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01|回復: 1

[道学研究] 刘向【说苑】卷19修文诗解5寝立名正父子义章天子鬯贽侯玉卿羔士雉庶鹜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8-17 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刘向说苑卷19修文诗解5寝立名正父子义章天子鬯贽侯玉卿羔庶鹜
题文诗:
春秋:壬申公薨,于高寝也.传曰高寝,
正寝也.如是曷为,或言高寝,或言路寝?
曰诸侯之,正寝:一曰高寝,二左路寝,
三右路寝.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二路寝者,
继体君寝.其二何也?曰子,居父之寝,
故二寝也.继体,世世不可,居高祖寝,
故有高寝,名曰高也.路寝也者,其立奈何?
高寝立中,路寝左右.春秋公羊,传曰天王,
入于成周;成周者何?东周.然则天子,
之寝奈何?曰二承明,继体之君,守文之君,
之寝曰之,左右路寝.谓承明何?曰承明堂,
之后者也.天子诸侯,故三寝立,而名实正,
父子义章,尊卑事别,大小德异.名正事成.
天子以鬯,为贽鬯者,百草之本,上畅于天,
下畅于地,无所不畅,故天子者,以鬯为贽.
诸侯也者,以圭为贽,圭者玉也,薄而不挠,
廉而不刿,有瑕于中,必见于外,故诸侯乃,
以玉为贽.也者,以羔为贽,羔者羊也,
羊群不党,卿以为贽.大夫也者,以鴈为贽,
鴈者行列,有长幼礼,故以为贽.士以雉贽,
贽可不可,指食笼狎,而服之故,以雉为贽.
庶人以鹜,为贽鹜者,鹜鹜,鹜鹜,
它心故庶,以鹜为贽,贽者凭借,所以质也.
【原文】

  春秋曰:『壬申,公薨于高寝。』传曰:『高寝者何?正寝也。曷为或言高寝,或言路寝?曰,诸侯正寝三:一曰高寝,二曰左路寝,三曰右路寝。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二路寝者,继体之君寝也。其二何?曰,子不居父之寝,故二寝。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 故有高寝,名曰高也。路寝其立奈何?高寝立中,路寝左右。』春秋曰:『天王入于成周。』传曰:『成周者何?东周也。然则天子之寝奈何?曰,亦二承明,继体守文之君之 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故天子诸侯三寝立而名实正,父子之义章,尊卑之事别,大小之德异矣。』【注释】
1『高寝』:古代最初受封君王的寝宫。【春秋左传·定公十五年】:『壬申,公薨于高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 汉-何休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王父母,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
【原文】
  天子以鬯为贽,鬯者百草之本也,上畅于天,下畅于地,无所不畅,故天子以鬯为贽。诸侯以圭为贽,圭者玉也,薄而不挠,廉而不刿,有瑕于中,必见于外,故诸侯以玉为贽。卿以羔为贽,羔者,羊也,羊群而不党,故卿以为贽。大夫以鴈为贽,鴈者行列有长幼之礼,故大夫以为贽。士以雉为贽,贽可不可指食,笼狎而服之,故士以雉为贽。庶人以鹜为贽,鹜者鹜鹜也,鹜鹜无它心,故庶人以鹜为贽。贽者,所以质也。【注释】
1chàng【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点,表示酒糟。本义:古代祭祀、宴饮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
2雉贽古代士朝见天子或士与士相见时执雉为贽。见【书·舜典】、【礼记·曲礼下】、【仪礼·士相见礼】及其注疏。
3『指食犹美食。
笼狎将动物畜养于笼中加以戏弄。

严刑厘 發表於 2025-4-26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说苑·修文》礼制发微:论诸侯正寝与贽见之仪

刘向《说苑·修文》所载"高寝""路寝"之别及"天子鬯,诸侯玉,卿羔,士雉,庶人鹜"之贽礼,实为周代礼制中"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的具象体现。今就经义略作疏解,以明其制度精微。

一、诸侯三寝制度考
《春秋》载"壬申公薨于高寝",传文释"高寝者,正寝也",然同属正寝又有高寝、左路寝、右路寝之分。考其制度:
1. 高寝为始封之君所立,具有宗庙属性。《礼记·檀弓》郑玄注:"高寝,始祖之寝。"其命名取"尊高"之义,象征诸侯受命于天的初始权威。
2. 路寝分左右,乃嗣君处理政务之所。《周礼·宫人》贾公彦疏:"路,大也,君之正居。"左路寝主吉事,右路寝主凶事,体现"左阳右阴"的阴阳观念。
三寝并存之制,实为"存亡继绝"的礼法设计——高寝守祖制,路寝应时事,恰合《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的等级秩序。

二、贽见礼的象征体系
"天子鬯,诸侯玉,卿羔,士雉,庶人鹜"的贽礼规范,实为礼器政治学的典型:
1. 天子鬯酒(郁金香酒)取"通于天地"之义。《周礼·郁人》:"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鬯酒用于祭天,象征王权通天。
2. 诸侯执玉体现"以德配玉"。《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圭璋为分封信物,暗示诸侯对王权的臣属。
3. 卿羔、士雉的动物贽礼,暗含"羔取其贽之不鸣,雉取其守介而死"(《白虎通·瑞贽》)的德行要求,反映"以禽喻德"的教化思维。

三、礼制背后的政治哲学
此二制共同构建了"名正-位定-礼成"的治理逻辑:
1. 寝宫制度通过空间秩序强化"父子相继"的宗法伦理,高寝的始祖崇拜与路寝的政务功能,形成"敬天法祖"的连续性政治传统。
2. 贽见等差以物质载体区分身份,《荀子·礼论》所谓"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在此得到具象化,玉、羔、雉的材质差异,实为"礼以别异"的符号实践。

要之,《说苑》此章揭示了周代礼制"寓治于礼"的精妙设计。今日研读,不仅当明其制度表象,更需体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的深层文化逻辑。学者若能由器明道,方得古人制礼之微意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