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3|回復: 3

[史學]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12孔氏曹邴铁冶任氏独窖仓粟致富节俭田畜取贵表率闾里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7 13: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12孔氏曹邴铁冶任氏独窖仓粟致富节俭田畜取贵表率闾里
题文诗:
孔氏,之先梁人,铁冶为业.秦伐魏迁,
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
因通商贾,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然其,
赢得过当,愈于纤啬,家致富数,千金,
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也.鲁人俗俭,
曹邴,氏尤甚虽,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也,有取,
贳贷行贾,郡国.邹鲁,其故多去,
文学趋利,以曹邴氏.齐俗贱视,奴虏,
独爱贵之,桀黠奴也,人所患唯,间收取,
使之逐渔,盐商贾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
愈益任之.终得力起,富数千万.:
宁爵毋刁;言其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
周人既纤,师史尤甚,转毂百数,以贾郡国,
无所不至.洛阳街居,齐秦楚赵,之中贫人,
学事富家,矜以,久贾数过,邑不入门,
设任此等,故师史能,致七千万.宣曲任氏,
之先,督道仓吏.秦之败也,豪杰争金,
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拒,荥阳也民,
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以此起富.富人争奢,任氏也独,折节为俭,
田畜.田畜人也,争取,任氏贵善.
富者数世.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
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表率闾里,
富而,主上重之.富而不骄,勤俭持家.

【原文】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②,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③。然其赢得过当④,愈于纤啬⑤,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⑥。
【注释】
①规:规划。②因:凭借,依*。③赐与名:施舍的美名。④赢得过当:赢利很多,大大超过花费的本资。⑤愈于纤啬:胜于悭吝的商人。纤啬,小气吝啬。⑥法:效仿。雍容:举止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译文】
宛县孔氏的先祖是梁国人,以冶铁为业。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迁到南阳。他便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然而他赢利很多,大大超出施舍花费的那点钱,胜过吝啬小气的商人,家中财富多达数千金,所以,南阳人做生意全部效法孔氏的从容稳重和举止大方。

【原文】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①,以铁冶起②,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③,俛有拾④,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⑤。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⑥,以曹邴氏也⑦。
【注释】
①邴:姓。②起:开始,起家。③约:约定,规定。指家规。④俛:同『俯』。此句『俛有拾』,和下句『仰有取』,意为一举一动都要有所得,时刻不忘取利。⑤贳贷:指租赁、放贷的经济活动。郡国:指郡地和诸侯国。⑥去:离开,丢弃。文学:此指儒学。⑦以:因为,由于。
【译文】
鲁地民俗节俭吝啬,而曹邴氏尤为突出,他靠冶铁起家,财富多达几万钱。然而,他家父兄子孙都遵守这样的家规:低头抬头都要有所得,一举一动都要不忘利。他家租赁、放债、做买卖遍及各地。由于这个缘故,邹鲁地区有很多人丢弃儒学而追求发财,这是受曹邴氏的影响。
【原文】齐俗贱奴虏①,而刀间独爱贵之②。桀黠奴③,人之所患也④,唯刀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⑤,然愈益任之。终得其力,起富数千万⑥。故曰:『宁爵毋刀』⑦,言其能使豪奴自饶而尽其力⑧。
【注释】
①奸:奸视,鄙视。②刀间:即刁间。(刁间,西汉初年齐国人,又称刀间,是当时著名的大商人。齐国当地很轻蔑奴隶,但是刁间特别善待他们,刁间在齐国用他们去经营捕鱼、海水煮盐,成为巨富。结交诸侯王和郡守、国相,家产数千万。)爱贵之:喜欢、重视他们。③桀黠奴:凶残狡猾的奴虏。④患:担忧、忧虑。⑤交:交结。守相:泛指地方官。守,郡守。相,诸侯国的相国。⑥起富:致富。⑦宁爵毋刀:据【集解】此为家奴互相对话之语。意为,『与其出外求取官爵,倒不如在刀家为奴。』⑧自饶:自身富足。
【译文】
齐地风俗是鄙视奴仆,而刀间却偏偏重视他们。凶恶狡猾的奴仆是人们所担忧的,唯有刀间收留使用,让他们追逐渔盐商业上的利益,或者让他们乘坐成队的车马,去结交地方官员,并且更加信任他们。刀间终于获得他们的帮助,致富达数千万钱。所以有人说:『与其出外求取官爵,不如在刀家为奴』,说的就是刀间能使豪奴自身富足而又能为他竭尽其力。
【原文】
周人既纤①,而师史尤甚②,转毂以百数③,贾郡国,无所不至。洛阳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④,贫人学事富家⑤,相矜以久贾⑥,数过邑不入门,设任此等⑦,故师史能致七千万⑧。
【注释】
①既纤:原本很吝啬。既,本来。纤,俭,啬。②师史:姓师名史。③转毂:指以车载货,贩运赚钱。以百数(shǔ,属):以百计。数,计算。④街居:指路当、道处。⑤学事:学习、奉事。⑥相矜以久贾:以长期在外经商相互夸耀。⑦设:筹划。此等:此辈,这类人。⑧七千万:七千万钱。
【译文】
周地居民原本就很吝啬,而师史尤为突出,他以车载货贩运赚钱,车辆数以百计,经商于各郡诸侯之中,无所不到。洛阳道处齐、秦、楚、赵等国的中心,街巷的穷人在富家学做生意,常以自己在外经商时间长相互夸耀,屡次路过乡里也不入家门。因能筹划任用这样的人,所以师史能致富达七千万钱。

【原文】
宣曲任氏之先①,为督道仓吏②。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③,而任氏独窖仓粟④。楚汉相距荥阳也⑤,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⑥,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⑦,力田畜⑧。田畜人争取贾⑨,任氏独取贵善⑩。富者数世(11)。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12),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为闾里率(13),故富而主上重之(14)。
【注释】
①先:先祖。②督道:据陈直【史记新证】:『疑为仓名,道疑字省文,凡将篇一禾六穗,督盖取其嘉名。『③争取:争夺。④窑:把东西藏在窖里。⑤距:通『拒』,指两军相持。⑥米石至万:一石米价达到一万钱。⑦折节:屈己从人,意为不炫耀富有。为俭:更加勤俭节约。⑧力田畜:致力于耕种畜养。力,竭力、尽力。⑨贱贾:价钱便宜。⑩贵善:价钱贵而质量好的。(11)富者数世:数代都很富有。(12)弗:不。(13)率:表率、榜样。(14)主上:指皇帝。重:重视、敬重。
【译文】
宣曲任氏的先祖,是督道仓的守吏。秦朝败亡之时,豪杰全都争夺金银珠宝,而任氏独自用地窖储藏米粟。后来,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 ,豪杰的金银珠宝全都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一般富人都争相奢侈,而任氏却屈己从人,崇尚节俭,致力于农田畜牧。田地、牲畜,一般人都争着低价买进,任氏却专门买进贵而好的。任家数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约规定,不是自家种田养畜得来的物品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自身不得饮酒吃肉。以此做为乡里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25-3-30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記·貨殖列傳】疏義第十二:孔曹任氏治生之道考

太史公述貨殖之術,於孔氏、曹邴、任氏三家經營之道,尤見治生要義。宛縣孔氏本梁人,世業鐵冶,徙南陽而大其業。其術有三:一曰"連車騎游諸侯",假公子交遊之名行商賈之實;二曰"規陂池",兼營副業以廣利源;三曰"雍容取贏",不效小賈錙銖必較,反以豪奢氣度獲利倍蓰。此正合《管子》"奢靡篇"通貨積財之理。

魯人曹邴氏雖以鐵冶致巨萬,然持家恪守俛拾仰取之訓,其"賃貸行賈遍郡國"之法,實開連鎖經營之先河。尤可注意者,鄒魯文學之風竟為所移,足證《荀子》"儒效篇"所謂"積靡使然"之論。至若齊人刁間驅桀奴逐利,周人師史轉轂百數,皆顯戰國末商業網絡之密。

宣曲任氏發跡尤具深意。其先為督道倉吏,秦敗時獨窖倉粟,待楚漢相峙糧價萬錢時出糶,此正范蠡"旱則資舟"之術的踐。更可貴者在"富人爭奢"之世,獨守"折節為儉"之道,暗合《老子》"儉故能廣"之旨。太史公特標"力田畜"三字,示人治生當以根本為要,與《大學》"生財有大道"之義互發。

要之,孔氏通權變,曹氏尚勤勉,任氏貴遠見,皆得貨殖三昧。然三家共守"表率閭里"之責,尤見商道與世教相維之義,足為後世法。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4-22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孔氏、曹邴、任氏诸家致富之事,实为探究先秦至汉初经济伦理之重要案例。今就文本所述,试析其经营之道与世风教化之义。

一、孔氏铁冶:游闲之利与名实之辨
宛县孔氏以铁冶起家,其经营有三大特质:其一,"大鼓铸规"显规模生产之智,将冶铁技术转化为产业优势;其二,"连车骑游诸侯"体现行商之道的空间拓展,以交通运输网络连接产销;其三,"因通商贾之利"暗合《管子》"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的流通理念。太史公特笔"赢得过当,愈于纤啬",揭示其超越寻常商贾锱铢必较的境界,其"游闲公子"形象恰如《盐铁论》所称"富在术数,不在劳身"的写照。

二、曹邴俭啬:本业坚守与乡党教化
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却"家自父兄子孙约",此般克制与《货殖列传》前文白圭"能薄饮食,忍嗜欲"遥相呼应。其"俯有拾,仰有取"的训诫,实为将商业伦理日常化为行为准则。更值得注意的是"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反衬出经济基础对地域文化形态的塑造力,恰印证《孟子》"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社会学观察。

三、任氏窖粟:逆市操守与长周期经营
任氏"独窖仓粟"的案例尤具深意。其"任氏以此起富"的转折,暗含《计然》"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逆向思维。而"非田畜所出弗衣食"的节制,既体现《礼记·王制》"量入以为出"的古老智慧,更将商业利润反哺农业,形成产业闭环。太史公称其"富者数世",正揭示可持续财富观的核心在于跨周期资源配置能力。

四、经济伦理的二元统一
三则案例共同构建了早期中国商人精神的完整图景:孔氏展现资源整合的宏阔,曹邴彰显本业深耕的定力,任氏则演绎风险管理的远见。其致富虽径途有异,然皆合于《大学》"生财有大道"之旨——"仁者以财发身"而非"以身发财"。尤其"表率闾里"的社会效应,证明良性商业活动实可成为"教化行而习俗美"(《汉书·货殖传》)的实践载体。

要之,司马迁通过这些叙事,不仅记录经济现象,更在解构财富创造的伦理维度。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表象下,隐含着对商业活动中智术、节制、远见三重境界的深刻思考,此即《货殖列传》超越时空的启示意义。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5-17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孔氏、曹邴、任氏诸家致富之道,实为研究秦汉经济史之重要案例。今就文本所述,试析其经营理念与历史意义如下:

一、孔氏铁冶:产业迁徙与商业网络构建
宛县孔氏本梁人,以铁冶为业。秦伐魏时迁徙南阳,此例可见战国末期手工业者之流动性。其经营特点有三:
1. "大鼓铸规":规模化生产,体现冶铁业技术积累;
2. "连车骑游诸侯":建立跨区域销售网络;
3. "因通商贾之利":把握诸侯交往中的商业机会。太史公特书"赢得过当,愈于纤啬",揭示其超越单纯节俭的资本运作思维。

二、曹邴模式:节俭自律的社区经济影响
曹邴氏虽以铁冶起家,然其"俯有拾,仰有取"的经营哲学,形成"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的示范效应。此现象反映:
1. 手工业对传统儒教地区的经济渗透;
2. 节俭自律与资本积累的辩证关系;
3. 经济活动对地域文化形态的改造力量。

三、任氏窖仓:危机管理的商业智慧
任氏"独窖仓粟"的案例极具启示:
1. "楚汉相距荥阳"时囤积粮食,展现对时局的敏锐判断;
2. "富人争奢侈"时坚守"折节为俭",体现逆向思维;
3. "田畜人争取贱贾"时"独取贵善",彰显质量优先理念。其"富者数世"的成果,验证长期主义的经济价值。

四、历史镜鉴:三种致富路径的现代启示
1. 孔氏代表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结合;
2. 曹邴显示道德自律的经济效益;
3. 任氏示范危机中的投资智慧。三者共同构成司马迁"富无经业,货无常主"经济思想的具体注脚。

结语:
《货殖列传》此段记载,不仅保存了秦汉之际重要经济史料,更揭示了商业伦理的多元形态。其中"与名然其赢得过当"的辩证观察,尤见太史公对商业活动复杂性的深刻认知。今日读之,于理解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髓,仍具重要参考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