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2|回復: 1

[道家人物] 【亢仓子】【庚桑子】卷4【君道】诗解2圣主用人贵耳不闻目不见口不可道功清心省事臣俭正德太平立致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5-26 09:0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亢仓子】【庚桑子】卷4【君道】诗解2圣主用人贵耳不闻目不见口不可道功清心省事臣俭正德太平立致
题文诗:
今夫以隼,翼被之鷃,视而不明,者正以为,

隼明者视,之乃鷃也.今夫小人,多诵经籍,

方书或学,奇技通说,而乃被以,青紫章服,

使愚者听,而视之为,正君子也;明者听而,

视之此乃,小人故人,主诚明以,言取人理,

以才取人,理也以行,取人理也;人主不明,

以言取人,乱也以才,取人乱也,以行取人,

乱也夫圣,主之用人,乃贵耳不,闻目不见,

口不可道,之功百姓,畅然自理.若人主贵,

耳闻之功,则天下人,运货逐利,而市誉矣;

贵目见功,则天下人,恹形异艺,而争进矣;

贵可道功,则天下人,习舌调吻,而饰辞矣.

使天下人,市誉争进,饰辞见达,者政败矣.

昏主皆知,镜之明己,而恶士之,明已也镜,

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功大,知细失大,

不知类矣.人主清心,省事人臣,恭俭守职,

太平立致.世或难之,吾所不知!倘若人主,

方寸之地,不明不断,天地之宜,四海之内,

动植万类,咸失其道!以耳目取,人者官多,

政乱以心,虑取人者,官少政清.是知循理,

之世务求,不可见不,可闻之材;浇危之世,

务取可闻,可见之材.呜呼人主,岂知哉以,

耳目取人,人皆勷敚,以买誉以,心虑取人,

人皆静正,以勤德行.吏静正以,勤德则不,

言而自化;吏勷敚以,买誉则刑,之而不畏,

世主岂知!真情君主,选贤任能,听之于民.

故鬻子曰:民者吏程,察吏于民,然后随之.

万人爱之,万人之吏,察言观行,循名责实.

【原文】2
今夫以隼翼而被之鷃,视而不明者,正以为隼明者视之乃鷃也。今夫小人多诵经籍方书,或学奇技通说,而被以青紫章服,使愚者听而视之,正为君子也;明者听而视之,乃小人也。故人主诚明,以言取人理也,以才取人理也,以行取人理也;人主不明,以言取人乱也,以才取人乱也,以行取人乱也。夫圣主之用人也,贵耳不闻之功,目不见之功,口不可道之功,而百姓畅然自理矣。若人主贵耳闻之功,则天下之人运货逐利而市誉矣;贵目见之功,则天下之人恹形异艺而争进矣;贵可道之功,则天下之人习舌调吻而饰辞矣。使天下之人市誉争进饰辞见达者,政败矣。人主皆知镜之明己也,而恶士之明已也。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知其细失其大,不知类矣。

于呼,人主清心省事,人臣恭俭守职,太平立致矣。而世或难之,吾所不知也!若人主方寸之地不明不断,则天地之宜,四海之内,动植万类,咸失其道矣!以耳目取人者,官多而政乱;以心虑取人者,官少而政清。是知循理之世,务求不可见不可闻之材;浇危之世,务取可闻可见之材。呜呼,人主岂知哉!以耳目取人,人皆勷敚以买誉;以心虑取人,人皆静正以勤德。吏静正以勤德,则不言而自化;吏勷敚以买誉,则刑之而不畏,世主岂知哉!
【译文】

现在乌鸦披上了老鹰的翅膀,但是他却不能准确识别猎物,正是因为明眼的老鹰看见他本来就是只乌鸦而已。现在小人博览经书,或者学会了神奇的技术学说,就穿着君子的袍服去招摇撞骗,愚人听见看见,会以为他真是个君子;聪明人听见看见,一眼认出他本来是个小人。所以如果君主贤明,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才,根据符合正道的程度辨别贤才;如果君主昏庸,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才,却只相信符合自己欲望的歪理邪说。圣明的君主用人,不提倡功名利禄,声色犬马,百姓自然高兴的各得其所。倘若君主爱好名声,则天下人沽名钓誉,媚主求荣;倘若君王爱好功绩,则天下人标新立异,争宠求官;倘若君主爱好花言巧语,则天下人争相学习阿谀奉承,文过饰非。让天下人都争相沽名钓誉,标新立异,阿谀奉承,文过饰非,媚主求荣的话,政权就真的要彻底完蛋了。昏君都知道镜子明亮,却不见忠臣明亮。镜子明亮用处一点点,忠臣正士的明亮却功在千秋,舍本逐末,不知道这家伙还是不是君主。
呜呼!君主清心寡欲,精兵简政,臣下谦恭节俭,恪守职责,太平的世道马上降临。这样的世道还有人不满,我从来没听说过。假若君主的心地不开明不正见,则天地之间,四海之内,人和万物,都要流离失所了。用名声功绩花言巧语选用官吏的国家,官吏众多却政治混乱;用道德心地品行操守任用官吏的国家,官吏虽少却政治清明。由此可知遵循大道的社会,一定选取无名无功的贤人当官;逆天违道的社会,一定选用沽名钓誉巧言令色的小人当官。呜呼!君王不能不知道啊!用耳目之道取人,人都汲汲钻营去追求政绩;用心虑之道取人,人都正直清正去追求道德。官员正直清正去追求道德,君主不用教化百姓自然安乐;官员都汲汲钻营去追求政绩,即使严厉的惩罚百姓也不会屈服,现在的统治者哪里会知道!
自由 發表於 2025-4-19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亢仓子·君道》篇论圣主治术抉微

《亢仓子》卷四《君道》篇揭示圣主用人至道,其核心在于"贵耳不闻目不见口不可道之功"。此论实为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政治实践中的精妙运用。文中以"隼翼鷃目"为喻,深刻指出表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隼之猛禽羽翼加于鷃身,昏昧者见之以为真隼,明察者则能洞见其鷃之本质。此喻直指君主察人之难——小人往往以经籍方书为饰,以奇技通说为媒,身着青紫章服,愚者目之为君子,唯明君能辨其真伪。

圣主用人之道,首重"三不"原则:不贵耳闻之功,则天下人免于"运货逐利而市誉";不尚目见之功,则士人不务"恹形异艺而争进";不崇可道之功,则臣僚不事"习舌调吻而饰辞"。此三者实为政治清浊之关键。战国韩非《显学》篇言"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正与此理相通。昏主昧于"镜明己"与"士明己"之别,镜之明己其功小,士之明己其功大,然世俗之君多舍大取小,此所谓"知细失大,不知类矣"。

文中提出"清心省事-恭俭守职"的治理模式:君主若能澄澈方寸之地,臣子自当恪守职分,如此则"太平立致"。此说与《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一脉相承。尤为精辟者,是指出"循理之世务求不可见不可闻之材,浇危之世务取可闻可见之材"的历史规律。盛世所求乃"形名参同"(《韩非子·主道》)的真才,乱世所取则是炫技逞辩之徒。

篇末引鬻子"民者吏程"之说,强调"察吏于民"的监督机制,主张通过"万人爱之"的民意检验来选拔"万人之吏"。这种"循名责实"的思想,既承黄老之学"贵因"(《吕氏春秋·贵因》)之要义,又开后世"民本"政治之先声。通观全篇,其论君道不在权术操控,而在明道正德,诚为治世之圭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