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35|回覆: 2

[其他] 【逸周書】卷45武儆解詩解郊寶開和敬之無止夙夜勤習性之無窮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3 19: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45武儆解詩解郊寶開和敬之無止夙夜勤習性之無窮題文詩:
惟十有二,祀四月也,武王告夢,丙辰日出,
金枝郊寶,開和細書,命詔周公,旦立後嗣,
屬小子誦,文及寶典.王曰嗚呼,敬之哉汝,
勤之無止,蓋周未知,所周不知,商故無也.
朕不敢望,敬守勿失,以詔宥之.小子曰允.
汝夙夜勤,性之無窮.情生萬物,萬物有情,
情通天人,薪火相傳,傳承經典,經典承傳,
傳情遞義,情通古今,以古鑒今,不忘所由.
引以爲戒,戒驕戒躁,成有勤儉,敗由驕奢,
真情所致,通古達今,古今一情,真情精誠.

題解:儆,誡也。記武王詔周公旦立後嗣,訓誡太子姬誦之事。
【原文】
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夢,丙辰,出金枝,郊寶,開和細書,命詔周公旦立後嗣,屬小子誦文及寶典。王曰:『嗚呼,敬之哉!汝勤之無蓋□周未知所周不知商□無也。朕不敢望,敬守勿失,以詔宥。』小子曰:『允哉。』『汝夙夜勤性之無窮也。』

【譯文】
十二年四月,武王告人他作了惡夢,並命令周公給他立後嗣。丙辰日,拿出鑄在銅版上的【郊寶】和寫得細密的」【開和】,講給太子姬誦,又講到了【寶典】。

武王說:『啊呀,重視它啊。你要勤奮不懈。不知道該做什麼,而知道了又不去做,商紂王由此滅亡了。我不敢忘記這一教訓。你要謹慎地守著它,不要丟失。』又把書拿給太子看,說:『講得好啊!你要早晚勤奮,不斷地誦讀它。』

濟世 發表於 2025-3-29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武儆解】訓詁疏證

【逸周書·武儆解】載武王臨終訓嗣之事,文辭簡奧而義理深遠。今就經文章句,略作考釋:

"郊寶""開和"考
"郊寶"當爲宗廟重器,鄭玄注【周禮】云:"郊器,王禮之藏。"蓋指祭祀典冊;"開和"疑即【尚書·顧命】"和之弓"類禮器,或訓爲調和政令之書。二者並陳,示文武之道統。

"勤之無蓋"句讀辨
舊本闕文,王念孫【讀書雜誌】補作"勤之無怠",近是。然觀下文"夙夜勤性","蓋"或通"盍",訓"何不",與【詩經】"蓋雲歸哉"同例。武王誡子當勤勉不懈,以繼周德。

"敬守勿失"微言
"敬"字爲全篇樞要,【說文】云:"肅也。"【禮記】謂"君子莊敬日強"。武王以"敬"統攝守成之道,與【尚書·康誥】"敬明乃罰"相呼應,可見周初"敬天保民"之政本。

"勤性無窮"義理髮微
此語直指心性修養。【孟子·盡心上】言"存心養性",與此暗合。朱子註:"性者,人所受於天之理。"武王誡成王當窮理盡性,與後儒"格物致知"說已有精神暗通。

要之,此篇雖短,已具"敬德""保民""慎終"三義。其"金枝郊寶"之託,可比【顧命】陳寶訓;"夙夜勤性"之誡,實開【無逸】篇先聲。周室八百年基業,肇端於此數語矣。

(全文計489字)
韓屋牡 發表於 2025-4-17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武儆解】義理闡微

【逸周書·武儆解】記載武王臨終託孤之事,雖文字簡奧,然其中蘊含的治國之道與爲學之要,實爲三代政教之精髓。今試析其大義有三:

一、天命傳承與文脈相續
"金枝郊寶"者,非僅銅版文書,實乃周室受命之符。【周禮】有"天府掌祖廟之守藏,凡國之玉鎮大寶器藏焉",武王以宗廟重器付太子誦,正是"天命靡常,惟德是依"的具體體現。周公受命作【寶典】,與後來制禮作樂一脈相承,可見周初政治智慧已將政權合法性繫於文化傳承,此乃殷周革命之深層意義。

二、敬德修業的爲政之道
"敬之無止""夙夜勤性"二語,實爲全篇樞要。【尚書·無逸】云"君子所其無逸",與此處"勤之無蓋"互爲表里。武王特別強調"周未知所周不知商",暗含"殷鑑不遠"的深意。考【孟子·離婁】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此處訓誡正是要求繼承者以"敬德保民"爲根本,此乃三代政治哲學的核心要義。

三、心性修養的工夫論
"勤性之無窮"一語,已開後世心性學說之先河。【禮記·大學】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與此處"無窮"之說遙相呼應。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將"郊寶"典籍與"習性"工夫並重,體現周初人文精神已突破單純祭祀傳統,轉向德性修養與典章制度相結合的治理模式。

至若"情生萬物"以下諸句,雖爲後人所增,然得其神髓。蓋【周易】有"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庸】言"誠者物之終始",皆可與此互證。武王之誡,非獨爲一家一姓之計,實乃爲萬世開太平之道。今人讀此篇,當思"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深刻歷史智慧,於傳統中汲取創新之力,方不負先王垂訓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