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5|回復: 1

[墨家] 【墨子】卷20节用(上)诗解物皆加用兴利不劳圣法增人恶政减人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8-23 1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圣人为政,一国可倍;为政天下,天下可倍.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无用费,
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发令兴事,使民用财,
无不加用,而为是故,用财不费,民得不劳,
兴利多矣.其为衣裘,冬以御寒,夏以御暑.
为衣之道,冬以加温,夏加清者,不加者去.
其为宫室,冬御风寒,夏御暑雨,有盗贼加,
固者加诸,不加者去.其为甲盾,五兵以御,
寇乱盗贼,若有寇乱,盗贼入侵,则有甲盾,
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故圣作为,甲盾五兵.
甲兵所以,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加诸不,
加者去之.其为舟车,车行陵陆,舟行川谷,
通四方利.为舟车道,加轻以利,不加者去.
凡为此物,无不加用,而为是故,用财不费,
民德不劳,兴利多矣.去大人之,好聚珠玉,
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兵,舟车之数,
于数倍乎,若则不难.孰为难倍?唯人难倍;
然人可倍.昔圣王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
不处家室,女子也者,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此圣王法.圣王既没,于民恣也,其欲蚤处,
家者有所,二十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
四十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减,后圣王法,
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
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倍欤?且不然已!
今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其多.其使民劳,
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
且大人又,惟毋兴师,攻伐邻国,久者终年,
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所以,寡人之道.
居处不安,饮食不时,疾病死者,有与侵就,
援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擅为,
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起欤?圣人为政,
特无此政,其所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欤?
故墨子曰:去无用费,圣王之道,天下大利.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倍:指财富增加一倍;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民德不劳:民众能够不劳苦。『德』通『得』,其兴利多矣。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䱉『芊』疑为『芋诸』之误,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芊䱉;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若有寇乱盗贼,有甲盾五兵者胜,无者不胜。是故圣人作为甲盾五兵。凡为甲届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芊䱉;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芊䱉;不加者,去之。
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既没,于民次也『次』通『恣』,恣意,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践『践』当为『翦』,减的意思,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字:生子,子生可以二三年矣。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且不然已!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援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不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译文圣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他们制造衣裘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御寒,夏天用以防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能增加温暖、夏天能增加凉爽,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建造房子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抵御风寒,夏天用以防御炎热和下雨。有盗贼侵入能够增加防守之坚固的,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铠甲、盾牌和戈矛等五种兵器是为了什么呢?用以抵御外寇和盗贼。如果有外寇盗贼,拥有铠甲、盾牌和五兵的就胜利,没有的就失败。所以圣人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凡是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能增加轻便锋利、坚而难折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车、船是为了什么呢?车用来行陆地,船用来行水道,以此沟通四方的利益。凡是制造车、船的原则,能增加轻快便利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
凡是他们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用财物不浪费,民众不劳乏,他们兴起的利益就多了。又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什么是难以倍增的呢?只有人是难以倍增的。然而人也有可以倍增的办法。古代圣王制订法则,说道:『男子年到二十,不许不成家,女子年到十五,不许不嫁人。』这是圣王的法规。圣王既已去世,听任百姓放纵自己,那些想早点成家的,有时二十岁就成家,那些想迟点成家的,有时四十岁才成家。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然而现在执政的人不这样做罢了。
现在执政的人,他们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很多。他们使百姓劳乏,他们收重的税收。百姓因财用不足而冻饿死的,不可胜数。而且大人们兴师动众去攻打邻国,时间久的要一年,快的要数月,男女夫妇很久不相见,这就是减少人口的根源。再加上居住不安定,饮食不按时,生病而死的,以及被掳掠俘虏。攻城野战而死的,也不可胜数。这是不善于治政的人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即他们自己采取多种手段而造成的吧!圣人施政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圣人施政,他使人口众多的方法,也是多种手段造成的。
所以墨子说:『除去无用的费用,是圣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25-4-7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节用上》治国要义疏证

《节用上》篇以"去无用之费"为枢机,阐发圣王为政之要。墨子立论,首揭"倍利"之道:"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此"倍"非拓土开疆,实乃"去其无用之费"所致。其说与《论语》"节用而爱人"、《管子》"审度量,节衣服"相发明,而析理尤精。

一、器物之用:以需为度
墨子论器物制作,皆持"加用"准则:
1. 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超此则去。此与《说苑》"衣足以蔽形"说相合。
2. 宫室之制:唯求"圉风寒""圉暑雨",防盗加固而已。较之《礼记·礼运》"备其鼎俎"的繁饰,墨家更重实用。
3. 甲兵之备:强调"加轻以利,坚而难折",暗合《孙子兵法》"兵无常形"的效能观。
4. 舟车之利:但求"通四方之利",与《考工记》"车以为行陆"的朴素功能论一脉相承。

此四者皆贯穿着"不加者去之"的原则,较之儒家"文质彬彬"的中和观,墨家更显功利主义的彻底性。

二、人口增殖:制度调节
墨子提出"人可倍"的创见,其法有三:
1. 婚龄立法:援引圣王之法"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说近于《周礼·媒氏》"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而更严苛。
2. 政策调节:通过"蚤处家者二十年,晚处家者四十年"的弹性制度,实现"十年若纯,三年而字"的人口增长目标。
3. 批判时政:指斥当时"使民劳""籍敛厚"导致"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与《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批判同调。

三、非攻节用:兴利除弊
篇末痛陈"攻伐邻国"之害:"男女久不相见""疾病死者不可胜数"。此论与《非攻》篇互为表里,揭示战争对人口的摧残。墨子将"去无用之费"与"非攻"并论,形成"节用—增殖—非攻"的治国逻辑链,较之儒家"仁政"说更具可操作性。

结语
墨子之"节用",非吝啬之谓,实为"兴天下之利"的积极策略。其说上承大禹"卑宫室"之道,下启《韩非子》"举事有道,计其入多,其出少者可为也"的功利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今日观之,其"物皆加用"的实用理性与"去无用之费"的节约理念,犹有镜鉴之益。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