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77|回复: 2

[其他] 屈原《楚辞;天问》诗解1情生阴阳阴阳有情真情自生生生不息向死而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3-9 1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屈原《楚辞;天问》诗解1情生阴阳阴阳有情真情自生生生不息向死而生
题文诗:
曰遂古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参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顾菟在腹?
女岐无合,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情生阴阳,阴阳有情,情生万物,万物有情,
至情至道,至道至德,至德真情,真情自生,
生生不息,无有止息,情生天地,天地有情,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日夜相代,循环往复,
四季轮回,生死交替,有死有生,能死能生,
非死非生,不得不生,不得不死,向死而生,
真情所致,通天达地,通古达今,古今一情,
情通古今,至道不灭,正义不死,真情永恒.
《原文》
曰:遂古之初[1],谁传道之?上下未形[2],何由考之?冥昭瞢暗[3],谁能极之?冯翼惟像[4],何以识之?明明暗暗[5],惟时何为[6]?阴阳三合[7],何本何化[8]?圜则九重[9],孰营度之[10]?惟兹何功[11],孰初作之[12]?斡维焉系[13]?天极焉加[14]?八柱何当[15]?东南何亏[16]?九天之际[17],安放安属[18]?隅隈多有[19],谁知其数?天何所沓[20]?十二焉分[21]?日月安属[22]?列星安陈[23]?出自汤谷[24],次于蒙汜[25]。自明及晦[26],所行几里?夜光何德[27],死则又育[28]?厥利维何[29],而顾菟在腹[30]?女岐无合[31],夫焉取九子[32]?伯强何处[33]?惠气安在[34]?何阖而晦[35]?何开而明?角宿未旦[36],曜灵安藏[37]?
【注释】

[1]遂古:远古。遂,通“邃”,远,往。
[2]上下:指天地。
[3]冥:昏暗。昭:光明。瞢(méng)暗:昏暗不明、模糊不清的样子。
[4]冯(píng)翼:大气鼓荡流动的状态。像:本无实物存在的只可想象的形象,景象。
[5]明明暗暗:指一天分昼夜而有明有暗。
[6]时:通“是”,这个。
[7]阴阳:阴气和阳气。三合:参错相合。三,通“参”。
[8]本:本源。化:化生,派生。
[9]圜(yuán):同“圆”,指天体。九重:古说天有九重,极言其高。重,层。
[10]营度:量度营造。营,经营。度,度量。
[11]兹:此,这。何功:何等的工程。
[12]孰:谁。
[13]斡(guǎn):运转的枢纽,转轴。维:指系于轴上的绳索,这里指空间维度。
[14]天极:天的顶端。加:放置,安放。
[15]八柱:古代传说有八座大山做支撑天宇的柱子。当:支撑。
[16]亏:缺陷。
[17]九天:指天的四面八方。际:边界。
[18]安:哪里。放:依傍。属(zhǔ):连接。
[19]隅:角落。隈(wēi):弯曲的地方。
[20]沓(tà):会合,指天地相合。
[21]十二:指十二辰,即日月在黄道上的十二个会合点。焉分:怎样划分。属:依附,寄托。
[22]陈:排列。
[23]汤(yáng)谷:或作“旸谷”,神话中地名,传说太阳由此升起。
[24]次:停宿,止息。
[25]蒙汜(sì):古代神话中太阳在晚上停住的地方。
[26]明:天亮。晦:夜晚。
[27]夜光:指月亮。德:通“得”。
[28]死:指月缺而渐没。育:指月没而复圆。
[29]厥:其,指月亮。利:好处。
[30]顾菟(tù):菟,即“兔”,“顾菟”是月中的兔名,闻一多《天问疏证》认为是蟾蜍。
[31]女岐:或作“女歧”,神话传说中的神女。合:交配,婚配。
[32]取:得,生。
[33]伯强:传说中北方的一位风神。
[34]惠气:即惠风,和畅的风。
[35]阖(hé):关闭。
[36]角宿(xiù):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的第一宿,由两颗星组成,夜里出现在东方,古代传说两颗星之间为天门。旦:明。
[37]曜(yào)灵:指太阳。

【译文】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的情形,是谁把它传给后代的?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根据什么考察出来?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宇宙混沌一团,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为什么这样安排?阴阳渗合而生万物,哪是本体哪又是支派?天体分为九重,是谁环绕它量度确定的?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工程,当初建造它的又是何人?使天体围绕轴心旋转的绳系,到底拴在什么地方?天轴的顶盖究竟架在何方?八根支持天体的擎天柱,安放在哪里?东南方的地面为什么缺损不齐?平面上的九天边际,各在哪里依傍相连?天际的角落曲折很多,又有谁能知道它们确切的数量?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天体又是怎样划分为十二区的?日月天体依托在哪里?众星在天如何置陈?太阳从旸谷升起,到蒙谷落地;从天亮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月亮有着什么高尚的德行,可以缺而复圆?那月中黑点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一只蟾蜍在里面?神女女岐没有配偶,为何能够产下九子?风神伯强住在何处?那和畅的风又是从哪里吹来?为什么天门关闭就是夜晚,天门开启就是白天?东方角宿还没有放光,太阳又藏在什么地方?
次次挂科 发表于 2025-4-18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问》章句疏证——屈原宇宙本体论发微

《天问》开篇十六问,实为三重宇宙诘问:一溯生成之本,二究结构之实,三问运行之律。此章句非徒设问,实乃以问为答,构建起"情—气—道"三位一体的宇宙生成论。

首六问直指本体:"遂古之初"至"何本何化",揭示"情"为宇宙第一推动力。王逸注"冯翼惟像"为"天地未形,惟象无形",恰合《淮南子》"窈窈冥冥,芒芠漠闵"之说。屈原以"冥昭瞢暗"状太初混沌,非谓虚无,实指阴阳未判之"情本体"。此情非私情,乃《易传》"天地𬘡缊"之元情,故能"参合阴阳",生化万物。

中七问探究天体结构:"圜则九重"至"谁知其数",暗合《周髀》盖天说而更具哲学深度。"斡维""天极"之问,实以空间结构喻情之维系作用。朱熹《楚辞集注》谓"八柱"象征八方情气支柱,东南亏缺正显情之流动不居。九天际会、隅隈无数,皆喻情之弥纶六合。

末三问阐释运行法则:"天何所沓"至"曜灵安藏",以日月星辰喻情之流行。《淮南子·天文训》解"十二焉分"为"阴阳之数",屈原更进一层,将星躔运行归本于情之动力。"夜光死育"问月相盈亏,"顾菟在腹"探生命本源,皆指向情之"生生不息"特性。

要而论之,此章建构起"情本体—气化论—道用论"体系:情动而生阴阳,阴阳交感成象,象显为道。故"女岐无合而生九子"非怪谈,实喻情之自为因果;"伯强惠气"之问,则显情具刚柔二相。屈原以诗性智慧突破《老子》"道生一"说,将"情"提升为宇宙本根,开后世"性情论"之先河。其"向死而生"的终极追问,较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早两千年揭示:唯情能超越有限,在宇宙大化中实现永恒。
沙坡 发表于 2025-4-2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问》开篇的宇宙本体论探赜

《天问》开篇十六问,以"曰遂古之初"为总纲,构建起一个关于宇宙本源的宏大命题体系。屈原以诗人哲思叩问天地,其追问逻辑暗合《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维路径,呈现出先秦时期独特的宇宙生成论图景。

首四问构成递进式诘问链:"谁传道之"追问历史认知的载体,"何由考之"质疑认知的途径,"谁能极之"探究认知的边界,"何以识之"反思认知的方法。这种四重追问实为对认知主体局限性的深刻自觉,与《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形成思想呼应。

"明明暗暗"四句转入阴阳辩证思维。"惟时何为"之问,揭示时间维度在宇宙生成中的关键作用,较《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更具动态性。"阴阳参合"的设问,既是对《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继承,又通过"何本何化"的追问,将静态的阴阳观转化为动态的生成论。这种"情生阴阳"的阐释视角,实为将情感本体论引入宇宙论,开创性地构建了情本哲学体系。

"圜则九重"四问转向空间建构。"孰营度之"暗含《周髀算经》盖天说的数理思维,"惟兹何功"则体现《考工记》"知者创物"的创造论。屈原将空间生成与人类工程智慧相类比,展现出天人相应的思维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向死而生"的解读,实为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反观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在先秦语境中,屈原的终极关怀更近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主体性觉醒。其"真情自生"的命题,既是对《性自命出》"道始于情"的发展,也为后世《文心雕龙》"为情造文"说埋下伏笔。

要之,《天问》开篇以诗性智慧完成了四大超越:超越经验认知的局限,超越阴阳二分的固化,超越时空的绝对分野,最终指向生命本真的哲学觉醒。这种生生不息的追问精神,正是中国哲学"究天人之际"传统的典范呈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