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78|回复: 2

[其他] 贾谊《新书》卷29匈奴诗解2牵其耳目口腹引心安得不来下胡抑抎此谓五饵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4-5 1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谊《新书》卷29匈奴诗解2牵其耳目口腹引心安得不来下胡抑抎此谓五饵
题文诗:
凡赏于国,不可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
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驳轹,之从而时,
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乃可倾一,
国之心也.陛下幸听,臣之计则,臣有余财.
匈奴来者,家长已上,固必衣绣,家少者必,
衣文锦为,银车五乘,大雕画之,驾四马载,
绿盖从数,骑御骖乘.且虽单于,之出入也,
不轻都此.匈奴降者,令时时得,此而赐之.
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心相告,人人冀幸,
以为吾至,亦可得此,以坏其目;此谓一饵.
匈奴使至,若大降者,大众所聚,上必有所,
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肉具,
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观者,
百数在旁,得赐者喜,且笑且饭,味皆所嗜,
所未尝得.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一国,
闻见之者,垂涎相告,人悇憛其,所自以吾,
至亦将此,将以此坏,其口一饵.降者之杰,
若使者至,上必使人,有所召客.令得召其,
知识胡人,之欲观者,勿禁令妇,傅白墨黑,
绣衣侍堂,二三十人,或薄或揜,为其胡戏,
以相饭之.上使乐府,幸假,吹箫鼓鼗,
倒挈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闲击鼓,
舞其偶人,昔为戎乐,携手胥强,上客之后,
妇人先后,扶侍之者,固十余人,使降者时,
或得此而,乐之一国,闻见之者,希盱相告,
人人忣忣,唯恐后至,以坏其耳.一饵凡,
降者陛下,所召幸若,所以约致,陛下,
时有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厨处之,
大囷京,厩有编马,库有阵车,奴婢诸婴,
儿畜生具,令此时大,具召胡客,飨胡使幸,
令官助之,具假之乐.令此其,居处乐虞,
囷京之畜,皆过其故.虑出,其单于或,
时时赐此,而为家耳.匈奴一国,倾心而冀,
人人忣忣,唯恐后致,将以此坏,其腹一饵.
于来降者,上必时时,而有所召,幸拊循而,
后得入官.胡大人难,若上,于胡婴儿,
及贵人子,好可爱者,上必召幸,大数十人,
为此绣衣,好闲,则从居则,更侍上即,
飨胡人也,大觳抵也,客胡使也,力士武士,
固近侍傍,胡婴儿得,近侍侧胡,贵人更进,
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也,使付酒钱,
时人偶之.为闲则出,绣衣具带,馀,
时以赐之.上即幸拊,胡婴儿捣,戏弄,
之乃授炙,幸自啖之,出好衣闲,自为赣之.
上起胡婴,或前或后.胡贵人得,奉酒出则,
服衣佩绶,贵人立前,令数人得,此而居耳.
国闻见者,希盱而欲,人人忣忣,惟恐后至.
将以此坏,其心一饵.牵其耳目,口腹四者,
又引其心,安得不来,下胡抑抎.此谓五饵.
《原文》凡赏于国者,此不可以均。赏均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故善赏者踔之,驳轹之,从而时厚之,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乃可倾一国之心。陛下幸听臣之计,则臣有余财。匈奴之来者,家长已上,固必衣绣,家少者必衣文锦,将为银车五乘,大雕画之,驾四马,载绿盖,从数骑,御骖乘。且虽单于之出入也,不轻都此矣。令匈奴降者,时时得此而赐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心而相告,人人冀幸,以为吾至亦可以得此,将以坏其目。一饵。匈奴之使至者,若大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肉具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且笑且饭,味皆所嗜而所未尝得也。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其所自,以吾至亦将得此,将以此坏其口。一饵。
降者之杰也,若使者至也,上必使人有所召客焉。令得召其知识,胡 人之欲观者勿禁。令妇人傅白墨黑,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或薄或揜,为其胡 戏,以相饭。上使乐府幸假之乐,吹箫鼓鼗,倒挈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闲击鼓,舞其偶人昔时乃为戎乐携手胥强上客之,后妇人先后扶侍之者固十余人,使降者时或得此而乐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希盱相告,人人忣忣,唯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耳。一饵。
凡降者,陛下之所召幸,若所以约致也,陛下必时有所富,必令此有高堂邃宇,善厨处,大囷京,厩有编马,库有阵车,奴婢诸婴儿畜生具,令此时大具,召胡客,飨胡 使,上幸令官助之,具假之乐。令此其居处乐虞囷京之畜,皆过其故。王虑出其单于,或时时赐此而为家耳。匈奴一国倾心而冀,人人忣忣,唯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腹。一饵。
于来降者,上必时时而有所召幸拊循,而后得入官。夫胡 大人难亲也,若上于胡 婴儿及贵人子好可爱者,上必召幸大数十人,为此绣衣好闲,且出则从,居则更侍。上即飨胡人也,大觳抵也,客胡 使也,力士武士固近侍傍,胡 婴儿得近侍侧,胡贵人更进得佐酒前,上乃幸自御此薄,使付酒钱,时人偶之。为闲则出绣衣具带服宾,时以赐之。上即幸拊胡婴儿,捣遒之,戏弄之,乃授炙,幸自啖之,出好衣闲,且自为赣之。上起胡 婴儿,或前或后。胡贵人既得奉酒,出则服衣佩绶,贵人而立于前,令数人得此而居耳。一国闻者见者,希盱而欲,人人忣忣,惟恐其后来至也。将以此坏其心。一饵。故牵其耳,牵其目,牵其口,牵其腹,四者已牵,又引其心,安得不来下胡 抑抎也。此谓五饵。
【注释】
3kuan藏匿。
4“踔”,初见秦朝说文时代,形声字。从足,卓声。卓构形义尚不明。踔本义为践踏、踩。《说文》:“,踶也。”徐锴系传“踶,亦当蹋意也”。段玉裁注“许意踔与蹈义同”。引申可指腾起、跳跃。
5驳轹:li的引证解释车轮交错碾过。比喻陵藉。
6悇憛,读音为tú tá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忧苦悲伤。
7倡乐:倡优的歌舞杂戏表演。《六韬·上贤》:“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 ﹞乃私求大阴人 嫪毐 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
8释义:通“斛”。量器名。亦作容量单位
9馀(读音:yú),常见汉字,本义是吃剩的食物、以后、剩下等
宾余,读音为bīn yú,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人辫发上的铜制饰物
10赣通“贡”。赐给。赣,赐也。——《说文》
11.迕:逆;违背。如:违迕
天道无情 发表于 2025-5-31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谊《新书·匈奴》"五饵"策疏解

贾谊《新书·匈奴》篇所论"五饵"之策,乃汉初应对匈奴之重要战略思想。其核心在于"牵其耳目口腹以引心",通过非武力手段实现"下胡抑抎"之效。今就所引文本略作疏解,以明其要义。

一、赏赐不均之政治智慧
"凡赏于国,不可均赏"一语,深谙驭人之术。贾谊指出均赏则"国窾而赏薄不足以动人",盖因平均分配反使激励失效。其主张"踔之驳轹之从而时厚之",强调赏赐须有等差、显殊异,通过差异化的物质刺激("令视之足见")与荣誉赋予("诵之足语"),方能收"倾一国之心"之效。此论实承《管子》"予之为取"思想,以利为饵而制其心。

二、"五饵"策略的心理学基础
所谓"五饵",乃针对匈奴"耳目口腹"之欲设计的系统性怀柔政策:
1. 耳目之饵:以华服、音乐、仪仗满足其感官享受,弱化尚武之心;
2. 口腹之饵:以美食佳酿诱其生理依赖,如"饭物故四五盛,美胾膹炙";
3. 居处之饵:以宫室帷帐改变游牧习性,如"高堂邃宇,善厨处";
4. 礼遇之饵:通过殊礼接待满足虚荣,如"上时令乐府为之谐舞";
5. 名位之饵:赐予虚衔使慕汉官威仪,如"封君之妻为夫人"。

此五者层层递进,终使匈奴"安得不来"——既消解其侵略性,又潜移默化促其归附。

三、战略本质与历史意义
贾谊之策绝非简单贿赂,实为"以欲制欲"的文明同化策略。其要义有三:
1. 物质诱惑为表:通过感官享受制造文化落差;
2. 心理驯化为里:利用欲望依赖重构价值认同;
3. 非战屈人为本:避免军事消耗,实现"不战而臣人之兵"。

虽文帝未全用其策,然此论开后世"羁縻政策"先河,唐代对突厥"绢马互市"、明代对女真"朝贡贸易",皆可见其遗绪。贾谊早窥见文明吸引力较武力征服更具持久性,诚为超越时代之洞见。

结语
今观"五饵"之说,其价值不仅在于古代边疆策略,更启示吾人: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往往胜于硬性对抗。然贾谊亦强调"德战为固",若失却仁义之本,则饵终为术耳。读者当于此深味之。

(全文约780字)
邋遢欧米茄 发表于 2025-6-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贾谊"五饵"之策中的非对称赏赐思想》

贾谊《新书·匈奴》篇所载"五饵"之策,实为汉代最具系统性的羁縻理论。其中"不可均赏"的治国理念,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值得今人细究。

考"均赏则国窾"之理,实源于黄老刑名之学。《管子·侈靡》有云:"赏罚信必于耳目之所见,则其所不见莫不暗化矣。"贾生深谙此道,其"踔之驳轹之"的差异赏赐法,正合《韩非子·八经》"赏莫如厚而信"的御臣之术。这种刻意制造的不均衡状态,恰是维持统治张力的精妙设计。

细绎文本,"令视之足见也,诵之足语也"的赏赐标准,体现了双重政治心理学机制:其一,通过物质层面的"耳目口腹之欲"满足,形成感官牵引;其二,借助"诵之足语"的舆论传播,构建心理暗示。这与《鬼谷子·捭阖》"因其欲以见其志"的攻心之术暗合。

贾谊所谓"倾一国之心"的终极目标,实为建构非对称的朝贡关系。在匈奴问题上,他主张以"下胡抑抎"(降低胡人地位)为前提,通过差异赏赐制造匈奴内部的权力梯度。这种策略既不同于儒家的德化主张,也有别于法家的纯粹威慑,呈现出杂糅百家的实用主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贾生强调"时厚之"的动态调节,暗合《周易》"变通趋时"之理。这种赏赐的时机艺术,既避免了《商君书》所言"赏多则乏"的财政困境,又防止出现《孙子兵法》警示的"恩竭则慢"的管理失效。

今观贾谊之策,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非对称交换,将物质诱惑转化为政治认同。这种"以利为饵,以心为的"的统治智慧,对理解中国传统羁縻政策具有范式意义,亦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运用提供历史镜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