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0|回復: 1

[其他] 【计然七策】诗解5眼锐穷莫易守防患未然知市巧损益自损生利诱逐时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0 20:1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计然七策】诗解5眼锐穷莫易守防患未然知市巧损益自损生利诱逐时
题文诗:
十七眼锐,计然曰:穷莫易守,钝莫废常.
范蠡按语:清操洁白,虽遭极窘,不可易志,
变而为贪.锐志向上,或因时钝,不可自辍,
失其所素.苟若变易,初心前功,尽废惜哉.
初心真情,真情常在.十八防患,计然曰:
争先忧者,无忧患预,防者不患.范蠡按语:
凡事当备,其未来则,临期不受,其局蹴也.
凡患当防,其未然则,祸害不至,于深重若,
茫然无知,则患大倘,坦然不备,则事.
俗云未,水来先坝,此之谓也.十九知市,
计然曰:涨跌先知,称为惯手;壅通预识,
可谓智人.范蠡按语:作牙作客,能料货之,
行与不行,逆知价之,长跌而预,有定见是,
为真老成.二十巧损,计然曰:益自损生.
范蠡按语:不遭离乱,不知艰苦;不经挫辱,
不知退省.知艰苦者,竞竞于事,无有不工.
知退省者,审而后行,无有不善.故淹狱者,
与人,是以,者怯登与,骤进初仕,
拔奇吐异,恃己长而,逞胜无己,直待堇菲,
折挫然后,缄默慎行.二一利诱,计然曰:
有势主家,宜以心结;无钱牙侩,要在利.
范蠡按语:宦家及豪,杰经纪钱,入其手难,
与角力须,推心置腹,隆施优遇,不可轻口,
乱言彼此,愈加公道,报我若贫,穷窘迫主,
凡事相益,扶持有利,于彼使之,怀我恩我,
事必济也.二二逐时,计然曰:现银强过,
不知,守货齐行,多自.范蠡按语:
货到地头,终须要卖,若见现银,勉强增价,
过于坚执,或听旁人,搊族错过,机会遂致,
买寝货阁,后悔无及,未免有叹,失度无船.
十七、眼锐【原文】
计然曰:『穷莫易守,钝莫废常。』

【译文】

身处困境时,不要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时机不成熟或未来临时,不要放弃自己平常所坚持的志向。

范蠡按语:『清操洁白者,虽遭极窘,不可易志,变而为贪。锐志向上者,或因时钝,不可自辍,失其所素。苟若变易初心,前功尽废,惜哉。』
【译文】
一个品行端正、清廉的人,即使遭遇到极为窘困的境况,也不可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变成一个贪爱财物的人。一个志向高远、积极进取的人,如果碰到时机不利的情况,不可以自甘坠落,丢弃平时所坚持的志向。倘若改变自己最初的做人原则或志向,就会前功尽弃,这实在是很可惜的。

十八、防患【原文】
计然曰:『争先忧者无忧,患预防者不患。』

【译文】

抢在他人之前忧虑即将发生的危险的人,在危险来临之时就不会再产生忧虑;在危险未来临之前,就已做好预防措施的人,等到危险降临之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范蠡按语:『凡事当备其未来,则临期不受其局蹴。凡患当防其未然,则祸害不至于深重。若茫然无知则患大,坦然不备则事急。俗云:『未有水来先作坝』,此之谓也。』

【译文】
凡事都应在它未发生之前做好准备,那么,一旦发生就不会手足无措。但凡会遇到的危险,要在它未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措施,那么,当危机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害必然是最轻的。如果对将要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那么,本来可以避免或降低的损害就会扩大;如果明明知道却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其发生发展,呢么,原来可从容面对的事情会显得很急迫。俗语说:『洪水没有来临之前,就应筑好堤坝』,就是这个道理。

十九、知市【原文】
计然曰:『涨跌先知,称为惯手。壅通预识,可谓智人。』

【注释】惯手:精通于某种技艺的内行、熟手。壅:堵塞。

【译文】

能预料货价的升涨、跌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内行。能想通别人想不通的、预见别人见不到的,这样的人可以称为智慧之人。

范蠡按语:『作牙作客,能料货之行与不行,逆知价之长跌,而预有定见,是为真老成也。』

【译文】
不论是作为中间商,还是作为客商,能够预料到货物是畅销还是滞销,能够预见货价将要升涨还是跌落,从而提前有了确定的看法和相应的策略,这样的人就是真正成熟的行家。

二十、巧损【原文】
计然曰:『益自损生。』

【译文】

利益总是从损害中来。

范蠡按语:『不遭离乱则不知艰苦,不经挫辱则不知退省。知艰苦者,竞竞于事,无有不工。知退省者,审而后行,无有不善。故淹狱者厌讼,堕险者怯登。与夫骤进初仕,拔奇吐异,恃己长而逞胜无己,直待堇菲折挫,然后缄默慎行。』
【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遭遇过流离失所的境遇,就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与屈辱,那么在遇事时就不会懂得退一步进行反思。一个人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才会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一个人懂得了退让和反思,对事情就会仔细考虑后再动手执行,那么,所遇到的问题就会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曾有过牢狱之灾的人,厌烦同人打官司;曾有过高山失足经历的人,一说登山就会畏怯。然而,却有些突然之间取得成功或初次进入仕途的人,他们行事追求出风头,凭借自己的长处在人前逞强好胜,直到受尽挫折后,才懂得要少说话,谨慎行事。

二十一、利诱【原文】
计然曰:『有势主家,宜以心结。无钱牙侩,要在利予。』

【译文】

对于有势力的人,应该用心来交往,培养彼此的感情。而对于没有钱财的人,如中间商等,应该给他们点好处来结交。

范蠡按语:『宦家及豪杰经纪,钱入其手,难与角力,须推心置腹,隆施优遇,不可轻口乱言,彼此愈加公道报我。若贫穷窘迫之主,凡事相益扶持,有利于彼,使怀我恩我,事未必无济也。』
【译文】
做官的人或者非常有钱有势、豪爽杰出的经纪人,钱财一旦到了他们的手里,就很难与他们进行抗衡,必须推心置腹地与他们结交,尽量地对他们加以优厚的待遇,不要轻易张口、胡乱说话,那么对方也必定会平等、公道地来对待我。如果对方是贫穷、窘迫、困难的人,凡事应该扶助、支持他,为对方着想,给他好处,那么他必然会怀念我的恩情,感激我的恩德,这对我必定会有好处的。

二十二、逐时【原文】
计然曰:『现银强过不知机,守货齐行多自误。』

【译文】

收到现款比不知道把握机会强许多,守着货物偏偏不肯出卖,最后往往把自己给耽误了。

范蠡按语:『货到地头,终须要卖,若见现银,勉强增价,过于坚执,或听旁人搊族,错过机会,遂致买寝货阁,后悔无及,未免有失度无船之叹。』

【注释】搊:音chōu,琵琶弹奏的一种指法,用中指抠撮。

【译文】
货物运到了要出卖的地方,终究必须卖出,如果有人肯出现金购买,卖主却一定要加价,非常固执,或者听信别人的意见,白白错过大好机会,最后导致货物搁置,后悔都来不及,这就像失去渡河良机之后无奈的感慨一样。
杜天明 發表於 2025-4-23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计然七策》诗解第五篇阐微:守穷持锐与市道损益之真谛

【经义发微】
《计然七策》第十七则"眼锐"篇云:"穷莫易守,钝莫废常",此八字实为处世经纶之圭臬。计然子揭示:处困厄当守其白,逢蹇滞须持其常。范蠡按语进一步阐释:"清操洁白,虽遭极窘,不可易志",此乃承《周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之精神。古之君子,穷且益坚,如颜回箪瓢不改其乐,正因守得"初心真情",方能"真情常在"。

【守穷之道】
"穷莫易守"之要义有三:
一者守节。《庄子·让王》言"穷亦乐,通亦乐",非谓安于贫困,乃谓持守本真。陶朱公三致千金而散之,正因深谙"变而为贪,失其所素"之理。
二者守时。《管子》云"时则动,不时则静",处穷当如潜龙勿用,待时而动。范蠡辞越后耕于海畔,即为此道典范。
三者守拙。老子"大巧若拙"之智,在此体现为"钝莫废常"——商山四皓避世守拙,终得安汉室,恰证此理。

【市道损益】
第十八则未显全文,然"知市巧损益"五字已含机锋。计然之术,向主"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逆市之道,其核心正在"自损生利"四字:
一者"欲取先予"。吕不韦奇货可居,先散千金结子楚,后得秦相之位,此谓"诱逐时利"。
二者"以虚为盈"。白圭"人弃我取"之术,正是通过表面自损实现真实盈利。
三者"与时逐利"。《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候时转物",恰合《周易》"变通者趣时"之旨。

【当代镜鉴】
今人读此,当悟:
1. 创业守成之际,当效"清操洁白"之志。昔乔布斯被逐苹果仍坚守创新初心,终成二次辉煌。
2. 投资理财之道,宜循"自损生利"之理。巴菲特"别人恐惧我贪婪"之策,正是计然思想的现代诠释。
3. 处世应变之方,需得"防患未然"之智。华为备胎芯片之策,可谓深得"钝莫废常"三昧。

【结语】
《计然七策》之智,非仅商道,实为性命之学。守穷持锐者,守的是心中一点不灭之真火;市巧损益者,益的是人生进退之圆机。读者若能于此"眼锐"处着眼,自可窥见"初心真情,常在不变"的永恒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