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05|回覆: 2

[其他] 屈原【楚辭;九嘆8思古】詩解憫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自悲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侍側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3-17 09:3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屈原【楚辭;九嘆8思古】詩解憫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自悲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侍側
題文詩:

冥冥深林,樹木鬱郁。
山參差以,嶄岩兮阜,杳杳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遺泣。
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湫戾。
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山陸。
旦徘徊於,長阪兮夕,仿偟獨宿。
發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勞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沾襟濡袂。
心嬋媛而,無告兮口,噤閉不言。
違郢都之,舊閭兮回,湘沅遠遷。
念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無次。
憫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自悲。
聊浮游於,山狹兮步,周流江畔。
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泛觀。
興離騷之,微文兮冀,靈修壹悟。

還余車於,南郢復往,軌於初古。
道修遠其,難遷傷余,心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辟紀。
播規矩以,背度兮措,權衡任意。
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侍側。
甘棠枯於,豐草藜棘,樹於中庭。
西施斥於,北宮仳倠,倚於彌楹。
烏獲戚而,驂乘燕公,操於馬圉。
蒯瞶登於,清府咎繇,棄而在壄。
蓋見茲以,永嘆欲登,階而狐疑。
椉白水而,高騖兮因,徙弛長辭。

嘆曰:
倘佯壚阪,沼水深兮。容與漢渚,涕淫淫兮。
鍾牙已死,誰爲聲兮?纖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淒欷,心離離兮。還顧高丘,泣如灑兮。

先聖情真,情真義深,情通古今,通古達今。

屈子精神,代代相傳,離騷遞義,向死而生。

【原文】思古
冥冥深林兮,樹木鬱郁。
山參差以嶄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遺泣。
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於山陸。
旦徘徊於長阪兮,夕仿偟而獨宿。
發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勞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沾襟而濡袂。
心嬋媛而無告兮,口噤閉而不言。
違郢都之舊閭兮,回湘沅而遠遷。
念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
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於山狹兮,步周流於江畔。
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而泛觀。
興【離騷】之微文兮,冀靈修之壹悟。
還余車於南郢兮,復往軌於初古。
道修遠其難遷兮,傷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之辟紀。
播規矩以背度兮,錯權衡而任意。
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而侍側。
甘棠枯於豐草兮,藜棘樹於中庭。
西施斥於北宮兮,仳倠倚於彌楹。
烏獲戚而驂乘兮,燕公操於馬圉。
蒯瞶登於清府兮,咎繇棄而在壄。
蓋見茲以永嘆兮,欲登階而狐疑。
椉白水而高騖兮,因徙弛而長詞。
嘆曰:
倘佯壚阪,沼水深兮。
容與漢渚,涕淫淫兮。
鍾牙已死,誰爲聲兮?
纖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淒欷,心離離兮。
還顧高丘,泣如灑兮。

【注釋】

冥冥:幽暗不明。鬱郁:蔥鬱,繁茂。參差(cēn cī):不齊貌。
嶄岩:高峻的山勢。
嶄:古通『巉』,高而險峻。阜:阜丘,土丘。杳杳:幽暗深廣。
悁悁(yuān yuān):忿怒的樣子。
眇眇:極目遠望的樣子。
遺泣:留下泣聲。
騷屑:形容風呼嘯的聲音。
吸吸:形容雲氣浮動的樣子。
湫(qiū)戾:捲曲的樣子。
倥傯(kǒng zǒng):困苦窘迫。
山陸:山間和陸地。陸,大土堆。
徘徊:來回遊盪。長阪:亦作『 長坂 』,長長高坡。
彷徨:猶豫不決。
披披:散亂的樣子。
鬤鬤(ránɡ ránɡ):頭髮紛亂的樣子。
躬:自身。劬勞:過分勞苦,辛勞。瘏(tú)悴:疲病,疲憊憔悴。
俇俇(ɡuànɡ ɡuànɡ):猶『惶惶』,恐懼不安、心神不定的樣子。
濡:沾濕。袂(mèi):衣袖。
嬋媛:情思牽縈。
噤閉:閉口不做聲。
閭:鄉里。巷裡。
橫陷:意外陷落。
宗鬼神:宗族祖先的鬼神。
無次:失去次第,指沒有人祭祀。
閔:憂慮,擔心。
先嗣:先祖事業的繼續。中絕:中斷。
惶惑:惶恐疑惑。
狹(xiá):同『峽』,峽谷。
長嘯:長聲呼嘯。
倘佯(cháng yáng):同『徜徉』,往來盤旋。
泛觀:縱觀,廣泛地瀏覽。
興:創作。
微文:隱約諷喻的文章。
靈修:有修爲之神靈。諷指楚王。靈,神修,美。
壹悟:一悟,專一醒悟。
往軌:往日之軌道。初古:猶遠古。修遠:修爲遙遠。已:止。
三五:指三皇五帝。
典刑:舊法,常規。
洪範:【尚書】篇名。洪,大。范,方法,規範。相傳爲周滅商後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陳述『天地之大法』,提出了帝王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九種根本大法,即『洪範九疇』。辟紀:法紀。
背度:違背法度。
錯:錯置。
繩墨:木工的墨線。喻法度。
傾容:即側頭安身的人。傾,歪斜。容,容身。
甘棠:即杜梨,高大的落葉喬木,春華秋實,花色白,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
藜棘:蒺藜和棘刺。
仳倠(pǐ suī):古代醜女的名。【淮南子·修務】載:『雖粉白黛黑弗能爲美者,嫫母、仳倠也。』彌:遍及。楹:堂前的直柱。
烏獲:烏獲:人名,戰國時大力士,秦國人,與任鄙、孟說齊名。秦武王崇好力士,羅致並寵用他們,皆至大官。他力能舉百鈞,年八十餘歲。後用作力士的泛稱。戚:親近,親密。驂乘:在車右邊陪乘,是近侍警衛。
燕公:即邵公,姓姬名奭,被周武王封於燕,故曰燕公,也稱燕邵公。馬圉:養馬的地方。
蒯瞶(kuǎi guì):人名,春秋時期衛靈公的太子。由於不順其親,欲害其後母。清府:清府:即清廟,也即宗廟。由於宗廟肅然清靜,所以被稱爲清廟。
咎繇:即皋陶,舜時的法官,公正無私,爲傳說中的司法之祖。
蓋:大概,皆因。
白水:神話中的水名,據說發源於崑崙山,相傳飲之可以不死。高騖:高遠奔馳。
徙弛:退卻。長詞:通『長辭』,長久告別。
壚:山名。阪:山坡。沼:水池。
容與:徘徊。漢:漢水。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淫淫:淚流不斷的樣子。
鍾牙:指鍾子期和俞伯牙,春秋時人,精於音律。
纖阿:古神話中御月運行的女神。御:駕駛馬車。
曾:通『增』,更加。欷:欷歔,哽咽。離離:割裂的樣子。
還顧:環顧。

【譯文】

幽暗不明的山林,樹木密密層層生長茂盛。
山勢高峻岩石崢嶸,峰巒遮天蔽日天色陰鬱。
可憐啊心中無限惆悵,舉目遠眺涕泣漣漣。
秋風蕭蕭搖動百草,雲氣浮動捲曲滾滾布滿天空。
人生毫無歡樂只余悲傷,久居深山野嶺憂愁困苦。
白天在山坡上徘徊遊蕩,夜晚形單影吊獨宿山間。
我披頭散髮容貌萎靡,身心勞苦憔悴病臥在床。
心神不定匆匆南行,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
愁思纏繞又能向誰訴說,只能緊閉雙唇沉默不語。
離開我的家鄉郢都,經過湘江沅水流放至遠方。
惦念我的祖國橫遭災難,祖廟混亂鬼神無人祭祀。
哀憐祖先事業由此中斷,心中恐懼疑惑獨自悲傷。
暫且漫步徘徊在山谷之中,再到江邊四處遊蕩。
面對深淵引吭高歌,徜徉漫遊四處觀望。
申發【離騷】的隱約諷喻,希望君王能夠最終醒悟。
能讓我的馬車返回郢都,遵循先王轍跡決不改向。
郢都道路遙遠啊我實難回還,黯然神傷啊我無法自已。
君王背離三皇五帝的常法,斷絕【洪範】的準則紀綱。
放棄圓規直尺違背法度,丟開稱物權衡任意估量。
認真執行法紀的遭受放逐,側頭安身的能夠近君旁。
棠梨枝葉枯萎而野草卻豐盛啊,把蒺藜荊棘種滿庭院中央。
美女西施被斥冷宮之中,醜婦仳倠得寵搔首堂前。
莽夫烏獲作爲貼身警衛,讓燕公操勞在馬房之中。
蒯瞶叛逆無義卻能進宗廟,皋陶賢明聖智被棄逐遠方。
看到如此世界使我長嘆啊,想要進身規勸又猶豫驚慌。
還是從白水之上遠走高飛趁此退身隱居永別君王。
可嘆啊:徜徉在壚山坡上,池水深深我彷徨。徘徊漢水之濱,涕淚漣漣流連彷徨。
子期伯牙已死,誰能知曉彈妙音?纖阿不能駕馭車馬,怎能發揮力量?
無限悲哀淒涼,心痛欲裂如刀絞。回望楚國方向,眼淚拋灑不斷。
唯東所望 發表於 2025-4-16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嘆·思古】章解:屈子憂思與楚政衰微之鑑

【思古】一章,乃劉向擬屈之作,然深得【離騷】遺韻。其文以"山林鬱勃"起興,至"涕淫淫兮"作結,層層遞進,將屈子"忠而被謗"之悲、"宗國傾覆"之痛、"法度崩壞"之嘆,融於蒼茫山水之間,實爲【九嘆】中至情至性之篇。

首段"冥冥深林"至"躬劬勞而瘏悴",以比興手法構建雙重意象:一則狀放逐之實景,參差山岩、蔽日深林,恰似楚廷讒佞蔽君之象;二則喻心境之幽暗,"風騷屑"、"雲吸吸"者,正是"忠憤蟠郁"(朱熹【楚辭集注】)之氣的外化。其"披髮獨宿"之態,較之【涉江】"接輿髡首"更見悽愴,非僅形骸之勞,實爲宗廟丘墟之痛。

中段"違郢都之舊閭"點明題旨。屈子之悲,非一己之黜陟,而在"先嗣中絕"的文明斷裂。"宗鬼神無次"一句尤重,蓋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漢書·地理志】),祭祀失序即象徵國祚將傾。其"浮游江畔"非漁父之逍遙,乃"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離騷】)的終極抉擇前的徘徊。所謂"興離騷微文",正是以文脈續宗祀的苦心。

末段"背三五之典刑"直指楚廷弊政。繩墨廢棄與傾容得幸的對比,構成一組尖銳的諷喻:"甘棠枯於豐草"喻賢臣見棄,"西施斥於北宮"比君子遭逐,此皆【詩經·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之遺意。尤可注意者,"蒯瞶登清府"與"咎繇棄壄"的錯位,暗合【懷沙】"變白以爲黑兮,倒上以爲下"的政理顛倒,其批判力度較【惜往日】"背法度而心治"更爲峻切。

篇末"鍾牙已死"之嘆,非僅傷知音難遇,更隱喻禮樂文明的斷裂。王逸注"纖阿不御"謂"君不任賢",然更深層意涵在於:當價值尺度崩解時,縱有屈子"董道不豫"(【涉江】)之志,亦難挽狂瀾於既倒。其"向死而生"的精神,恰體現在"乘白水高騖"的終極追尋中——此非道家出世之思,而是以生命完成對"初古"治道的回歸。

要之,【思古】之價值,在於將個人命運上升至文明存續的高度。屈子"惶惑自悲"的背後,是對"三代之治"的執著守望。錢澄之【莊屈合詁】謂"楚辭皆忠孝之至,無疾而呻",此章正是以"疾痛慘怛"(【史記·屈原列傳】)之文,成就了對華夏政道精神的永恆叩問。今人讀之,猶見"日月爭光"之志,此即"通古達今"之真義。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6-19 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嘆·思古】析義:屈子憂思與楚文化精神之抉微

【九嘆·思古】作爲西漢劉向追慕屈子之作,深刻再現了屈原放逐江南時的精神困境與文化憂思。此章以"思古"爲題,實爲借古諷今之筆,通過山林意象與政治隱喻的雙重書寫,展現了楚士大夫在禮崩樂壞時代的文化堅守。

一、山林意象中的精神放逐
開篇"冥冥深林兮,樹木鬱郁"構建出幽閉的視覺空間,參差山岩與蔽日高峰形成物理與精神的雙重壓迫。王逸注"山峻高以蔽日者,讒佞壅蔽君明也",揭示自然景觀的政治隱喻。屈子"目眇眇而遺泣"的視覺喪失,與"風騷屑以搖木"的聽覺刺激形成感官對照,正是其"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史記·屈原列傳】)處境的詩意呈現。

二、宗法斷裂的文化焦慮
"閔先嗣之中絕兮"句直指楚國王族世系中斷的危機。考【楚世家】,懷王入秦不返導致宗廟震盪,此即"宗鬼神之無次"的歷史本相。屈子作爲"帝高陽之苗裔"(【離騷】),其"心惶惑而自悲"不僅關乎個人命運,更是對楚文化傳承斷絕的深切憂慮。洪興祖【楚辭補註】謂:"言己傷念先祖之業將墜於地",正解此意。

三、繩墨棄置的價值顛覆
"操繩墨而放棄兮"至"咎繇棄而在壄"諸句,構成一組強烈的政治反諷。繩墨、規矩皆喻法度,【管子·法法】云:"規矩者,方圓之正也"。而"甘棠枯於豐草"的意象逆轉,暗用【詩經·甘棠】典故,批判賢者見棄、奸佞當道的政治生態。錢杲之【離騷集傳】指出:"此章言楚王棄先王之法度",可謂的論。

四、文化守靈的精神突圍
末章"倘佯壚阪"至"泣如灑兮",以鍾子期、伯牙知音之喻(【呂氏春秋·本味】),申發"微文悟主"的創作本懷。屈子"登階狐疑"的徘徊,實爲士人在道統與政統間的艱難抉擇。朱熹【楚辭集注】評:"欲進忠而不可得",然其"浮游江畔"的放逐身影,恰成就了"向死而生"(海德格爾語)的文化人格。

【思古】章通過空間閉鎖與時間斷裂的雙重書寫,展現了屈原"發憤以抒情"(【九章·惜誦】)的創作本質。其價值不僅在於個體情感的抒發,更在於建立了"楚辭"這一文化守靈的詩學範式。在"背三五之典刑"的末世,屈子以詩學重構了楚文化的精神譜系,這正是"屈平辭懸日月"(李白【江上吟】)的深層意義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