篾易損也。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併數巨舟承載,其長纜系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杆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桐木、榔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具大端雲。

【譯文】3
鐵錨的作用是沉入水底而將船穩定住。一隻運糧船上共有五或六個錨,其中最大的錨叫做看家錨,重達五百斤左右。其餘的錨在船頭上的有兩個,在船尾部的也有兩個。船在航行之中如果遇到逆風無法前進,而又不能靠岸停泊的話(或者已經接近岸邊,但是水底是石頭而不是沙土,也不能停泊,這時只能在水深的地方趕緊拋錨),就要將錨拋下沉到水底,把系錨的纜索系在將軍柱上。錨爪子一接觸到泥沙,就能陷進泥里抓住。如果情況十分危急,便要拋下看家錨。系住這個錨的纜索叫做『本身』(命根子),這就是說它至關重要的意思。同一航向航行的船隻,如果前面的船受阻了,怕自己的船會順勢急沖向前而有互相撞傷的危險,那就要趕快拋梢錨拖住船隻,將速度減下來。風靜了要開船,就要用絞車絞纜把錨提起來。
填充船板間的縫隙就要用搗碎了的白麻絮結成筋,用鈍鑿把筋塞進縫隙里,然後再用篩得很細的石灰拌和桐油,以木棒舂成油團狀封補在麻筋外面。浙江溫州、台灣、福建及兩廣等地都用貝殼灰來代替石灰。船上所用的帆索是用大麻纖維(也叫火麻子)糾絞而成的,直徑達一寸多的粗繩索,即便系住萬斤以上的東西也不會斷。至於系錨的那種錨纜,則是用竹片削成的青篾條做的,這些蔑條要先放在鍋里煮過然後再進行糾絞。拉船的纖纜也是用煮過的篾條絞成的,每長十丈以上要在篾條中間做個圈作為接口,以便碰到障礙時可以用手指出力將篾條夾斷。竹的特性是縱向拉力強,一條竹篾可以承受極大的拉力。凡是經三峽而進入四川的上水船,往往不用糾絞的纖索,而只是把竹子破成一寸多寬的整條竹片,互相連接起來,這就叫做火杖。因為沿岸的崖石鋒利得像刀刃一樣,恐怕破成竹篾條反而更容易損壞。
至於船隻所用木料的選擇,桅杆要選用勻稱筆直的杉木,如果一根杉木還不夠長的話可以連接,在接合部用鐵箍一寸寸箍緊了。在艙樓前面,應當空出一塊地方以便樹立桅杆。樹立船中間的桅杆時,要拼合幾條大船來共同承載,然後靠系在桅頂的長纜索將它拉吊起來。船上的梁和構成船身的長木材都要選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或者槐木來做(春夏兩季砍伐的樟木,時間長了會被蟲蛀);襯艙底或者鋪面的棧板則不論什麼木料都可以;舵杆要使用榆木、榔木或者櫧木;關門棒則要用椆木或者榔木;櫓要用杉木、檜木或者楸木。以上所闡述的只是一些關於漕船的要點而已。
劉杯 發表於 2025-4-29 05:23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開物·舟車】漕舫鐵錨考釋

【天工開物】卷九"舟車"篇所述漕舫鐵錨之制,實為明代造船工藝之精要。宋應星以"沉水繫舟"四字概括鐵錨功能,誠得器物本真。今就經文中錨制、纜索、船材三者考釋如次:

一、鐵錨形制與使用規制
明代糧船錨具配置有嚴格制度,"一糧船計用五六錨"者,乃因漕運水道複雜,需應對急流險灘。其"看家錨"重五百斤(約合今300公斤),相當於船載總錨重之半,此與【龍江船廠志】所載"大錨重三百斤"可相印證。錨分主次之用,"頭用二枝,梢用二枝"實為四爪錨制,與泉州宋代海船出土鐵錨形制一脈相承。所謂"中流遇逆風不可去"時下錨之法,正合【漕船志】"逆風拋八字錨"之記載,體現明代水手對流體力學之樸素認知。

二、船板合縫與纜索工藝
"船板合隙"之術,當指魚鱗式搭接法。考永樂年間寶船建造"平接板縫,麻絲桐油灰捻之"(【西洋番國志】),此工藝可溯至唐代"木龍骨榫接"技術。而"系錨纜破析青篾"之說,尤見匠心:青竹篾條經三浸三曬處理後,其抗拉強度倍增。南宋【淳熙三山志】載"篾纜經鹽滷浸漬,百年不腐",明代工匠更發展出"九股絞纜法",使單根纜繩承重可達千鈞。

三、杉木桅杆選材之道
"杉木樹桅"之選,深合材料科學。杉木紋理通直,比重輕而彈性模量高,【閩部疏】稱"閩杉作桅,遇風不折"。尤以徽州休寧所產"金絲杉"為貴,其樹脂含量適中,抗彎強度較尋常杉木高三成。桅杆製作須"擇木取中",即選用樹齡二十年以上者,截取中段紋理均勻處,此與【魯班經】"桅用中筒"之說暗合。

要之,此段文字雖簡,然涵括明代船舶三大核心技術:錨泊系統之重器哲學、木作工藝之微隙處理、材料選擇之物理認知。宋氏以"詩解"形式記述,非徒文辭之雅,實因工匠口訣本具韻律,此正中國技術文獻"以詩傳技"之傳統。後世考明代漕船工藝,此篇當與【南船記】【龍江船廠志】互參,方得全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