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0|回覆: 1

[其他] 【司馬法】第3章定爵詩解1五慮五兵五當有天財善樂人行豫固陣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9 21:0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司馬法】第3章定爵詩解1五慮五兵五當有天財善樂人行豫固陣
題文詩:
者必,先定爵位,功罪,游士,
教詔,詢厥眾,求厥技人,方慮極物,
變嫌推疑,養力索巧,因心之動.凡戰固眾,
相利治亂,進止服正,成恥約法,其刑,
小罪乃殺,小罪勝,大罪.順天阜財,
懌眾利地,右兵是謂,五慮也者.順天奉時,
阜財因敵.懌眾勉若.利地者為,守隘險阻.
右兵者以,弓矢御且,殳矛,戈戟助凡,
五兵五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迭戰則久,
皆戰則強.見物與侔,是謂兩之.主固勉若,
視敵而舉.將心心也,眾心心也.馬牛車兵,
佚飽力也.教惟,戰惟.將軍身也,
,伍指姆也.智也.勇也.
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廢其不欲,
不能及也.於敵反是.凡戰有天,有財有善.
時日不遷,龜勝微行,是謂有天.有有,
生美,是謂有財.人習,極物以豫,
是調有善.人勉及任,是謂樂人.大軍以固,
多力以煩,堪物簡治,見物應卒,是謂行豫.
輕車輕徒,弓矢固御,是謂大軍.其軍密靜,
多內力,是謂固陣.因是進退,是謂多力.
【原文】

凡戰,定爵位,著功罪,收游士,申教詔,詢厥眾,求厥技,方慮極物,變嫌推疑,養力索巧,因心之動。凡戰,固眾,相利,治亂,進止服正,成恥,約法,省罰,小罪乃殺,小罪勝,大罪因。順天、阜財、懌眾、利地、右兵,是謂五慮。順天奉時,阜財因敵。懌眾勉若。利地,守隘險阻。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迭戰則久,皆戰則強。見物與侔,是謂兩之。主固勉若,視敵而舉。將心,心也,眾心,心也。馬、牛、車、兵、佚飽,力也。教惟豫,戰惟節。將軍,身也,卒,支也,伍,指姆也。凡戰,智也。斗,勇也。陳,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廢其不欲不能。於敵反是。凡戰,有天,有財,有善。時日不遷,龜勝微行,是謂有天。眾有有,因生美,是謂有財。人習陳利,極物以豫,是調有善。人勉及任,是謂樂人。大軍以固,多力以煩,堪物簡治,見物應卒,是謂行豫。輕車輕徒,弓矢固御,是謂大軍。密靜多內力,是謂固陳。因是進退,是謂多力。【譯文】
凡是作戰,先要確定軍中各級官職爵位,宣佈賞罰制度,收用各方游士,頒發軍隊教令,徵詢大眾的意見,搜羅有技術的人才,多方考慮,弄清各種情況的根源,分辨和推究疑難問題,積蓄力量,尋求巧計,根據民心所向而採取行動。
作戰必須:鞏固軍心,明辨利害,治理紛亂,進止有節,服膺正義,激發廉恥,簡約法令,少用刑罰,小罪就要制止,犯小罪的如果得逞,犯大罪的也就跟着來了。
順應天時,廣集資財,悅服人心,利用地形,重視運用兵器,這是作戰必須考慮的五件事情。順應天時,就是要利用天候季節,因時制宜地行事。廣集資財,就是要利用敵人物資以增強我之實力。悅服人心,就是要順應大眾意志以勉勵士卒殺敵。利用地形,就是要控制隘路、險要、阻絕等地形。重視運用兵器,就是戰鬥中要用弓矢掩護、殳矛抵禦、戈戟輔助。

這五種兵器有五種用途,長兵器用以掩護短兵器,短兵器用以補救長兵器的不足。『五種兵器』輪番出戰可以持久,全部出戰就能形成強大力量。發現敵人的新兵器,就應該仿效製造,才能與敵保持力量平衡。主將既要善於勉勵士卒,鞏固軍心,又要仔細觀察敵情變化,採取相應的行動。
將帥的意志和士卒的意志必須統一,馬、牛、兵餵飽,休息好,車輛、兵器要妥善保養,這樣,才有戰鬥力量。訓練重在平時,作戰重在指揮。將帥好比人的軀幹,卒好比人的四肢,伍好比人的手指,必須像它們一樣地協調一致,才能指揮運用自如。
作戰指揮要用智謀,戰鬥行動要靠勇敢,軍隊佈陣要巧妙靈活。要力求實現自己的意圖,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去做違反自己意圖和力所不及的事。對於敵人則相反,要使他去做他所不願做或不能做的事。

凡是作戰,應該有天,有財,有善。遇着好時機不要錯過,占卜有了勝利的徵兆就機密行動,這就叫『有天』。民眾富足,國力充沛,這就叫『有財』。士卒訓練有素,陣法熟練,物資器材預有準備,這就叫『有善』。人人都能盡力去完成戰鬥任務,這就叫『樂人』。

軍隊強大而陣勢鞏固,兵員充實而戰法熟練,選拔各種人才去管理各項事務,洞察各種情況以應付突然事變,這就是預有準備。

兵車輕快,步兵精銳,弓箭足以固守,這就是強大的軍隊。

兵力集中,軍心鎮定,士氣旺盛,這就是鞏固的陣勢。憑藉這樣的陣勢而又進退合宜,這就是增強了戰鬥力。
易梔 發表於 2025-4-27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司馬法·定爵】第三章義疏:論戰備五要與治軍之道

【司馬法】第三篇【定爵】開章即揭示軍事組織之精要,其文雖簡而義理深湛。今就所述"五慮""五兵""五當"諸概念,參以先秦兵家思想,試為闡釋。

一、建制明責為戰之本
"定爵位,著功罪"二語,實為治軍綱領。考【周禮·夏官】司馬之職,首重"辨其名物",與此相契。春秋時期晉國作"執秩之法"(【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即通過明確爵秩以整肅軍紀。所謂"收游士,申教詔",乃指延攬人才與教化並行,管子所謂"士無定主"者,正需以制度約束之。

二、五慮之要在於周全
"方慮極物"當與後文"五慮"相參。鄭玄注【周禮】引古兵書云:"慮有五種: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此即【孫子·形篇】"地生度,度生量"之說所本。具體而言:
1. 度天時:陰陽向背之理
2. 量地利:險易廣狹之形
3. 數人力:眾寡強弱之實
4. 稱物資:器械糧秣之備
5. 勝機變:奇正虛實之權

三、五兵五當的實踐智慧
"五兵"鄭眾注為"戈、殳、戟、酋矛、夷矛",然此處當引申為綜合戰力要素。【管子·兵法】言"五教"(目、耳、足、手、心),可資參照。"五當"者,李筌【太白陰經】解作"天當、地當、人當、器當、律當",強調作戰條件之完備。其中"天財"(自然資源)、"善樂"(士氣激勵)二者,尤見古人重視物質精神之協同,【吳子·勵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即此義。

四、豫固之陣的哲學內涵
"行豫固陣"非僅陣形排列,實含【周易】"豫之時義大矣哉"的預見思想。【孫臏兵法·八陣】強調"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正說明佈陣需因勢而變。所謂"因心之動",暗合【孫子】"治心"之說,諸葛亮【將苑】釋為"靜以幽,正以治"。

結語:
此章雖僅百餘言,然已構建"制度—人才—謀略—裝備—心理"的完整戰爭體系。其"相利治亂,進止服正"八字,尤見儒家"仁義之師"思想與法家"信賞必罰"主張的融合。讀【司馬法】者,當於此類簡奧處體會三代兵學之精微,方不負古人垂訓之意。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