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4|回覆: 1

[其他] 【晏子春秋】卷6內篇雜(下)詩解12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以君賜父母妻黨賢士)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24 16:2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卷6內篇雜(下)詩解12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以君賜父母妻黨賢士)題文詩:
景公飲酒,田桓子侍,望見晏子,復於公曰:
請罰晏子.公曰何故?無宇對曰:晏子也衣,
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駕駑馬朝,
是隱君賜.景公曰諾.俟晏子坐,酌者奉觴,
而進之曰:君命罰子.晏子問故.田桓子曰:
君賜卿位,以尊其身,寵之百萬,以富其家,
群臣其爵,莫尊於子,祿莫重子.今子乃衣,
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駕駑馬朝,
是隱君賜.故罰子也.晏子避席,曰請飲而,
後辭乎抑,或其辭而,後飲乎耶?景公乃曰:
辭然後飲.晏子曰君,之賜卿位,以尊其身,
嬰非敢爲,顯受也爲,行君令也;寵以百萬,
以富其家,嬰非敢爲,富受也爲,通君賜也.
臣聞古之,賢臣有受,厚賜而不,顧其國族,
吾則過之;臨事守職,不勝其任,吾則過之.
君之內隸,臣之父兄,若有離散,在於野鄙,
此臣之罪.君之外隸,臣之所職,若有播亡,
在於四方,此臣之罪.兵革不完,戰車不修,
此臣之罪.若夫弊車,駑馬以朝,意者其非,
臣之罪乎?臣以君賜,父之黨無,不乘車者,
母黨無不,足衣食者,妻之黨亦,無凍餒者,
國之賢士,待臣而後,舉火者數,百家如此,
爲彰君賜,隱君賜乎?景公曰善!罰田無宇.
晏子簡樸,分財與眾,財散情聚,利民君尊.

    【原文】

晏子布衣棧車而朝陳桓子侍景公飲酒請浮之第十二

景公飲酒,田桓子侍,望見晏子,而復於公曰:『請浮晏子。』
公曰:『何故也?』
無宇對曰:『晏子衣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而駕駑馬以朝,是隱君之賜也。』
公曰: 『諾。』
晏子坐,酌者奉觴進之,曰:『君命浮子。』
晏子曰:『何故也?』
田桓子曰:『君賜之卿位以尊其身,寵之百萬以富其家,群臣其爵莫尊於子,祿莫重於子。今子衣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而駕駑馬以朝,是則隱君之賜也。故浮子。』
晏子避席曰:『請飲而後辭乎,其辭而後飲乎?』
公曰:『辭然後飲。』
晏子曰:『君之賜卿位以尊其身,嬰非敢爲顯受也,爲行君令也;寵以百萬以富其家,嬰非敢爲富受也,爲通君賜也。臣聞古之賢臣,有受厚賜而不顧其國族,則過之;臨事守職,不勝其任,則過之。君之內隸,臣之父兄,若有離散,在於野鄙,此臣之罪也。君之外隸,臣之所職,若有播亡,在於四方,此臣之罪也。兵革之不完,戰車之不修,此臣之罪也。若夫弊車駑馬以朝,意者非臣之罪乎?且臣以君之賜,父之黨無不乘車者,母之黨無不足於衣食者,妻之黨無凍餒者,國之閒士待臣而後舉火者數百家。如此者,爲彰君賜乎,爲隱君賜乎?』
公曰:『善!爲我浮無宇也。』
12【譯文】
景公飲酒,田桓子陪侍,遠遠看見晏子,告訴景公說:『請罰晏子飲酒。』景公說:『爲什麼呀?』田無宇回答說:『晏子穿著黑布做的衣服,麋鹿皮製的裘衣,乘著竹木之車,趕著劣馬來朝見,是掩藏君王的恩賜呀。』景公說:『對。』晏子坐下,斟酒的人捧杯進上,說:『君王命令罰你飲酒。』晏子說:『爲什麼呢?』田桓子說:『君王賜給你卿位是爲使你地位尊貴,恩寵您奉祿百萬是爲使您家富足。群臣的爵位沒有誰比你更尊貴,俸祿沒有誰比你更多。現在你穿著黑布衣,麋鹿袍子,乘著竹車,還趕著劣馬來朝見,這就是掩藏君王的恩賜,所以罰你酒。』晏子躬身離席說:『請問是先飲了這杯酒再辯解,還是先讓我辯解,然後再飲酒?』景公說:『先辯解然後再飲酒。』
晏子說:『君王賜給卿位來使我的地位尊貴,我不是爲了顯達而接受,是爲了執行君王之令;恩寵百萬的奉祿使我家境富足,我不是爲了富足而接受,而是爲了普及君王之賜。我聽說古代的賢臣,有接受厚重的賞賜而不顧他的邦族的,就認爲他不對;處理事情執行職責不能勝任的,就認爲他不對。君王的內臣,臣的父兄,如有離散,流落在邊荒之地,這是我的過錯。君王的外臣,我的手下,如果有流亡在四面八方的,這是我的罪過。兵革不完備,戰車沒修整,這是我的罪過。像這樣破車劣馬相朝見,我想不是我的過錯吧?況且我用君王之賜,使父系一族沒有不乘車的,母系一族沒有不衣食豐足的,妻之族沒有挨餓受凍之人,國內的閒處之士等著我的周濟度日的有幾百家。像這樣,是彰顯君王之賜,還是掩藏君王之賜呢?』景公說:『好!替我罰田無宇飲酒。』
晏子說:『君王賜給卿位來使我的地位尊貴,我不是爲了顯達而接受,是爲了執行君王之令;恩寵百萬的奉祿使我家境富足,我不是爲了富足而接受,而是爲了普及君王之賜。我聽說古代的賢臣,有接受厚重的賞賜而不顧他的邦族的,就認爲他不對;處理事情執行職責不能勝任的,就認爲他不對。君王的內臣,臣的父兄,如有離散,流落在邊荒之地,這是我的過錯。君王的外臣,我的手下,如果有流亡在四面八方的,這是我的罪過。兵革不完備,戰車沒修整,這是我的罪過。像這樣破車劣馬相朝見,我想不是我的過錯吧?況且我用君王之賜,使父系一族沒有不乘車的,母系一族沒有不衣食豐足的,妻之族沒有挨餓受凍之人,國內的閒處之士等著我的周濟度日的有幾百家。像這樣,是彰顯君王之賜,還是掩藏君王之賜呢?』景公說:『好!替我罰田無宇飲酒。』
顧查卒 發表於 2025-7-23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卷六內篇雜下第十二章所載"晏子布衣棧車而朝"一事,實爲春秋時期政治倫理之典範呈現。今試析其要義如下:

一、禮制表象下的政治倫理衝突
田桓子(無宇)以"隱君之賜"爲由請罰晏子,其依據在於周代"車服器用"的等級制度。【周禮·春官】明確規定"以等邦國",晏子身爲齊卿卻"衣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駕駑馬以朝",在形式上確有違禮之嫌。然細究之,此實爲兩種政治倫理觀的交鋒:田氏所持乃形式主義的尊卑觀,而晏子踐行的是實質性的德政觀。

二、晏子的政治哲學解構
晏子之辯包含三重境界:
1. 受祿之本:"爲行君令"、"爲通君賜"二語,揭示其將爵祿視爲行政工具而非個人特權,此與【論語】"祿在其中"義相通。
2. 職責之辨:提出"三罪說"——宗族離散、職守不修、武備不整方爲真罪,反詰"弊車駑馬"非罪,暗合【孟子】"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之義。
3. 施惠之道:詳述將君賜分與"父黨"、"母黨"、"妻黨"及"國之賢士",體現【禮記】"大夫有善,歸諸天子"的推恩思想。其"數百家舉火"的記載,尤見管仲"九惠之教"的遺風。

三、齊景公的政治權衡
景公最終"罰田無宇"的裁決,具有深意:
1. 肯定晏子"散財聚民"的施政方式,符合齊國"通商工之業"的治國傳統。
2. 暗示對田氏"厚斂"作風的抑制,爲後來晏子遏制田氏專權埋下伏筆。
3. 體現春秋時期"禮以行義"的實用主義轉向,與孔子"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的質問遙相呼應。

此章所載,非獨晏子個人儉德之事,實爲春秋晚期卿大夫政治倫理的典型標本。晏子以"弊車駑馬"爲表,以"通君賜"爲里,構建起"儉以養德-惠以聚民-忠以事君"的三維政治人格,這正是【晏子春秋】全書"重民""尚儉""忠君"三大主題的微縮呈現。田桓子之責與晏子之辯,恰似兩種政治哲學在齊廷的短兵相接,其思想價值遠超事件本身。
許舍昀 發表於 2025-7-28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卷六內篇雜下第十二章所載"晏子布衣棧車而朝"一事,實爲春秋時期政治倫理與士大夫風骨之典範。今試析其要義如下:

一、禮制表象下的政治隱喻
田桓子以"隱君之賜"責晏子,表面指其衣緇布、乘棧車不合卿士之禮,實則暗含對晏子簡樸作風的政治質疑。按【周禮·春官】"司服"條,卿大夫當服"玄端素裳",晏子之"麋鹿之裘"確屬變禮。然細究之,此正合孔子"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之精神,晏子以實質忠敬超越形式禮文。

二、財富觀的政治哲學
晏子"散財三黨"之辯,彰顯先秦儒家"財散則民聚"(【大學】)的治理智慧。其將君賜分與"父母妻黨"及"國之賢士",恰合【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之義。更值得注意的是"數百家待臣舉火"的記載,可見晏子已將私人受賜轉化爲公共福利,此即【管子·牧民】"倉廩實而知禮節"的實踐。

三、責任倫理的典範
晏子提出"四罪說":宗族離散、職守不修、兵革不完、賢士凍餒方爲臣子之罪。此與【左傳·昭公元年】"臨患不忘國,忠也"相呼應,構建了春秋士大夫"位高而愈恭,祿厚而愈慎"(【荀子·儒效】)的責任倫理。其以"弊車駑馬"爲末節,正凸顯"仁以爲己任"(【論語·泰伯】)的擔當精神。

四、政治諷諫的藝術
晏子"辭而後飲"的應對,展現"主文而譎諫"(【毛詩序】)的諷喻藝術。通過對比"隱君賜"的表面指責與"彰君賜"的實質作爲,完成對景公的隱性規勸。最終"罰田無宇"的結局,印證【韓非子·難言】"度量雖正,未必聽也;義理雖全,未必用也"的諫言困境中,晏子以理服人的成功。

此章實爲春秋政治文化之縮影:晏子以簡樸之行踐履"儉德之共"(【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以散財之舉詮釋"惠而不費"(【論語·堯曰】),更以責任倫理重塑君臣之義。其精神內核,仍可爲今人鏡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