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01|回复: 2

[其他] 《逸周书》卷54谥法解诗解2昭胡刚静平景贞威桓思惠慧元庄夷怀敬丁烈翼肃戴灵殇隐悼刺荒愍哀幽魏炀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1-6 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逸周书》卷54谥法解诗解2昭胡刚静平景贞威桓思惠慧元庄夷怀敬丁烈翼肃戴灵殇隐悼刺荒愍哀幽魏炀
题文诗:

昭德有劳,容仪恭美,圣闻周达,名之曰昭,

保民耆艾,弥年寿考,名之曰胡.强毅果敢,

追补前过,名之曰刚.柔德考众,恭己鲜言,

宽乐令终,名之曰静.治而无眚,执事有制,

布纲治纪,名之曰平.由义而济,布义行刚,

耆意大虑,曰景清白,守节大虑,克就不隐,

无屈曰贞.猛以刚果,猛以强果,强毅信正,

名之曰威.辟屠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

名之曰桓.道德纯一,大省兆民,外内思索,

追悔前过,名之曰思.柔质慈民,爱民好与,

曰惠柔质,受谏曰慧.能思辩众,行义说民,

始建国都,主义行德,名之曰元.兵甲亟作,

澼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

武而不遂,名之曰庄.克杀秉政,安心好静,

名之曰夷.执义扬善,慈仁短折,谥号曰怀.

夙夜警戒,夙夜恭事,象方益平,善合法典,

谥号曰敬.述义不克,迷而不悌,曰丁有功,

安民秉德,遵业曰烈.刚克为伐,思虑深远,

谥号曰翼.执心决断,谥号曰肃.爱民好治,

典礼不差,谥号曰戴.死而志成,乱而不损,

极知鬼神,不勤成名,死见神能,好祭鬼神,

名之曰灵.短折不成,未家短折,名之曰殇.

不显尸国,隐拂不成,名之曰隐.年中早夭,

肆行劳祀,恐惧从处,名之曰悼.不思忘爱,

愎狠遂过,名之曰刺.外内从乱,好乐怠政,

名之曰荒.在国逢难,使民折伤,在国连忧,

祸乱方作,名之曰愍.蚤孤短折,恭仁短折,

名之曰哀.蚤孤铺位,壅遏不通,动祭乱常,

名之曰幽.克威捷行,克威惠礼,名之曰魏.

去礼远众,好内远礼,好内怠政,名之曰炀.


《原文》2
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听(曰)昭,圣闻周达曰昭。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强毅果敢曰刚,追补前过曰刚。柔德考众曰静,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耆意大虑曰景。清白守节曰贞,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辟屠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受谏曰慧。能思辩众曰元,行义说民曰元,始建国都曰元,主义行德曰元。

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克杀秉政曰夷,安心好静曰夷。执义扬善曰怀,慈仁短折曰怀。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象方益平曰敬,善合法典曰敬。述义不克曰丁,迷而不悌曰丁。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刚克为伐曰翼,思虑深远曰翼。执心决断曰肃。爱民好治曰戴,典礼不忄寒曰戴。

死而志成曰灵,乱而不损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见神能曰灵,好祭鬼神曰灵。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不显尸国曰隐,隐拂不成曰隐。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不思忘爱曰刺,愎狠遂过曰刺。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蚤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蚤孤铺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
【译文】

彰明道德而有功的谥号“昭”,仪容恭敬而美好的谥号“昭“,美名传播四方的谥号“昭”。  
保护百姓中的老年人的谥号“胡”,年高寿长的谥号“胡’。
意志坚毅又行为果敢的谥号“刚”,追补以往过失的谥号“刚”。
以宽和之德安定众人的谥号“静”,谦恭有礼又沉静少言的谥号“静”,宽宏乐观而善终的谥号“静”。
治理政事而无过失的谥号“平”,办事依章法的谥号“平”,布纲纪把握准则的谥号“平”。
依照正义而达到目的的谥号“景”,推行正义而行为果断的谥号“景”,想得久远又深思熟虑的谥号“景”。   
行为清白而守节操的谥号“贞”,深谋远虑又能成功的谥号“贞”,不隐瞒又公正无私的谥号“贞”,表里如一的谥号、“贞”。
勇猛而刚毅果敢的谥号“威”,勇猛而强力果敢的谥号“威”,果断行事以伸张正义的谥号“威”。
治理政事依法典而不衰的谥号“祁”。
开辟疆土使远国归服的谥号“桓”,能慎重行事又勉励民众的谥号“桓”,开辟疆土兼并方国的谥号“桓”。
道德纯一完备的谥号“思”。普察万民疾苦的谥号“思”,通盘考虑事事用心的谥号“思”,能追悔先前过失的谥号“思”。

性格宽柔又慈爱百姓的谥号“惠”,爱百姓好施舍的谥号“惠”。
性格温和又能接受规劝的谥号“慧”。
善思考又能区别人的地位的谥号“元”,多行义事而百姓高兴的谥号“元”,开始建立国都的谥号''元”,主持正义又推行德政的谥号“元”。

屡次发动战事的谥号''庄”,聪慧而坚强使人顺服的谥号“庄”,战胜敌人克服动乱的谥号“庄”,为国捐躯死于原野的谥号“庄”,屡次征战讨伐的谥号“庄”,使用武力而不成功的谥号“庄”。
克制杀伐执掌国政的谥号“夷”,安定百姓喜好安静的谥号“夷”。
主持正义赞扬善事的谥号“怀”,慈惠仁德而短寿的谥号“怀”。
早晚警戒自己的谥号“敬”,早晚认真办事的谥号“敬”,善于顺合法典的谥号“敬”。
口说仁义而不能兑现的谥号“丁”,糊涂而不顺从的谥号“丁”。
以武立功又安定百姓的谥号“烈”,主持德政又遵循祖业的谥号“烈”。
刚强而能成功的谥号“翼”,有深谋远虑的谥号“翼”。
刚强有德能成事的谥号“肃”,成竹在胸而能决断的谥号“肃”。
爱护百姓而喜欢办事的谥号“戴”,典礼不出现差错的谥号“戴”。  

死后心愿得以实现的谥号“灵”,身处乱世而不行私的谥号“灵”,尽知鬼神谨慎行事的谥号“灵”,率性不强求而成名的谥号“灵”,死后现出神能威力的谥号“灵”,喜好祭祀鬼神的谥号“灵”。
短寿夭折未成人的谥号“殇”,未成家而短命夭折的“殇”。
德行不明而空占君位的谥号“隐”,无心在位而偏又不成的谥号“隐”。
中年早逝的谥号“悼”,在恐惧中度日的谥号“悼”。
不思恩惠又忘记恩惠的谥号“剌”,固执反常又坚持错误的谥号“刺”。
不理政事不治家任其紊乱的谥号“荒”,喜好逸乐懈怠政事的谥号“荒”。
在位期间遭遇外患的谥号“愍”,使百姓死伤的谥号“愍”,在位期间连续发生水旱疫灾的谥号“愍”,灾害与暴乱同时发生的谥号“愍”。
早年孤单又短寿天折的谥号“哀”,谦恭仁惠而短寿夭折的谥号“哀”。
早年孤单而失去君位的谥号“幽”,心思蔽塞而昏乱的谥号“幽”,起居无节号令不时的(敬畏祭祀,而违背祖律常规的)谥号“幽”。
能有威严而行动敏捷的谥号“魏”,能有威严而仁惠有礼的谥号“魏”。
废弃礼仪又疏远众人的谥号“炀”,好女色又远礼仪的谥号“炀”,好女色又荒政事的谥号“炀”,行为放纵而精神衰疲的谥号“炀”。

《古文释意》……《逸周书·谥法解第54》2
9昭、胡:

致力德行、劳苦功高者,即为昭;仪表堂堂、彬彬有礼者,也称昭;圣德贤才、美名远扬者,也称昭。生活安稳、民众长寿者,即为胡;垂暮老年、寿终正寝者,亦称胡。

10、刚、静、平、景:性格刚毅、行事果敢者,即为刚;敢于悔改、纠正错误者,亦称刚。德行柔顺、屈从大众者,即为静;恭敬谦虚、少言寡语者,也称静;宽厚怡乐、得以善终者,亦称静。治理诸事,并无明显错误者,即为平;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者,亦称平;治理纲领、整理法纪者,亦称平。追求仁义,终有成就者,即为景;智仁行义,而不折不扣者,亦称景;刚愎自用、思虑宏达者,亦称景。

11、贞、威、桓:生平清白、拘礼守节者,即为贞;深谋远虑、克谐达功者,也称贞;旗帜鲜明、坚定不屈者,亦称贞。猛烈迅捷、刚强果断者,即为威;迅猛强劲、持久坚定者,亦称威;强劲坚毅、信仰中正者,亦称威。开辟疆土、威震远方者,即为桓;敬畏勤奋、获民拥戴者,亦称桓;进攻征伐、拓疆并土者,亦称桓。

12、思、惠、慧:问道求德,能够达到纯正一致者,即为思;知识达观,可以唤醒亿万民众者,亦称思;对外博识多见,对内沉思省醒者,亦称思;闻过追悔、改过图新者,亦称思。温和柔顺、仁慈爱民者,即为惠;关爱民生、好善乐施者,亦称惠。柔顺温和、纳言受谏者,即为慧。

13、元、庄、夷:能思善辩、折服众人者,即为元;行仁侠义、推己及人者,亦称元;立国创制、亲力亲为者,亦称元;推行道义、博取民心者,亦称元。征兵动武、克敌强盛者,即为庄;睿智绸缪、制敌取胜者,也称庄;战无不胜、意志坚强者,亦称庄;军旅劳顿、死于荒野者,亦称庄;屡次征讨、四处杀伐者,亦称庄;兴兵动武,反而失败受挫者,亦称庄。抵御杀伐,逆流执政者,即为夷;热衷安静、喜好稳定者,亦称夷。

14、怀、敬、丁:坚守道义、抑恶扬善者,即为怀;仁慈柔情、短命早亡者,亦称怀。夙夜警惕、兢兢业业者,即为敬;中规中矩、循方务平者,亦称敬;依经遵典、虔敬推行者,亦称敬。对道德仁义懵懂不解者,即为丁;执迷不悟、难以省醒者,亦称丁。

15、烈、翼、肃:致力安民而有功名者,即为烈;秉性德行、遵循祖业者,亦称烈。刚强足以克敌者,即为翼;深谋远虑赖以立身者,亦称翼。德行刚正而功成名就者,即为肃;意志坚定、果敢决断者,亦称肃。

16、戴、灵、殇:关爱民生、治国有方者,即为戴;遵经循礼而不过分者,亦称戴。生而有志、死而如愿者,即为灵;身处乱世而不受损害者,亦称灵;知识鬼神而谨慎行为者,亦称灵;率性不强求而成功名者,亦称灵;死后呈现威力能量者,亦称灵;喜好祭祀鬼神者,亦称灵。夭折未成人者,即为殇;未成家而短命者,亦称殇。

17、隐、悼、刺:不显示所担任爵位名分的国家名称者,即为隐;生前瑕疵难以掩饰者,亦称隐。中年折寿者,即为悼;劳民伤财,大肆操办祭祀者,亦称悼;惊恐怕死、高屋壁垒者,亦称悼。不恤旧爱、薄情寡恩者,即为刺;刚愎自用而遭祸端者,亦称刺。

18、荒、愍、哀、幽:内外放纵无度而左右失序者,即为荒;骄奢淫逸、怠慢朝政者,亦称荒。身在其位,而国遭大难者,即为愍;使民生遭殃、生灵涂炭者,亦称愍;使其国家怨声载道者,亦称愍;使其国家祸起萧墙者,亦称愍。年少孤单而短命者,即为哀;谦恭仁爱而短命者,亦称哀;年幼孤单,虽继位而死者,即为幽;身单力孤、政令不畅者,亦称幽;敬畏祭祀,而违背祖律常规者,亦称幽。

19、魏、炀、顷:克敌扬威、果敢迅捷者,即为魏;耀武扬威、遵循礼制者,亦称魏。背离人情礼仪而远离大众者,即为炀;自以为是、远离时俗常理者,亦称炀;刚愎自用、怠慢政治者,亦称炀。
五条鱼 发表于 2025-6-2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逸周书·谥法解》诠疏(节录)

《谥法解》者,周室典制之精微,褒贬予夺之枢机也。今观"昭""胡""刚""静"诸谥,一字之定,而百行攸彰,诚"慎终追远"之大义。试为析之:

一、昭德与仪容之辨
"昭"谥三义:"德有劳"重事功,如周公制礼作乐;"容仪恭美"尚威仪,若成王端拱而治;"圣闻周达"崇教化,犹文王声教四讫。三者同归而殊途,盖《礼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之谓也。至若"胡"谥兼"保民""寿考"二义,犹《诗经》"胡考之宁"之颂,非徒年耆,实有安民之实。

二、刚柔相济之理
"刚"谥以"强毅果敢"为正解,而"追补前过"特见深意。昔商汤自罪于桑林,周宣侧身修行,皆刚德之发用。然"静"谥三目尤妙:"柔德考众"者《洪范》"沉潜刚克"也;"恭己鲜言"则《论语》"天何言哉"之象;"宽乐令终"合于《易》"坤道其顺乎"。刚柔互济,暗合阴阳之道。

三、治术与心术之衡
"平"谥三法:"治而无眚"似《周官》宰驭之能;"执事有制"类《仪礼》节度之明;"布纲治纪"同《吕刑》"惟察惟法"之训。而"景"谥标"由义而济",犹《孟子》"惟义所在";"贞"谥言"不隐无屈",即《易传》"贞固足以干事"。可见治平之术,必本于心术之正。

四、威惠并施之度
"威"谥三目皆涉刚猛,然必系于"信正",此《司马法》"仁本"之旨。"桓""思"二谥尤耐寻味:齐桓"辟土兼国"而谥"桓",以其有"克敬勤民"之实;晋文"大省兆民"得谥"思",本于"道德纯一"之诚。恰如《管子》云:"惠者,主之高行也;威者,主之利器也。"

按谥法之设,非徒定褒贬,实为立人极。《白虎通》云:"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引也,引列行之迹也。"今观"静""平"诸谥,莫不本于《六德》"义、忠、信"之教,而归于《洪范》"正直"之畴。学者当于一字之微,见周孔垂教之深意焉。

(全文计789字,谨依传统注疏体例,不作现代分段)
今日平说 发表于 2025-7-1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谥法解》义理阐微

《逸周书·谥法解》乃周代礼制之精髓,其字字珠玑,深蕴儒家伦理纲常。今就卷二谥法要义,分疏如下:

一、昭德显圣之谥
"昭"谥三重境界:德业有劳者,如周公制礼作乐;威仪恭美者,若孔子"温良恭俭让";圣闻周达者,犹文王"明明德于天下"。三者皆体现《礼记》"明明德"之要义。

二、刚柔相济之道
"刚"谥包含强毅果敢与补过自新双重内涵,合乎《周易》"刚健中正"之义。"静"谥三德:柔德考众似《尚书》"柔远能迩";恭己鲜言类颜回"终日不违如愚";宽乐令终若卫武公"睿圣"之德。二者刚柔互济,暗合《中庸》"执两用中"之旨。

三、治世平章之则
"平"谥标准严整:治而无眚(《春秋》所谓"灾异不书"),执事有制(《周礼》六官分职),布纲治纪(《管子》"礼义廉耻"四维)。此三者实为三代治道精要,与《大学》"国治而后天下平"相表里。

四、威仪思虑之度
"威"谥三象:刚猛果决如齐桓公九合诸侯;强毅信正若豫让"士为知己者死"。"思"谥则强调道德纯一(《孟子》"仁义礼智根于心")、省察万民(《尚书》"惟精惟一")、内外思索(《论语》"学而不思则罔"),体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按谥法体例,每字皆具"三品九等"之制。如"景"谥含由义而济(子产铸刑书)、布义行刚(管仲相齐)、耆意大虑(张良运筹),三者分别对应《春秋》大义、王霸之术、圣贤之谋。此种分级评定体系,实为后世九品中正制之滥觞。

要之,周代谥法非徒称美讳恶之具,实乃礼乐制度之核心。《礼记·乐记》云:"闻其谥,知其行。"观此谥解,可见三代圣王"慎终追远"之深意,亦为后世《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史书品评人物之圭臬。学者当以《五经》为纲,参酌《史记·谥法解》及《白虎通义》,方能得圣王制谥之微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