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82|回覆: 0

[儒家代表人物] 江曉原:孔子誕辰考

[複製鏈接]
余覺中 發表於 2022-10-6 08: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公元前552年8月20日日食天象圖

公元前552年8月20日日食天象圖

公元前552年8月20日日食天象圖

孔子的生年,歷來就有問題。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在【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逝世處就感嘆說:『【經】【傳】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壽數不明。』可見這一問題由來已久。本世紀已經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孔子誕辰,各持一端,在年、月、日上皆有異說,使得各處的紀念活動無法一致。其實只要引入天文學方法,就可以明確解決這一重要的歷史年代學問題。

比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據【史記·孔子世家】中『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得出,魯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但此說有兩個問題:

一是與【史記·孔子世家】下文敘述孔子卒年時,說『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不合。因為魯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551—479=72歲。這只能用『虛歲』之類的說法勉強解釋過去。

二是沒有孔子出生的月、日記載。這就是說,僅僅依靠【史記·孔子世家】,無法為今天的孔子紀念活動提供任何具體日期。

另一種說法的文獻依據是【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先看原始文獻:

【春秋公羊傳】:『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春秋穀梁傳】:『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這裡兩者都明確記載孔子出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又都明確記載了孔子出生日的紀日干支——庚子。所不同者,一為十一月,一為十月。

我們可以先從文獻本身的自洽程度,來判斷【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兩者的記載中誰更可信。從紀日干支的簡單排算就可知:九月庚戌朔,接着十月庚辰朔,接下去二十天後是庚子,則此庚子只能出現在十月,整個十一月中根本沒有『庚子』的干支。可見【春秋公羊傳】的記載自相矛盾。因此,顯然應以【春秋穀梁傳】的記載作為出發點——即孔子出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按照【春秋】所用曆法的十月庚子這一天。

接下來要確定『十月庚子』這一天是公曆的幾月幾日。這沒有象確定魯襄公二十一年是公曆哪一年那麼簡單。首先,這裡牽涉到春秋時代的曆法,其中月份是怎麼安排的——簡單地說,就是那時曆法中的正月相當於現今夏曆的幾月,而這一點目前尚無定論先前某些孔子誕辰有誤即與此有關。為了繞開這一尚無定論的問題,而將結論唯一確定下來,我們就不得不求助於天文學。

非常幸運的是,【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在孔子出生這一年中都記載了日食,這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天文學依據。日食是非常罕見的天象,同時又是可以精確回推計算的天象。【春秋】242年中,共記錄日食37次,用現代天體力學方法回推驗證,其中大部分皆真實無誤。經推算,公元前552年,即魯襄公二十一年這年中,在曲阜確實可以見到一次食分達到0.77的大食分日偏食,而且出現此次日食的這一天,紀日干支恰為庚戌,這就與『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的記載完全吻合。而在次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沒有任何日食。

為了確定這次庚戌日食的日期,我們採用不考慮月份的記時坐標,即天文學上常用的『儒略日』,這是一種以『日』為單位,單向積累的記時系統——中國古代連續不斷的紀日干支系統實際上與『儒略日』異曲同工。公元前552年發生曲阜可見日食的那個庚戌日,對應的儒略日為1520037。而儒略日與公曆的對應是早已明確解決了的,與1520037對應的是公元前552年8月20日。

至此我們已經獲得了一個確切無疑的、同時又與春秋曆法無關的立足點:即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對應於魯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接下去的工作就只需根據干支順序作簡單排算即可,結果可以用表格表示如下:

孔子誕辰相關天象記載的干支順序排算表格

孔子誕辰相關天象記載的干支順序排算表格

所以結論是:

孔子於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誕生,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

注意這個結果方才與【史記】中『孔子年七十三』的記載確切吻合。

先前有不少論者,在孔子誕辰問題上,定年依據【史記】說,定月日卻又依據【穀梁傳】說,而此兩說在生年上明明是相互矛盾的。不先辨別哪一種史料更可信,以決定取捨,卻在兩種相互矛盾的記載中『各取所需』,從邏輯上是說不通的。這樣做無法保證立論的自洽。

根據上述結論,郵電部在1989年發行『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郵票,在年份上並無差錯,因為1989+(552-1)=2540年沒有公元0年,故減1,只是日期上稍有出入而已。同樣道理,今年1999年就是孔子誕辰2550周年,具體紀念活動的日期,則應確定為10月9日。

載【歷史月刊】1999年第8期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4-27 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孔子誕辰的考證,誠如江曉原先生所言,確為經學史與歷史年代學之重要課題。今就先生所論,略陳管見如下:

一、文獻系統之辨正
【史記】與【春秋】三傳之記載差異,實為漢代今古文經學傳統分野之遺存。太史公所據當為古文經系統,而【公】【谷】二傳屬今文經學。值得注意的是,【穀梁傳】在漢代立於學官,其曆法記載經過太初改歷前的專業校驗,干支紀日系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先生指出【公羊傳】"十一月庚子"存在排算矛盾,此論甚確。考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順推二十日得庚子,正當十月二十日,【穀梁】所載符合干支推演規律。

二、天文學驗證之精要
先生引入公元前552年8月20日日食天象為佐證,此法頗得乾嘉考據之精髓。據【春秋】記載,襄公二十一年確有兩次日食:九月庚戌朔(儒略曆前552年8月20日)、十月庚辰朔(儒略曆9月19日)。此與現代天文學回推結果高度吻合,誤差不超過±1日,足證【穀梁傳】曆法記載之精確性。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周正建子,魯用周曆,其十月相當於夏曆八月,換算為今公曆應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間。

三、壽數計算之正解
【史記】"七十三歲"說與生年推算的兩年誤差,實因古人計歲用"周歲法"而非虛歲。孔子卒於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若生於前552年,實際存世73周年,與【史記】記載完全吻合。此可解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之惑,亦證【穀梁】紀年之可信。

四、誕辰推定之結論
綜合文獻校讎與天象驗證,可確定:
1. 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周曆)
2. 對應公元前552年儒略曆10月3日
3. 換算為現行公曆應作10月9日(格里高利曆)

此結論既合於經傳本文,又驗諸天象,較之單純依賴【史記】的公元前551年說更為可信。至於後世【孔庭纂要】等書記載八月廿七日,實為後世改用夏曆推算所致,不足為據。

要之,解決此類經學年代問題,當以"以經證經"為本,輔以天文歷算,方可得其真詮。江先生此考,正體現了傳統考據學與現代科學方法的完美結合,可謂"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典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